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當你百無聊賴時,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是打開書本學習一些知識,去戶外做一些運動,還是打開手機?我相信幾乎所有看視頻的小夥伴,包括我自己,都會選擇後者。現如今,大多數人的消遣方式,除了遊戲,就是我們手機中的各色APP,它們彷彿納尼亞傳說中的衣櫃,讓我們輕觸屏幕,就得以窺探到裡面五光十色的新奇世界。在這裡,有趣的內容一個接一個,彷彿一層層陷阱,將我們牢牢捕獲,無法自拔,直到產生閱讀疲勞。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而我們只能揉揉酸澀的眼睛,然後開始思考原本的安排。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這樣的現象時常發生,但是你是否思考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會沉迷於刷手機,卻很少沉迷於學習?我在第1期的文章中解構了王者榮耀的遊戲成癮機制:

這裡我會補全第1期中沒有講到的內容,談談如何把手機成癮機制應用到學習中來。


當我們刷B站時,我們到底在幹什麼?

當我們刷B站時,我們所感受到的愉悅、興奮和滿足等情緒,其實是由腎上腺素、催產素和內啡肽分泌所引起。但對大腦神經來說,這些情緒只是暫時的信號,多巴胺所構成的反饋機制,才是決定你會不會接著看下去,並且以後還會打開B站的關鍵。和我們以往的認知不同,多巴胺並不是快感本身,而是對快感的預期。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換句話說,我們享受的其實不是“刷B站”這個動作本身,而是“刷B站”所帶來的反饋預期。你不會感覺“我看B站很爽”,而是會覺得“這個視頻會講什麼有趣的?”、“下個視頻可能會更好看”“再看一個我就不看了”。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因此,刷手機,不只是打發時間的無意識行為,而是由大腦中的多巴胺迴路所塑造的模式化行為。在接受多巴胺反饋的同時,我們在做的,其實是在對大腦神經進行不間斷的刺激,並享受體內激素所帶來的愉悅感、滿足感和興奮感。本質上,與遊戲一樣,它是我們形成行為成癮的幫兇,使我們一旦打開手機就難以割捨。


為什麼我們會沉迷B站/抖音/知乎/…?

我們已經知道,行為成癮是基於人體的多巴胺反饋迴路,而多巴胺機制又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模式。現如今,所有的APP都在竭盡所能地改變用戶的行為模式,以期提高用戶粘性和活躍度。瞭解了手機成癮的生理機制,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建立在多巴胺之上的4個心理要素。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未知預期

我們打開B站,其實有兩種情況—目的性瀏覽和無目的性瀏覽。

對於目的性瀏覽的人來說,B站、知乎不過是一個搜索引擎,被用來索引想要找到的內容,這樣的行為往往不會觸發成癮機制。而無目的性瀏覽則相反,用戶對自己將要獲得的內容一無所知,這種未知會觸發人類最本能的渴望——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抖音,你不知道下一秒會刷到什麼視頻。在B站,沒人知道動態主頁會怎麼變化。在網易雲,歌單推薦每天都充滿驚喜。就如阿甘正傳中說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手機也是如此,利用對未知的預期,我們彷彿在手機中擁有了第二人生,令人樂此不疲。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反饋週期

先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知識:「瓜子理論」當人在嗑瓜子的時候,往往會感到時間飛逝。但是如果換成學習,時間就過得特別慢。因為,一顆瓜子,從你嗑到吃只要幾秒鐘,吃到的瓜子仁就是你得到的反饋,但是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你得到反饋的週期往往很長,因此時常感覺難熬,無法進入沉浸狀態。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現在我們可以做個小實驗,當你嗑瓜子的時候,不吃瓜子仁,而是過半個小時再吃,你是否還會享受“嗑瓜子”這個動作?我的結果是不會,我猜大多數人也一樣。雖然半小時後,可以吃到很多瓜子仁,就像看半小時書可以獲得很多知識一樣。但嗑瓜子的過程將不再是一種消遣和享受,而變成了帶有目的性的動作,只會不斷消磨你的耐心。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如果你的首頁上同時出現1個10秒的娛樂文章和10分鐘的思維文章,你會先點哪個?看這個視頻的各位可能會有不同選擇,但我相信大部分沒有點進這個視頻的人會選擇前者。視頻越長,需要思考的內容越多,反饋週期就越長,對我們的吸引也就越小,這就是為什麼如今娛樂、搞怪的短視頻之風盛行。

因此,大多數手機應用都在將自己的內容“瓜子化”,竭盡所能的縮短反饋週期,這導致我們很難靜下心學習,卻能刷幾個小時手機。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反饋強化

內容平臺的反饋強化與遊戲不同,主要依賴的是即時反饋機制,包括視覺反饋、情感反饋和互動反饋。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視覺反饋:手機帶來的視覺反饋和學習不同,當我們在刷某個APP時,接收到的視覺信號往往伴隨著特意設計的畫面、音樂或文字,旨在加強我們的視覺反饋,促使人體分泌更多激素。

情感反饋:可愛的視頻會讓“AWSL”,搞笑的視頻會讓我們笑出豬叫,但做題往往帶來的是沉思、疑惑甚至焦慮。學習的本質是自我博弈,如果沒有多巴胺,堅持學習就是一件違背自身生理機制的行為,也是不科學的。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互動反饋:瀏覽APP的內容則充滿互動性,你可以給喜歡的視頻點贊,發表評論,也可以關注各類作者。而學習往往伴隨著孤獨。

這,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在刷手機時,時間會過得特別快的原因,也是B站/抖音/知乎這類應用令人上癮的根本原因。

