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跟媽媽頂嘴、擡槓,叛逆的孩子要怎樣管教?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叛逆,雖然還沒有進入青春期,就已經開始和父母頂嘴、抬槓了。父母經常會抱怨,“怎麼現在的孩子這麼不聽話”其實,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就會發現,孩子的叛逆並不是不聽話,而是個性的表現。因此家長要正確認識孩子的性格,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採用合理的教育方式,這樣才能因材施教,幫助孩子不斷進步。


英傑是個很叛逆的孩子,別看他連小學都沒有畢業,就好像進入青春期了一樣,父母讓他往東,他偏偏往西,對於父母的教訓,他通常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因為是爺爺奶奶的心頭肉、父母的獨生子,所以父母從來都捨不得打他。


英傑有個毛病,就是寫作業要趴在地板上,而且邊看電視邊寫,要是父母們阻止,他乾脆就不寫了,父母拗不過兒子,只好索性由著他去。趴著寫作業可以忍受,但他寫完作業後不知道收拾很讓媽媽頭疼。


"兒子,把你的作業本收拾一下,扔的滿屋子都是,踩到了怎麼辦。”媽媽不止一次這麼提醒他,但是他從來都不照做。

這不,媽媽剛在客廳裡走了兩步,就差點踩到了他的英語作業本。

但英傑卻滿不在乎地回答道:“不收,我一會兒還要複習功課呢。”

“用的時候再拿出來啊,現在放在這裡,給你踩髒了你又要叫喊了。”媽媽見兒子不動,只好彎下腰自己幫他撿起來放在桌上。


可半個小時還沒過,媽媽再回到客廳時,發現地板上又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課本和作業本。

“怎麼又擺了一地,趕快收拾好!”媽媽有點生氣了,兒子絲毫不把她的話聽進耳朵裡。

“不要,就放在那。”英傑頭也不抬地繼續看著電視。

“再不收拾,我就給你扔了!”看著兒子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媽媽心裡的怒火燒得更厲害了。

“隨你便,反正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你這個樣子,我才不會給你買新的。”

“為什麼?算了,你不買,爸爸會給我買的。”

“你這麼不愛惜東西,爸爸才不會給你買呢。”

“不買算了,大不了不寫作業了,反正我就是不收拾,哼!”

“再不收拾媽媽打你了!”

“就不去!“


媽媽見兒子軟硬不吃,直接舉起手來,啪啪地打在兒子的屁股上,兒子這才抹著淚把東西收拾乾淨了。一邊收拾還一邊說:“討厭的媽媽,我再也不理你了!”

媽媽本以為有了這次教訓後兒子就會乖乖把自己的東西收好,誰知事實並非如此,他不但沒有改掉自己的壞毛病,而且還變本加厲了,更加我行我素,為此媽媽很無奈。


故事中的英傑並不是特例,很多孩子都會把父母的話當作耳旁風。其實他們並不是有意要和父母作對,只是脾氣上來了,自己控制不了,或者就是性格使然,短時間內很難改正,甚至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錯誤。但很多家長並不瞭解這一情況,總覺得孩子是在故意和自己過不去,一點都不聽話。其實,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心理叛逆期,只是表現的時間、程度不同罷了。如今的孩子出現“難管教”、“說東偏西’的情況,是很正常的,只要家長採取正確的、合理的應對方法,總能夠幫助孩子改掉這個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