不速之客:科學生活新知5月書薦

《不速之客:藏在家裡的自然史》

出版社:新民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5

不速之客:科學生活新知5月書薦

你的房子是你的家,也是它們的家。一大群小動物:甲蟲蚊子頭蝨臭蟲蝙蝠老鼠……不經過你的邀請就來跟你同居。

《不速之客》從昆蟲、微生物、哺乳動物、鳥類等不速之客入手進行自然科普,堪稱一部藏在家裡的自然史和考古史。

人類從樹上來到地面之後,過上了舒適的文明生活,也方便了其它動物的入侵。因為在我們的居所裡有如此多的誘惑,有暖和的房子、豐富的食物。它們會吃掉我們的食物、地毯、房子,終結我們的文明,甚至窮追不捨,吸我們的血。

該如何對待它們呢?是共同生活還是一腳踩扁?作者理查德•瓊斯,英國皇家昆蟲學會研究員、英國昆蟲學會前主席、BBC野生動物頻道專家,他所撰寫的不是一本有害生物的防治手冊,也沒有對這些入侵者打上害蟲或者益蟲的標籤。他主要是談這些闖入者的生物學特徵以及對人類的影響。瞭解了你的客人,再決定如何處理。有的要驅之門外,有的可以成為小寵物,處之泰然,相安無事。

《樂高,玩出奇蹟 》

作者: [丹麥]尼爾斯·隆德;翻譯:張同

出版社:建投書局、中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4

不速之客:科學生活新知5月書薦

一顆積木為什麼能風靡世界?樂高是全世界玩具領域最受寵愛的品牌,而樂高集團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好的創新企業之一。但是你可知道樂高在20世紀末曾面臨被出售的境地。《樂高,玩出奇蹟》講述了年輕的執行官約恩·克魯斯託普如何帶領樂高走向復興的過程。巨人的轉身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展望未來,如何可持續發展,保持基業長青,約恩定義了未來三大趨勢:全球化,數字化,公司社會角色的重要性日益增長。這三大趨勢是機遇,也是挑戰。為了迎接這三大趨勢,他們寫下了“發明玩樂的未來”這一理念,同時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標是開拓亞洲特別是中國的市場,並保持塑造積木顆粒工藝作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這本書不光講了一個老企業如何應對新時代的挑戰,總結了管理上的成功,同時也傳達了一種價值觀:在通往未來的密碼中,一個公司如果能在兒童的娛樂和學習中扮演重要角色,那麼就會成功地在知識和商業之間架設一座橋樑。

約恩很喜歡艾略特的一首詩:“我們不應放棄探索,在所有探索的盡頭,我們會回到起點,重新認識這個地方。”這首詩也被他用來解釋是什麼讓品牌獲得新生,也解釋了要改變管理公司的方式,承擔新的風險,並探索新的道路、尋求發展和增長。

《在他們消失以前 》

作者: (英)吉米·納爾遜;譯者: 張卉

出版社:博集天卷、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3

不速之客:科學生活新知5月書薦

攝影師用圖片和文字記錄世界各地原始部落。圖片非常具有衝擊力,文字震撼人心。攝影師吉米•納爾遜深入深山密林、極地冰原、沙漠腹地,300餘幅高清照片,記錄了鮮活的部落人物與生動的生活場景。

書中還附有6萬餘字地實地走訪文字資料,詳細介紹了每個部落的起源、習俗、信仰和飲食等,展現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對搞文學藝術創作和遊戲設計的人應該會很有啟示性。對普通讀者來講,能夠增進你對世界的瞭解,擴大你認識的邊界。

吉米•納爾遜,“在他們消失以前”項目發起人,他致力於觀察和研究存在於世界上各個角落的行將消失的土著人群,並從中找到關於現代社會與人類未來的啟示。

作者說:“在我出發的地方,我所受的教育讓我相信,人應該為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而努力奮鬥。而我遇到的各種族群的人往往有著不同的價值觀,他們認為,人類與環境中的一切都是共生共存和相互支撐的關係。”

這些被現代文明邊緣化的少數民族和部落的獨特民俗以及壯闊恢弘的自然環境,給人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想到如此多樣化的文化和習俗有可能會逐漸消失,心頭不禁湧起一種莫名的悲傷。

