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私信“績效”兩字,分享更多企業的激勵機制和行業案例

導讀:

“連任正非都要改工號了,我們老員工的卡號、ID都被註銷,需要等待重新競聘上崗。”

華為員工黃明對記者說。去年9月底開始,華為共計7000多名工作滿8年的老員工,相繼向公司提交請辭自願離職。

這次大規模的辭職是由華為公司組織安排的,辭職員工隨後即可以競聘上崗,職位和待遇基本不變,唯一的變化就是再次簽署的勞動合同和工齡。全部辭職老員工均可以獲得華為公司支付的賠償,據瞭解總計高達10億元。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老員工先辭職再競崗

來自華為員工的消息顯示,華為鼓勵員工辭職的方案去年9月已獲通過,10月前華為公司先後分批次與老員工私下溝通取得共識,10月開始至11月底實施,必須在新《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前完成。

共計將有超過7000名工作超過8年的老員工,需要逐步完成“先辭職再競崗”工作。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華為公佈了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

銷售收入 4013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 2019 年上半年交出的成績單。

在 7 月 30 日的發佈會上,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介紹了各項具體業務的表現:

上半年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 1.18 億部,同比增長 24%,平板電腦同比增長 10%,PC 增長 3 倍,可穿戴設備增長 2 倍,雲服務生態服務用戶超過 5 億,消費者業務收入為 2208 億元。此外,華為已經拿到了 50 份商用 5G 合同,全球基站發貨超過 15 萬個。

考慮到在不斷被國際市場打壓之下,華為不僅沒有消沉,反而逆勢而上,這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為什麼華為越戰越勇,屢戰屢勝?到底華為是怎樣的存在?

這個大概跟任正非的超強戰略思維和激勵機制有分不開的關係。

早在2001年,當華為發展勢頭十分良好的時候,任正非卻在華為內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華為的冬天》,提醒企業上下要有“向死而生”的危機意識。

華為之所以臨危不亂,是因為他們有強大的危機意識。這種危機意識,甚至會讓他做出常人難以想象的事情。

在不久以前,華為曾共計7000多名工作滿8年的老員工,相繼向公司提交請辭自願離職。

這次大規模的辭職是由華為公司組織安排的,辭職員工隨後即可以競聘上崗,職位和待遇基本不變,唯一的變化就是再次簽署的勞動合同和工齡。

全部辭職老員工均可以獲得華為公司支付的賠償,據瞭解總計高達10億元。

按照華為公司的要求,工作滿8年的員工,由個人向公司提交一份辭職申請,在達成自願辭職共識之後,再競爭上崗,與公司簽訂新的勞動合同,工作崗位基本不變,薪酬略有上升。

老員工辭職之後,這些有著華為最老的工號也將消失,某種程度上體現等級的工號制度取消,所有工號重新排序,排序不分先後,也不再體現員工工作年限長短。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為什麼華為寧願賠償10多億,也要讓員工重新競聘上崗?

這要從華為的企業文化說起,華為被稱為民族之光,一直用各種方式培養員工的危機感。

在華為的狼性文化中,容不得偷懶的人存在,華為不僅對敵人狠,對自己也狠。

所以華為每年都要末尾淘汰一批人,績效不過關,就要堅決辭退,35歲以上老員工,堅決辭退!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但是新勞動法規定:

當一個員工在一家單位連續工作十年,或者連續簽訂兩次合同後,公司就要和他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

無固定合同的意思就是,公司不能把這個人辭退。

就算員工天天上班玩遊戲,老闆也不能炒了他。

基於這種情況,華為的末尾淘汰,就很難實施了。

於是華為就在勞動法實施錢,幹一件大事,一件史無前例,甚至不敢想象的事情。

讓所有老員工——入職超過十年——自動辭職,並重新競聘上崗。

這批員工名單裡,包括任正非,孫亞芳。

這波操作,不得不說牛的一比!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華為對主動辭職的員工,按照勞動法獲得補償,補償方案是

(N+1)*月收入

N=工作年限

月收入=基本收入+年終獎/12

總得算下來,華為一共要為這個決定付出10億多。

僅僅是因為不想讓員工拿鐵飯碗。

實際上,大多數員工被辭職後,又通過競聘回到華為,華為這麼做只是不想簽訂無限期合同。

因為華為需要有危機感的員工,華為需要有狼性精神的員工!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華為到底在堅持什麼樣的狼性文化?

任正非說:“物質薪酬是生存的保障,一定要給他加薪的機會!”

但是加薪不是無條件的,這樣會助長員工貪婪,一定要讓員工做出好的結果,拿出高的績效來交換,有人效,有結果,給員工多少錢都不過分

以奮鬥者為本是華為的文化,一系列的獎勵制度,也保證了讓奮鬥者不吃虧,讓奮鬥者去創造華為的奇蹟。

好的平臺,就像華為這樣,員工通過奮鬥能夠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雖然累一點苦一點,沒有時間逛街、泡劇、聚會,卻也過得充實,無論是給職業發展還是未來規劃,都打下了一個基礎。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很多公司喜歡去華為挖人,認為華為的員工就是有狼性。

然而這份狼性卻是華為獨特的利益分享機制鍛造的結果。這些企業聘請華為離職員工,最後非常失望!

