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清平樂》,趙禎丹殊這對帝后CP已經大婚多年,卻始終若即若離。

前有官家最親最近家人粉的苗娘子,後有嫵媚嬌俏的養成系女友粉張妼晗,帝后一心這條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肆意張揚、嫵媚嬌俏的揚州廋馬張妼晗已經漸漸走入一眾劇迷的視線。

回顧恃靚行兇,恃寵而嬌的舞娘張貴妃的一生,宋仁宗卻並不是她最愛的人。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那麼她一生最愛的人到底是誰呢?

一、家破人亡悲慘童年

張妼晗出生官宦之家,年幼父死母嫁,被送入齊國大長公主府當歌舞女,八歲時由大長公主帶入宮中,由宮女賈氏撫養。

可以想見,一個出身仕宦小康之家的女子,忽然家破人亡,驟失父母之愛,從錦衣玉食的雲端,忽然過著缺衣少食的生活,看人臉色生活做事的日子,心裡的落差和內心的悽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後宮從來就是人心險惡、講究論資排輩的地方。

作為宮廷教坊的歌舞女,被打罵責罰定是常有的事。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童年的經歷,最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性。

都說再卑微的人,血液裡也流淌著江河。

再失意落魄,也要仰望星辰。

她很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的本事,懂得揣摩人的心思,懂得怎樣撒嬌賣萌做一個討人喜歡的女子。

對於皇家歌舞團的女子們來說,釣得金龜婿,嫁入豪門就是最好的歸宿。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作為樣貌出眾,口齒伶俐、舞技超群、心比天高的張妣晗來說,

最好的出人頭地就是,嫁入帝王家。

最大的金龜婿就是,富有天下又正值盛年的霸道總裁趙禎。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二、巧慧承迎瘦馬長成

愛情果真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作為幾次三番愛而不得的君王,經歷兩次包辦婚姻的官家趙禎,從內心來說,始終期待一場轟轟烈烈的自由戀愛。

宮宴上那個靈巧聰慧,嫵媚動人,會討人喜歡的女子。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那樣高調張揚、肆意妄為的性子,

是一直被諸多規矩制度約束桎梏,不敢任性妄為的帝王,吸引向往的。

這一次他是真正能做主,也是真正動了心的。

這一年,蘿莉張妼晗16歲,官家大叔趙禎30歲。

史官記載:“妃巧慧多智數,善承迎,勢動中外。”

一個正值盛年,萬事皆由我心的帝王,當起寵妃狂魔來,簡直是刷新所有認知。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慶曆元年,張氏封清河郡君,歲中為才人,遷修媛。

一年三擢升,這提拔堪稱火箭似速度啊。

張氏肚子也爭氣,在四年內先後生下三位公主,只可惜子女緣薄,都夭折了。

三、愛慕虛榮奢侈浮華

古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有個由富乍貧,又由貧乍富的人,對物質是有一種放縱的狂熱,病態的執著的。

尤其是從小在揚州廋馬培養模式成長起來的張大美人。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她仗著相貌嬌美,心比天高,魅惑君王,出賣身體、兜售愛情,吃喝玩樂,撒嬌賣萌,所向披靡。

古代宮廷歷來都是國家流行時尚的發源地。

因為張貴妃喜歡吃江西金橘,那個崇尚簡樸,半夜想吃羊肉也自律剋制的皇帝,居然會讓內臣專門出宮採買。

如此一來,金橘便成了京城的網紅水果,一時金橘漲成天價。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趙禎看到張貴妃喜歡珍珠,就常將珍珠賞賜給張氏,引得後宮嬪妃側目。

珍珠瞬間又成了網紅妝飾,導致珍珠價格又漲成黃金的數十倍。

可是這個情商智商不高的女人,明知群眾基礎不好,還依然我行我素張揚高調。

某日,官家召集嬪妃共賞牡丹,唯獨張氏珊珊來遲,來個閃亮登場。

穿戴的是官家趙禎新近賞給她的名貴珍珠,嬪妃們看到張氏神氣活現的樣子都很嫉妒。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皇帝為了圓場,不僅沒有上前迎接張氏,反而故意說道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臉,說:

“滿頭白紛紛,豈無忌諱?”

所有嬪妃聽到後哈哈大笑,張氏羞愧難當,馬上回去換飾換裝。

此後,後宮嬪妃也不再用珍珠來裝飾,珍珠的價格也恢復到了正常價位。

這個讓仁宗第一個心動的病美人,時常仗著皇帝寵愛,撒嬌討賞進位份。

慶曆八年正月元宵之亂,明明是曹皇后應變得當,指揮有方,殺滅叛賊。

但官家出於忌憚和制衡,藉口說張美人在平亂中有功,力排眾議的立張美人為貴妃。

四、英年早逝不作不死

面對寵妃生活奢侈浮華的生活習慣,自然有朝臣投其所好想拉攏巴結。

張貴妃更是恃寵而驕,任意妄為,收受朝臣孝敬賄賂毫不手軟。

定州紅瓷是瓷中上品,瓷身晶瑩如玉,顏色猶如硃砂。

是外調的王拱辰孝敬的,張貴妃愛不釋手偷偷把玩,不想被皇帝撞見,大發雷霆。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燈籠錦是以金線織成燈籠形狀的蜀錦,製造工藝複雜,極其難得。