《檸檬、拍賣和互聯網算法》

編 者:[美]雷·菲斯曼,[美]蒂姆·沙利文;譯者:莫方

出版社:後浪、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3

不速之客:科學生活新知5月書薦

《檸檬、拍賣和互聯網算法》講述微觀經濟學領域的重要論文和思想如何廣泛應用去改善市場的運行,互聯網如何根據經濟學理念,創造了巨大的市場。從谷歌廣告的算法,到網上購物規避欺詐,都要依靠經濟學家建立的經濟模型。

書名之所以叫做《檸檬、拍賣和互聯網算法》,是因為內容包括信息經濟學(檸檬市場和信號機制)、市場設計(拍賣與匹配)、平臺經濟學(雙邊市場和外部性)等。

書中解釋了為什麼大公司都喜歡做慈善,拍賣如何改變轉會制度,免費使用的谷歌到底是誰在付款,為什麼說我們都是市場進化中的參與者。通過閱讀能瞭解半個世紀以來塑造我們生活的經濟學理論,那些重要的經濟學思想家的故事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純粹的閱讀之樂。

《北京古建築物語》

出版社:麥客文化、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5

不速之客:科學生活新知5月書薦

《北京古建築物語》是著名音樂人、綽號“矮大緊”的超級網紅高曉松的媽媽所著。不過媽媽張克群女士並非等閒之輩,她是建築學大師梁思成先生的真傳弟子,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一直從事建築設計工作。

書裡圖文並茂介紹了北京古建築及其背後的歷史文化。有大家熟悉的故宮、天壇、頤和園、景山、太廟、十三陵、國子監等古建築,也有鮮為人知的陵墓故事,包括古燕國的王公墓、西漢燕王墓、田義墓、清醇親王墓(七王墳)。這是一個人對一座城的情感,更是數代人對這種古城的熱愛。

張克群出生書香世家,父親張維,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母親陸士嘉,流體力學家、教育家,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校教授之一。

家學淵源塑造了張克群獨立的人格和不流俗的價值觀念,“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其實就源自自張克群女士。從側面,我們也能理解高曉松之所以能成為高曉松,是因為北京這樣一座文化積澱深厚的城市,也因為獨特的家庭讀書環境和張克群這樣的母親。

《家的細節: 打造精緻簡約的輕居生活》

作者: [美] 柯爾斯滕·格羅夫;譯者: 王敏

出版社:未讀·生活家·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9-3

不速之客:科學生活新知5月書薦

細節藏在魔鬼中。《家的細節: 打造精緻簡約的輕居生活》介紹瞭如何通過簡約的方式來展現家裝個性。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無窮的靈感,比如通過調整顏色搭配、改變裝飾物,很少量的單品就能打造出一個優美迷人的家。最妙的一點在於它的低預算、高品位甚至零成本,比如說舊物利用啊,新舊混搭呀,改變一下抱枕位置啊,就能讓你的家煥然一新。

100多幅高清照片,從客廳到浴室,方便我們上手。從院子裡採點綠色植物插在花瓶中,甚至只是平鋪在桌子上,就能讓房間瞬間變得精緻。床前的地毯、牆上的一塊馬賽克、幾張布面的餐巾紙,都能點亮家。

看了這本書讓你特別有收拾屋子的動力,稍微的動動腦筋就能夠讓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造境記 》

出版社: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3

不速之客:科學生活新知5月書薦

這是建築師曾仁臻(魚山飯寬)的自選代表作。曾仁臻把傳統山水畫出了強烈的故事性和遊戲性,小人人可以騰雲駕鶴和蚊子作戰,可以在牽牛花裡洗澡……如夢如幻般的世界,白衣的先生、紅衣的小姑娘、藍衣的童子,與天地萬物在一起遊玩嬉戲。好多讀者看了都說畫出了自己童年的歡喜和幻想。

作者謙遜而幽默地說:“很多人以為我是個老頭子,其實我沒那麼老;很多人以為園林、山水畫是古老的,其實它們也可以很年輕。大如山水,微小如花草,把它們平等看待。我畫的這些小畫,就是我理解的人和自然相處的方式。造園比畫畫難多了,我只是試著把理想的願景畫出來;有人說想住進這些畫裡,真是莫大的鼓勵。”

看完我才發現作者是我老鄉,有機會採訪他的話,我很想問問他,他走過了那麼多的山水,看過了那麼多的園林,養育他成長的故鄉的山水在他的藝術造境又有著怎樣的底色?

