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美國迫使臺積電“斷供”,華為轉單中芯國際

國際電子商情從外媒獲悉,鑑於美國政府正籌劃的包括收緊出口標準比例至10%、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等一連串針對中國科技企業,尤其是華為的管制措施,華為正在逐步提高其供應鏈本土化滲透率,將內部設計的芯片生產從臺積電轉單到中芯國際...

为防美国迫使台积电“断供”,华为转单中芯国际

據路透社報道,為了防止美國對其採取更多限制,華為正在逐步將內部設計的芯片生產從臺積電轉單到中芯國際。

據瞭解,美國政府正準備加大施壓力度,對企業出貨華為採取更嚴格規則,可能將源自美國技術比例之限制標準降至10%,此外,美國正考慮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 規定使用美國芯片製造設備的外國企業需要獲得美國許可證後方可向華為供應芯片,這將直接影響到臺積電。

然而,美國升級限制的舉動,也正加快華為提高其供應鏈國產化的步伐。

“過去,華為希望與頂尖製造商合作,中芯國際只是二線的,”一名知情人士稱,“但為了繞開美國的限制,華為正加快把資源向中芯國際傾斜。”

據他介紹,華為的芯片部門海思半導體(HiSilicon)早於2019年底開始已逐漸轉單中芯國際,以加快生產進程。

華為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將這一轉變稱為“行業慣例”:“華為在選擇半導體制造廠時會仔細考慮產能,技術和交付等問題。”此外,華為還表示,韓國公司,中國臺灣公司和中國大陸公司都可作為替代來源。

業者指出,目前除了海思最新的麒麟處理器外,其他較早期的麒麟處理器、 用在物聯網設備、電源管理或機頂盒等其他海思芯片都可以交由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未發表評論。

臺積電:並未因此失去市佔

對此,臺積電總裁魏哲回應稱,不認為中芯會因此而擴大市佔率,且臺積電並未失去市場份額。

據中央社報道,由於華為轉單中芯國際一事引起業內關注,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知道有相關的管制措施在討論中,因為對產業會造成影響,美國半導體產業相關協會已表達意見,希望不要有限制,臺積電也希望不要有限制。

若美國擴大管制,劉德音認為,將會對短期營運造成影響,不過,臺積電是大家的晶圓代工廠,隨著客戶消長,臺積電中長期營運影響應有限。

先前許多報道提到,美國政府將要求使用美國芯片製造設備的外國企業須先取得許可才能供貨給華為,並認為這將直接影響到臺積電。

但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則認為,中芯國際不會因中國市場本土化效益而擴大市佔。他表示,臺積電在所有地區提供最好的技術與服務,很有競爭力,臺積電與客戶緊密合作,非但不會失去市佔,反而還可能擴大市佔。

至於赴美投資設置新廠一事,劉德音表示,目前還在評估階段,將考量包括經濟、供應鏈、人員及成本等因素,只是尚無具體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