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極限運動——競技疊杯(飛疊杯)


手部極限運動——競技疊杯(飛疊杯)

競技疊杯,以前又稱史塔克、飛疊杯或速疊杯,英文名稱為Sport Stacking。

手部極限運動——競技疊杯(飛疊杯)

競技疊杯是一項新興的個人或團體運動,這項運動要求選手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杯子按規律疊成金字塔狀後還原。現時,競技疊杯日漸流行起來,全球已有超過三萬間學校把這運動列入正規的體育課程(多數在美國、臺灣等地)。

【疊杯鼻祖Bob Fox】一項新運動的流行必然有一股推動它正規化的力量。隨意用紙杯疊一疊終歸是一種小把戲,直到被一個叫Bob Fox的體育老師發現。看中了疊杯運動對學生速度、專注力的益處,他將杯子改進成了更專業的塑膠材質,並結合他10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在校推廣,反響熱烈。

手部極限運動——競技疊杯(飛疊杯)

【WSSA成立】1998年,Bob Fox決定辭職,成立了一個競技疊杯公司正式推廣該運動,開始在各地舉辦小型賽事。2001年,WSSA(世界競技疊杯運動協會)成立,制訂出正式的比賽相關規則,有了屬於這項運動的管理機構,並舉辦了世界錦標賽,從此疊杯運動以一項正式運動的身份登場,更具公信力和魅力。競技疊杯運動的專用杯也印上了“The Official Cups of the WSSA”(WSSA官方指定用杯)

手部極限運動——競技疊杯(飛疊杯)

疊杯運動帶來的好處有哪些呢?

1.手眼協調:在慣用手及非慣用手上,手眼協調和反應時間有顯著的進步。

2.左,右大腦活化:當在進行競技疊杯運動時,腦電波圖(EEG)測量到大腦兩側的電流活動。本研究結果支持關於競技疊杯運動需運用大腦兩側的主張。——德州科技大學運動及體育科學系梅蘭妮‧哈特博士(Dr. Melanie Hart)

3. 身體雙邊協調:美國雷亞顧問公司(Chris K. Rhea and Associates)追蹤研究發現競技疊杯在左右對稱協調發展上有正面影響

4. 強身:競技疊杯有2.9新陳代謝單位的能量消耗,它和其它典型的體育課程活動差不多例如:輕量到中量舉重、射箭、保齡球、排球、以每小時2.5英里的速度走路。

5. 開發大腦:在運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反應力不斷開發大腦。

6.不限運動場地的運動:競技疊杯不需要專用的場地,一套疊杯,一個計時器,一個防滑墊即可開始。

7.改善發展性協調障礙:看3。

手部極限運動——競技疊杯(飛疊杯)

競技疊杯的疊法也是多樣的,今天在這給大家介紹2種。

1.3-6-3疊法:把杯組按三個-六個-三個的方式擺好,將每疊的杯子上疊呈金字塔狀,然後再回頭進行收杯。最後一個“3”可以單手收杯(握住上面的杯,滑到下層右邊的杯子上,再放到剩下的那個杯子上)。

手部極限運動——競技疊杯(飛疊杯)


2.Cycle疊法:觀賞性較強,其中包含了3-6-3,6-6,1-10-1對選手要求也是較高。

就是先疊一個3-6-3,最後一個3用一隻手收杯。然後右手拿住這個三杯組,滑向左邊第一個3,同時左手(最左邊的三)拿起兩個杯子,與右手的那三個杯子一起疊一個6,之後再疊一個6(右邊本來3-6-3裡面的那個6)。收第一個6的時候左手把兩個杯子放到中間的杯子上,然後一隻手拿三個杯子去收第二個6,最後把所有杯子收成一摞。這樣就完成了3-6-3和6-6。

手部極限運動——競技疊杯(飛疊杯)

緊接著兩隻手各從頂上拿一個杯子,將一隻手拿的杯子反過來(杯頂朝下),放在兩邊。之後在中間疊一個10。之後把兩邊的杯子拿起來(剛才反過來的那個正過來),右手從最頂上一個杯子順著右邊往下面滑,收下5個杯子,同時左手從頂上數第二層左邊的那個杯子往右下方滑(與右手平行),收起4個杯子,最後左手放下三個杯子,拿一個杯子把左邊還疊著的三由上面的杯收到左下方的杯子上,右手拿著全部5個杯子放到那個三剩下的一個杯子上。

注意1-10-1的左右手要同時進行。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喜歡,每一個閱讀量都是我不能停止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