《漫威之父斯坦·李: 超級英雄IP背後的故事 》

作者: [美]鮑勃·巴徹勒;譯者: 呂顏婉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19-3

不速之客:科學生活新知5月書薦

被稱為漫威之父的斯坦·李,多年來一直是漫畫行業的一面旗幟,也是美國現代史上最重要的創新偶像之一。可是你知道嗎,一切從一本瀕臨破產的漫畫雜誌開始。上世界五十年代,斯坦·李在一家瀕臨破產的雜誌社已經幹了20多年漫畫編輯,一直覺得自己寫的都是些垃圾。他決定孤注一擲,遵循內心的想法去做一本真正想做的書。

他結合流行文化、科幻小說和電影中的元素,打造了《神奇四俠》。神奇四俠拯救了地球和宇宙,也拯救了一切。接下來他又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英雄,這個英雄自稱是膽小少年,現實生活中是個倒黴孩子,無意中獲得了飛簷走壁的超能力,人稱“蜘蛛俠”。這個人物更加成功。

斯坦·李的創新是多方面的,他打通了漫畫跟現實生活的界限,向讀者展示了藝術家頑皮的一面;讓不同系列中的超級英雄聯手起來提高銷量;創造了普通讀者也能有強烈帶入感的有缺陷的超級英雄。斯坦·李甚至把自己也打造成了超級符號。

斯坦·李的漫畫帝國,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桃子手記》

作者: [日] 櫻桃子;譯者: 面白 / 韓豔梅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4

不速之客:科學生活新知5月書薦

永遠也長不大的櫻桃小丸子帶給中國80、90後多少童年快樂呀。作家櫻桃子不僅把自己的童年畫成漫畫,也一直在寫文字分享自己的成長,這就是《桃子手記》。畫漫畫、寫作、結婚生子,一晃就是20多年。錢鍾書說,喜歡一個雞蛋,不一定要認識那個母雞。可是當你發現那個母雞特別可愛,難道不會覺得雞蛋更好吃嗎?

《桃子手記》展示了一個很努力的畫家,一個很可愛的媽媽。寫爺爺去世,爺爺張個大嘴有點滑稽,一家人雖然嚇得腿都軟了,卻還不自覺地笑出來。這種細節讓人覺得很驚異又很真實。

桃子姐姐的相親奇葩經歷跟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相似啊。而桃子自己呢,她無奈地說,“越是沒用的東西,越是對我有吸引力,真是無可救藥。”桃子亂買東西、容易上當受騙的體質,讓人啼笑皆非,也讓我們看到自己的身影。

一個作家坦誠、掏心掏肺地把自己的各種生活矛盾拿出來與人分享,亂七八糟的生活變成了作品,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從文字和藝術創造中獲得了對生活的掌控。

《死亡之書》

作者: [美]舍溫·B.努蘭;譯者: 楊慕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 見識城邦

出版時間:2019-3

不速之客:科學生活新知5月書薦

每年清明我都要做關於死亡教育的書,但確實是第一次讀到這樣一本科普死亡的書。這是耶魯大學醫學院的教授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真實地呈現生物學和臨床上的死亡。

請大家務必要在吃飯前看這本書,否則細節過於真實,會帶來吃不下飯的副作用。比如他寫了猝死是什麼樣的?心臟衰竭又是什麼樣的狀況?人是如何老化的?瀕死的劇痛、迴光返照又是什麼感覺?病毒、癌症、艾滋病是怎麼樣一點點損壞我們的機體?故事寫得像偵探小說一樣抓人。

除了醫學常識,作家作者更想傳達的是:希望每個人都有選擇死亡的權力,可以有尊嚴的死去,並不是要窮盡一切醫學可能受盡折磨,而病情不可逆轉。如果你瞭解了疾病的發展、死亡是怎麼回事,那麼可以選擇有尊嚴地生,也可以選擇有尊嚴地死。

李崢嶸推薦(本文首發新浪好書榜)

【青稞營】:關注教育與成長的社群,舉辦夏冬令營活動。

關注【青稞營】微信公眾號:QingKeCamp,參加【青稞營】澳大利亞微留學體驗營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