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財政援助!10名遵義聽障兒童獲免費手術

說話聲、音樂聲、風聲、流水聲……聲音是完整世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誰能想象無聲的世界是怎樣的空曠?為幫助更多聽障兒童重獲聽力,經遵義市計生協會協調,“博愛名城·真情傾聽”公益活動在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實施,10名先天性耳聾貧困患兒獲得免費治療,聽見“愛的聲音”。


聽障女孩獲手術機會


  在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記者見到了正在做相關檢查的玥玥(化名)。看上去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如果不開口說話,誰也看不出她是一名聽力障礙患兒。玥玥爸爸介紹,7歲的玥玥1歲左右時被發現失聰,因家庭貧困,沒有條件為孩子做進一步治療,孩子一直被困在無聲的世界。幸運的是,通過遵義市計生協篩選,此次小玥玥獲得了免費治療名額,醫生將為她植入人工耳蝸,並進行康復訓練,幫助她“找回聽力”,小玥玥一家對此都特別期盼。“這對我們全家而言都是值得期盼的好消息。不但手術費、治療費全免,術後康復也是免費的,孩子終於有機會重回正常世界了。” 玥玥爸爸激動地說。

  

上海市財政援助!10名遵義聽障兒童獲免費手術


據介紹,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刺激聽神經恢復、提高及重建聽障人士的聽覺功能。醫學界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耳聾甚至全聾的重要方法。人工耳蝸也是目前運用得最成功的生物醫學工程裝置。人工耳蝸的誕生,給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患者帶來福音,讓他們有機會聽到聲音、融入主流社會。

  

植入耳蝸後,聽障人士可以感知到聲音,不過他們的聽力還遠落後於同齡人,需要經過聽覺言語康復訓練,才能實現正常交流。而這一套治療的費用非常高昂,這導致大部分貧困家庭的聽障人士,一直沒有條件治療。


“博愛名城·真情傾聽”

助力遵義貧困患兒


  “博愛名城·真情傾聽”活動,由上海市財政援助,遵義市扶貧協作統籌項目,提供180萬資金支持,並由遵義市衛生健康局、市計劃生育協會、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單位為項目匹配其餘經費,用專項資金援助遵義聽力障礙兒童。

  

上海市財政援助!10名遵義聽障兒童獲免費手術

從2019年10月起,遵義市計生協聯合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對全市15歲以下雙耳重度及極重度先天性感音神經性耳聾,且智力健全的貧困家庭患兒進行篩查。經過嚴格的篩查程序,共有10名符合要求的先天性耳聾貧困患兒,獲得免費幫扶治療機會。

上海市財政援助!10名遵義聽障兒童獲免費手術


此次項目計劃將由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為首批符合條件的先天性耳聾患兒免費實施手術治療。手術後,患兒到遵義市紅花崗區聽障兒童康復園進行為期兩年的語言康復訓練。其間,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免費為患兒進行人工耳蝸的調機和聽力評估,改善患兒聽覺,使患兒掌握正常的語言溝通交際能力,幫助患兒迴歸主流社會。給貧困患者家庭減輕經濟負擔,防止貧困患者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助力遵義市健康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