原因很簡單:這些企業沒有這種利益分享機制!再好的種子,離開了合適的土沃,也很難開花結果!

絕大多數的管理者都是在管理員工、索要績效的時候,對員工大談契約精神、奉獻精神,而在給錢給股權的時候,畫畫餅談談情懷。

任正非說:

“一個人不管如何努力,永遠也趕不上時代的步伐,更何況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只有組織起數十人、數百人、數千人一同奮鬥,你站在這上面,才摸得到時代的腳。”“也許是我無能、傻,才如此放權,使各路諸侯的聰明才智大發揮,成就了華為。”

“什麼是人才,我看最典型的華為人都不是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

在華為,員工看到公司年報都感到自豪和驕傲,不僅僅公司的業績有自己付出的一份努力,更是因為公司的利益也與自己的利益掛鉤:

公司越賺錢,員工收益就越高。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華為對中小企業的啟發:

什麼樣的薪酬方式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不增加企業的成本?

1. 給員工增加加薪的渠道,讓員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高薪

2. 將員工的薪酬與價值結合起來,員工獲得高薪資,企業獲得高績效,實現員工和企業的互利共贏

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己認為的,而是由該崗位職責定位或上級決定的!將每個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並形成目標或標準,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子!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不論是KPI模式也好,KSF薪酬績效模式也好。當下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人口紅利的時代,老闆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對員工保持強勢的角色,企業不再能夠用考核與要求員工把工作做的更加到位。當下是人效時代,只有擁有高績效管理的企業,才能屹立於當下競爭激烈的市場。

而高績效的管理,不能通過考核員工去完成,而更多的是要關注人性需求,通過激勵來讓員工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老闆與員工之間才能以一種共贏姿態長久發展!

所以,請老闆記住:員工要不是考核和高要求,要的是激勵!

對業績進行專項管理和激勵,強化員工的業績觀:

  • 1)每月公佈銷售員業績排名,並給予相應的獎勵(見第4項)。
  • 2)季度、年度統計銷售員業績排名,給予排名前列的銷售員特別的獎勵。
  • 3)對新的銷售員進行底線目標管理,在規定的時間內若達不到底線目標,可以辭退、轉崗,不允許轉正等。
  • 4)設計多線多目標管理,如下圖: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目標的3+1激勵設計

設計銷售、業務人員的多元化激勵:如下圖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KSF增值加薪設計:

在銷售業績之外,根據業務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 1)回款率指標
  • 2)高毛利產品銷售指標
  • 3)新客戶開發銷售(數量或金額)指標
  • 4)新市場開發銷售指標
  • 5)客戶服務滿意度指標
  • 6)客戶投訴率或數量指標
  • 7)客戶開發或服務成本指標
  • 8)客戶有效服務數量指標
  • 9)協助開發產品指標

操作:以過去的實現值作為基點,超過這個基點(也可以建共識標準)就可以給予獎勵加薪!

解決方案:

建立業務員等級體系,等級體系主要在以下維度進行設計

一、設計等級KSF薪酬體系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3)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二、建立業務經理晉升機制及年終獎分配機制

只有高級業務員才資格晉升為業務經理,業務經理採用根據下屬業務員人數定出相對應的團隊業績平衡點(不含個人),等級薪酬也將進一步提高。

1)業務經理: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帶團隊,業務經理享有團隊業績提成分配。

2)高級業務經理:1年團隊(3個業務員以上,不含本人)人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即可晉升為高級業務經理,享受更高的團隊提成分配。

當然這種方式是在提成的基礎上,年終時額外進行獎勵優秀業務員,每年獎勵金額分3年獎勵,讓員工一直在公司裡有預留的獎金,員工如果主動離職,剩餘的獎金就不再發放,這是通過增加員工的離職成本來降低優秀人才的流失。

三、建立更高級別的內部合夥人機制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凡是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即可成為企業當年的內部合夥人,一起分享企業增量利潤。

我的建議是可以先做3-5年的合夥人模式,再做股權激勵是最好的,合夥人同樣要員工掏錢入夥,但並不擁有公司的股份,並且合夥人不是分享所有的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增量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主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即可,員工有錢放在銀行只有極低的利息,如果放在公司有20%以上的回報率,員工肯定希望把錢放在公司獲取更高好的回報。

合夥人可分為兩種方式:

  • 1.公司合夥人制:合夥人一起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 2.項目合夥人制:僅針對核心業務或項目做合夥人分配,員工可以成為多個項目的合夥人;


任正非:寧可虧損10億也要“辭職”7000人,華為要卸磨殺驢?

企業【薪酬績效機制】出了問題。如何解決分錢薪酬問題,學會分錢?

私信小編 “績效” 兩字,一招制勝;免費發送100分鐘快效、創新薪酬績效;內部學習視頻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