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經濟”串起跨界產業 讓世界遺產“活”起來

土樓經濟”串起跨界產業 讓世界遺產“活”起來


土樓經濟”串起跨界產業 讓世界遺產“活”起來


遊客在現存保護最完好的土樓——懷遠樓前拍照留念。 張夢帆攝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境內的20座土樓200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申遺成功10年來,南靖縣大力實施“旅遊+”行動計劃,以“福建土樓”為龍頭探索旅遊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新舉措,實現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的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境內擁有1.5萬座土樓。2008年7月,“兩群兩樓”即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懷遠樓、和貴樓共20座土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些或方或圓,或高或低的“福建土樓”也因“世遺”之名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

申遺成功10年間,南靖縣旅遊收入不斷增長。2017年南靖“福建土樓”景區接待遊客45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5億元,比2008年增長了近13倍;10年間,當地約2.5萬名外出年輕居民返鄉創業,大批富餘勞動力實現就地轉移就業;10年間,當地居民共同參與到景區保護與發展中來,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0年的7481元提高到2017年的24713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南靖縣讓“活”的世界遺產帶動一批傳統村落重新煥發光彩,實現了村美民富產業興。

土樓經濟”串起跨界產業 讓世界遺產“活”起來

土樓經濟”串起跨界產業 讓世界遺產“活”起來

土樓經濟”串起跨界產業 讓世界遺產“活”起來

描繪鄉村新圖景

在南靖土樓入選“世遺”之前,一個個土樓鮮為人知,居民過著傳統的耕種生活。申遺成功10年來,這些土樓已成為漳州乃至福建的王牌旅遊目的地,居民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和貴樓居民簡權照在南靖土樓旅遊有限公司雲水謠景區做經理助理,每月工資2000多元,愛人在外面種植銷售百香果等水果,家裡還有兩間土樓房出租,全家年收入有10多萬元。

“土樓公司每年會從門票收入裡拿出一部分給居民,居民自己也能做點生意,賣點茶葉、薑糖、菸葉等土特產,一年收入都在七八萬元,對我們年齡大的人來說,在家能有這麼多收入就很好了。”簡權照說。

南靖土樓黨工委副書記、土樓管委會主任戴海鵝告訴記者,近年來,南靖縣深入開展土樓景區專項整治和旅遊服務質量提升行動,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及各項功能配套,築好土樓旅遊這個“龍頭”。同時,大力實施“旅遊+”計劃,探索旅遊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新舉措,實現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據介紹,除土樓外,南靖縣還有大量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如東溪窯、田園、溫泉、蘭花等資源,但與土樓自帶“世遺”這塊金字招牌不同,個別鄉鎮位置偏遠,旅遊資源亟待挖掘、培育。

在南靖縣和溪鎮坂場村的“閩臺萬畝花卉長廊”項目區,黨員徐榮才帶領當地村民種植800多畝茶花。為延伸花卉苗木的觀光旅遊價值,和溪鎮邀請上海金牌匯設計院協助設計“藥花小鎮”,把萬畝花卉交易中心、千米花卉觀光走廊、藥花小鎮展示服務中心、霖之谷生態農業區、雲中溪休閒區整合,提升產業附加值。和溪鎮還向花農購買位於坂場道路兩側的土地,修建13座展示服務區,展示附近種植的花卉。

“全域旅遊的含義並不侷限於旅遊休閒,以旅遊為線,串起農業、文化等跨界產業,創新更加多元的旅遊產品,才是題中應有之義。”南靖縣旅遊局局長劉荔豐說。

春可賞醉人花海、夏可享清涼世界、秋可觀層林盡染、冬可品水墨畫卷。在南靖縣,已形成以“世遺”土樓為核心,以雲水謠、塔下、石橋等一批獨具韻味的古村落為依託開發的生態文化遊;以南坑咖啡、蘭花園、生態茶園、溫泉為重點拓展的休閒養生遊;以紫雲寺、鵝仙洞、慈濟行宮為代表的朝聖遊,初步形成“星羅棋佈、眾星伴月”的大旅遊格局。一座座鄉村也藉著全域旅遊的東風走上了蓬勃振興的發展道路。

 助推特色產業興

以“茶”為主題的樹海瀑霧茶莊園位於南靖縣書洋鎮雙峰村,主要生產鐵觀音、金觀音、紅茶、高山茶等茶葉品種,產品遠銷海內外。茶莊園與樹海瀑布相鄰,與田螺坑土樓群僅一山之隔,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茶莊園相繼建成茶葉加工區、茶園觀景臺鳴翠閣、果蔬種植區等特色生態配套服務區,讓遊客親近自然,放鬆身心。