推薦算法

前面所提到的4個要素,都只是認知神經學與心理學的底層理論,APP們是如何把這些理論實現在手機應用中的呢?答案是推薦算法。

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利用推薦算法,很多手機應用可以輕而易舉地調整你的未知預期、行為成本、反饋週期和反饋強化。依託於推薦算法,有些APP甚至可以預測用戶的瞬時興趣,比如在B站,當你點了某個視頻後,你的動態首頁和相關推薦就會發生變化。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在機器學習中,這類問題有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叫做next-item(下一項)推薦。簡單來說,就是基於大量用戶數據,通過AI推算出每個用戶下一次喜歡某個東西的概率,再將概率最高的內容推薦在手機客戶端上。

其實,推薦算法是最常見,卻又最不容易被我們意識到的AI應用場景。我們逛專賣店時,會有導購跟隨,根據你的性別,年齡,穿著等,導購會判斷你可能喜歡的商品並向你推薦,最終目標是發生購買行為。對應到線上平臺,導購就是一個個人工智能,它們為每個用戶進行量身定製推薦的頁面,然後分發到手機屏幕。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我們所使用的幾乎每個應用,B站、抖音、知乎、微博、網易雲等等,背後都是形形色色的AI在決定我們所看到的和即將看到的信息,它們通過視覺、情感、交互反饋,強化我們的多巴胺迴路,並達成最終目的—延長使用時間和使用頻率。也就是,讓你打開APP後就欲罷不能,且下一次還是會想打開。


如何沉迷於刷題?

通過多巴胺迴路、成癮要素和推薦算法,我們逐步分析了手機令人沉迷的生理、心理和算法3層機制。現在讓我們試著把這些機制應用到學習上來。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未知預期

以做題為例,題目的未知性可以通過設計來增強。和考試不同,平時做練習題前,不要將整套題目翻看、研究後再動手做,而是將下一題永遠置於“未知”的預期中,即你不知道題目是什麼樣的,難度如何,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做出來,保持未知性。此外,對於所做題目的整體難度要有掌握,原因我在第2期講到: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

碎片週期

視頻越長,用戶的興趣越小,學習也是如此。反饋週期不能過長,否則會難以保持有效的反饋迴路。同時,週期也不宜過短,太過細碎的思維會摧毀知識的連貫性,必須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區間,我們可以使用番茄學習法進行學習週期的碎片化。番茄,指的是學習時間。一個番茄可以是15分鐘-60分鐘,因人而異,每個番茄看做一個週期。通過碎片週期,可以有效延長自己的學習時間。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迴路激活

有的人高中時成績很好,為何到大學時成績就一落千丈?原因是反饋週期拉長而導致的迴路缺失。在高中時,一個月會有很多次測試,努力學習一個周,就能看到效果,比如名次進步。此時,家長、老師的讚揚會讓你覺得特別開心,充滿學習的動力。這種感覺往往會持續幾天,還沒消退,下一次考試又來了。因此,你的反饋迴路一直處於正向激活狀態。

上了大學以後,認真學習一個學期,才能有一個好的GPA,這個反饋週期變長了幾倍,因此,大多數人無法堅持,取而代之的,是考試前1個周才開始學習,因為只需要1個周,就可以獲得相當可觀的“反饋”,比如及格。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因此,令迴路處於激活狀態,是我們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比如,在做題中,我們所能獲得的最大反饋就是正確解出答案,連續回答正確則可以促進多巴胺分泌。因此,我們可以將題目順序設置為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每做完5道題,可以翻看答案,讓多巴胺迴路一直保持半激活狀態。又或者,在反饋週期長的任務中,將大週期拆分為小週期,每個週期為自己制定反饋。

新鮮感

AI在推薦視頻時,會將用戶最可能喜歡的視頻放在前排,保持新鮮感。在學習中,我們可以嘗試提高知識的新鮮感。

學習時,不要一直持續學習同一個科目的知識,可以每2個番茄更換一次題目或知識的類型。比如1小時英語,1小時數學,交替輪換。

做題時,對已經熟悉的題目,要及時歸納整理,然後挑戰新的題型。長期陷在同一種題型,你已經瞭解了題目的規律和類型,缺乏新鮮感,做題效率也非常低。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反饋強化

記憶反饋:我們在聽課時會將重要的知識用筆圈出或記下,這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反饋強化,利用做筆記這個行為,強化了知識的記憶反饋。除了簡單的圈記外,也可以通過畫圖等更加形象的方式進行記憶標記,比如整理成思維導圖,重構知識脈絡的同時,也獲得了視覺反饋,這種視覺反饋可以更快幫助大腦回憶並定位你的知識。

快感反饋:增強多巴胺迴路的快感反饋,比如每完成2個番茄週期,可以休息半個番茄的時間,你可以獎勵自己玩會手機、吃點零食,或者找心儀的女生聊會兒天。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互動反饋:可以與同學、老師進行討論,利用第3期講到的費曼學習法進行學習,增強互動反饋。


時間屏蔽

如今,幾乎所有的APP都不會把時間放在顯眼的地方。抖音甚至在視頻界面屏蔽了系統時間。

這樣做的目的是降低大腦的時間敏感性。一個有效的時間,會令用戶意識到自己已經超出預期的手機使用時間,並有一定概率退出應用。因此,在學習時,可以使用番茄進行週期計數,而不是使用分秒時計數。

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如何讓自己像刷抖音一樣沉迷學習


結語

一旦我們形成了正確的行為模式,並將之應用到正確的事情上來,那麼多巴胺就不再是成癮的幫兇,而是成就的幫手。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學習方法,並不斷嘗試,才是我們進步的階梯。學習思維的提升,始於思考,發於行動,與大家共勉。

更多的學習方法和思維知識,歡迎關注我的下一期文章。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