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1935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在化作鄉槍桿巖村短暫休整。

【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槍桿巖村新貌

重走長征路,共赴春之約。85年後的今天,4月16日,九洞天管理局全體黨員、幹部職工帶著對革命先輩的崇高敬意,前往槍桿巖紅軍戰鬥遺址,重走長征路,追尋紅色記憶。如今,槍桿巖不再是破舊的小村莊,而成為了紅色教育基地,境內旖旎的風光更使得其成為了鄉村旅遊示範點。

【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九洞天管理局幹部職工在紅色文化陳列室參觀

當年,羅炳輝率紅九軍團途經大方貓場,遭遇黔軍劉鶴鳴部與當地地主武裝圍擊,紅九軍團被動應戰,傷亡慘重。後突圍梯子巖,經手扒巖,抵達化作鄉槍桿巖苗寨。

【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羅炳輝舊居

紅軍吃住在農家,短暫休整讓遇襲紅軍恢復了元氣,期間,紅軍英勇作戰的故事傳了開來,感動了當地村民。紅軍撤離後,當地村民自發組織民兵隊,打土匪,保平安。

【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現在,在槍桿巖紅色文化廣場上,不但有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銅塑牆,還有紅色文化陳列室,展出紅軍當年用過的水壺、鋼筆、馬燈、藥箱、槍支、刀具、子彈等。

【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銅塑牆

【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紅色文化陳列室展出的槍套

此外,槍桿巖完好地保留了紅色遺蹟,梯子巖紅軍戰鬥遺址、紅軍住過的木房、紅軍打過水的紅軍井、紅軍戰馬飲過泉水的飲馬泉等紅色遺蹟,一一被柵欄圍起來,以免破壞。

【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槍桿巖紅色文化陳列室

依託紅色文化,槍桿巖村已打造成為紅色廉政文化示範教育基地、紅色旅遊文化基地、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槍桿巖玻璃吊橋

槍桿巖內,除了流傳著紅色的故事,還有秀美的自然風光。一柱擎天的獨峰、五指山、彭家巖洞、梯子巖戰鬥遺址、手扒巖、天然生態小公園等,無不展現著其獨特的魅力。

【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槍桿巖獨峰

依託紅色文化,再加之擁有自然好風光,目前,槍桿巖村已打造成集農耕文化、紅色文化、山水文化為一體的民族文化風情園。

【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槍桿巖玻璃吊橋

從玻璃吊橋進入風情園,會發現這裡四周被絕壁和奇山包裹著,中間是盆景式的石林、樹林、竹林、房林,一派田園風光躍然眼前。以荷花池為軸心,環池建有休閒亭、初心樓。在此,家庭可以散步、燒烤;公司可以聚會、團建,吃飯、住宿需求均可滿足。

【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民族文化風情園

沿手扒巖山峰一線,還建有長480米的棧道,可供遊人參觀當年紅軍途經的手扒巖。而順著紅軍井旁邊的便道往下,溪流潺潺、翠竹蔭蔭、鮮花相伴,讓人流連忘返。

【貴人黔行】槍桿巖戰鬥遺址 紅色故事代代傳 鄉村旅遊日漸火熱


手扒巖山峰480米的棧道

由於槍桿巖位於通往九洞天的公路線上,屬九洞天景區範圍,是烏江第一漂的惟一出口,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洞天的進出口。獨特的地理優勢使得槍桿巖的紅色文化資源、自然景觀資源、民族人文資源正在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