“我們把當地豐富的旅遊資源與生態茶園觀光充分結合起來,遊客到土樓景區遊玩,還可以順路瞭解南靖的茶葉。”南靖縣樹海瀑霧茶莊園總經理邱劍鋒說。

南靖是重點產茶縣,現有茶園面積12萬畝。近年來,南靖縣把茶葉作為農業主導產業加以培育,大力建設生態茶園,實施茶葉加工清潔化改造,推廣“五新”技術,茶葉質量不斷提升。隨著茶產業不斷髮展壯大,南靖藉助茶山與土樓的地緣優勢,讓“土樓遊”與茶園“生態遊”相結合,探索出一條“以茶興旅,以旅促茶”的發展之路。

為了讓南靖的好茶對接大市場、大營銷,該縣還充分利用“土樓”這一最獨特的優勢資源,推出“南靖土樓茶”公共品牌,並以茶旅結合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推動茶企做大做強,促進茶農增收、茶業增效。

“10多年前我在全國各地奔走銷售茶葉,最近幾年不再出去跑了。來南靖旅遊的遊客都是潛在客戶,在土樓景區設立營銷窗口向遊客銷售南靖好茶葉,比出去找客戶效果更好。”辰和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健志說。

車行在南靖縣城通往土樓景區蜿蜒曲折的道路上,路旁除鬱鬱蔥蔥的茶園外,各種各樣的特色農業園也星羅棋佈,蜜柚、百香果、香蕉、臍橙等以往因為交通不便、名氣不大而賣不出好價錢,隨著土樓名氣日隆而成為供不應求的明星產品,農民因此富了,鄉村也生機勃勃。

 “世遺”福利得共享

“明火做飯不僅危險,而且會把牆壁燻黑,更不利於土樓建築保護。”原裕昌樓樓長劉純維從記事起,生火做飯的老灶臺就砌在屋裡,但習以為常的燒柴做飯如今成了他最大的顧慮。為此,國家電網福建電力公司投資5000萬元,對土樓進行內外部線路表箱改造、廚房電器化改造和電纜入地等,不僅提升景區顏值,也讓居民的生活更加綠色安全。

土樓居民擁有現代化“綠色廚房”只是南靖土樓改善當地群眾生活條件的一個縮影。南靖還投入1500多萬元完成雲水謠、河坑一期安置房建設、下田螺坑安置地及配套設施建設,並預留了7個景點村安置備用地,有力化解了景區保護與群眾合理需求的矛盾;將廁所革命從旅遊公廁擴展至民用公廁,改造傳統廁所9座;投入500多萬元,在世遺點建設公共淋浴房、公共洗衣池等設施……

越來越完善的生活設施、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出謀生的土樓居民回到家鄉,他們成為申遺成功10年來土樓變化的見證者,也是傳承、傳播土樓文化的參與者。

在南靖縣,除了20座列入“世遺”的土樓外,還有1.5萬多座風格各異的土樓,意識到這些土樓既是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也具有打造特色民俗的天然優勢,梅林鎮雲水謠景區福興樓居民簡佳強2011年從福建農林大學畢業後直接回到家鄉,把福興樓屬於叔伯家的房間都租下來,改造成了獨具特色的土樓民宿。

“原來的土樓生活很不方便,最主要的問題是房間內沒有衛生間。我們把水引上去,每個房間都配備了衛生間,現在來體驗土樓住宿的遊客絡繹不絕,節假日經常一房難求。”簡佳強告訴記者,像他這樣從外面回來創業的年輕人還有很多,目前僅雲水謠景區附近就有200多家土樓民宿,能提供4000多個床位。

土樓公司導遊簡師映2007年大學畢業後曾在外地當教師,感受到土樓申遺成功後家鄉知名度提升以及面貌不斷改觀,2009年她辭職回家發展,成為土樓為數不多的中英雙語導遊。

“希望通過我的介紹,能讓更多人感受土樓獨特的魅力,從而讓更多人來土樓旅遊,讓土樓這一‘活’的世界文化遺產永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簡師映說。

“土樓申遺成功10年來,成功帶動了交通運輸、賓館餐飲、商品貿易和文化娛樂等市場繁榮,也促進了金融、保險、信息、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促進客流、人流、資金流快速增長。”戴海鵝說,旅遊發展紅利惠及當地群眾,村民們建賓館、開飯店、賣特產、當導遊,不斷實現從農民到商人的轉變,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近期,南靖鼓勵50座土樓和古民居的居民以入股的方式,聯合社會資本開發、經營土樓,已在部分土樓試點,藉此機會讓村民成為“主人”,共享“世遺”福利。

放眼下一個10年,南靖人正在為更好地傳承“世遺”土樓做準備。下一階段,南靖縣將加快旅遊與相關產業融合,創建以“土樓為核心、鎮村為節點、山水為血脈”的旅遊大空間佈局,構建產業新的全域景區;夯基礎、創品牌,深入挖掘土樓文化,全力打造“吃、住、行、遊、購、娛”六位一體的文明景區;促發展、惠民生,把服務民生作為景區旅遊產業發展的落腳點,打造百姓富裕的和諧景區。

土樓經濟”串起跨界產業 讓世界遺產“活”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