某年元宵張娘子穿上名貴的燈籠錦參加宮宴,豔冠後宮,風頭無兩。只是惹得官家臉色極為難看。

內臣有詩諷曰:“無人更進燈籠錦,紅粉宮中憶佞臣。”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到底是隻關心丈夫錢包口袋的小三女友粉,就算被皇帝多次警告,也還是恃寵而驕,不長記性。

張貴妃出身寒微,無奈父兄早逝無能,為在朝中有個依靠。

所以她就選擇對當初她落難時置之不理的伯父張堯佐以德報怨,向皇帝討封“宣徽使”。

那個崗位油水多權力大,是皇城的大總管,相當於公安部副部長。

張貴妃枕頭風吹了很多遍,又哭哭啼啼,仁宗招架不住,只好答應試一試。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臨出門,張貴妃不忘提醒:“官家今天可不要忘了提宣徽使的事啊。”

宋仁宗上朝後宣佈這項任命,我們剛直不阿的包青天果然不負眾望跳出來反對,長篇大論好一番說道,還把口水濺到皇帝臉上。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這項違規提拔的人事任命總算沒成。

回到後宮張貴妃欲再為家人美言幾句,皇帝反駁“中丞向前說話,直唾我面。

“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豈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她平時吃穿用度樣樣都要向皇后看齊,為了出門風光,她還打過皇后儀仗的主意,順便試探皇帝心意。

仁宗明白僭越禮制,嚴肅教訓才羞愧作罷。

某年正值31歲的花樣年華的張貴妃暴病身亡。

小說中說是因其被皇帝斥責,憤而服毒自殺,死於自己的絕望。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那個泛愛優柔的皇帝悲痛不已,追封其為溫成皇后,開創曠世奇葩一生一死兩皇后的荒誕事件。

縱觀張貴妃肆意妄為的一生,可以說真的是不作不死。

可以說,她的一生成也美貌,敗也美貌。

皇帝愛她的年輕美貌,愛她的肆意張揚,但那樣的愛是一種慰藉,但尚未到達靈魂的高度,可能僅僅是肉體的、膚淺的、短暫的。

相對後宮三千佳麗六宮粉黛來說,張氏不像皇后是不可或缺無法取代的精神皈依、事業夥伴。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以色事人的女子,終究遲早淪為眾多無趣宮妃可有可無的一個。

世間最可悲莫過於英雄末路,美人遲暮。

31歲的女人,以古代相對落後的美容技術,相對後宮年年流水般的美人來說,已經沒有年齡優勢,失寵是遲早的事。

上天也算厚待於她,讓她死於的玉貌綺年,否則當她鶴髮雞皮,紅顏老去終會遭遇多情風流的帝王冷落疏遠。

小說中她是個任意妄為人緣極差的女子,對與皇帝青梅竹馬長大,長公主徽柔的生母苗娘子因衣服上的紋樣撞衫,尚且會當眾給人難堪,何況其他低位嬪妃。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年幼但聰慧的徽柔就用一個破花瓶,禍水東引,讓皇帝到張貴妃宮中查出了張貴妃收受臣進貢的定州紅瓷瓶,讓皇帝大發雷霆。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一個小女孩三言兩語就可以讓她被皇帝教訓。

可見她情商極低人緣極差,已經引起公憤。

在她盛寵時別人不能奈他何,但她體弱多病,又年紀不輕,賴以生存爭寵的容貌漸衰,面對薄情風流的丈夫和早已對她積怨不滿,來至內宮外朝的明槍暗箭,將會讓她有苦難言、生不如死。

這樣一個空有美貌,以色事人的揚州廋馬,引發外朝內宮非議側目的妃子,時常因任性將帝王丈夫至於火上烤的自私女人。

在我看來,她愛的從來都不是皇帝丈夫趙禎。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都說,愛是剋制,喜歡是放肆。

她若愛著皇帝,就會愛屋及烏,尊敬他的事業合作伙伴曹皇后,善待他珍愛如珠如寶的徽柔的長女生母苗娘子,團結和睦後宮,免得他操勞國事之餘,還為後宮瑣事煩心。

她若愛皇帝,就會有所顧忌,想官家所想,憂官家所憂,忌官家所怒。

《清平樂》:寵冠後宮14年,官家並不是溫成皇后張氏最愛的人。

可是這個女人行事做派肆意囂張,完全不管什麼朝堂諫臺議論,不管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會給她的長期飯票帶來麻煩,滿心只想著為自己和親族謀求權益,不擇手段爭寵愛,為自己謀求更多的利益。

她最愛的,其實從來就只有她自己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