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老嚴叔買房告訴你,老年人對子女也要留個心眼兒


《安家》老嚴叔買房告訴你,老年人對子女也要留個心眼兒

1

前段時間《安家》正在熱播,除了房似錦的原生家庭令人心酸以外,其中老嚴叔的故事同樣讓人唏噓不已。

老嚴叔夫婦從老家到大上海“滬漂”二十多年,賣了大半輩子的包子,終於全款為兒子買了一套房子。

老兩口高高興興拎著大包小包,準備和兒子一起住新房。沒想到,敲開門,媳婦一看見是他們二老,很生氣地走進房間。親家母站在門口對他們說吃了飯再走。

識趣的老倆口聽懂了這是不讓他們住新房的話音,尷尬地說:只是路過。兒子也為難地對他們說:會去看他們的。

已經退了租房的嚴叔夫婦,在偌大的上海沒家可回。老嚴叔在前面踏著三輪車,流淚;老伴在後面推著車流淚。

當初,買房已經用去了全部積蓄。在交易的過程中,兒子還要求寫上了媳婦的名字。現在,老倆人對於兒子媳婦來說就是多餘的。

倘若當時他們只付首付,以後按月付款。兒子媳婦需要他們還款,肯定要他們一起住進新房。就算老倆口不住,他們也要拖著老倆口住吧,畢竟每月要還款呢。

如果當初老嚴叔房子上只寫老倆口的名字,那麼兒子媳婦也不至於這樣,讓他們連新家都進不去。

原來還打算一個帶孫子,一個繼續賣包子,享受天倫之樂。沒有錢,沒有房,只能流落街頭,連最平常的願望都是奢侈。

人到老年,還是要多個心眼兒,不要全身心為子女付出,那樣只會讓自己處於被動之中。

《安家》老嚴叔買房告訴你,老年人對子女也要留個心眼兒

2

現實生活中像老嚴叔這樣的人還真不少。

我家隔壁的李奶奶就是這樣的人。李奶奶生了四個兒女: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她家有兩套住房,一個店鋪。

在拆遷的時候,李奶奶就乾脆把兩套住房給了大兒子,店鋪給了小兒子。當時她的小女兒說:我們女兒不要家產,但是你不要先給他們,將來百年以後再給。或者將來你看誰孝順再分房子不遲。

李奶奶沒好氣地說:我這家產反正最後都是給兒子的,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現在給和將來給不都一樣!

李奶奶目前住的房子,是大兒子的名下。

《安家》老嚴叔買房告訴你,老年人對子女也要留個心眼兒

沒過多久,李爺爺就過世了。前幾年李奶奶查出結腸癌。需要住院,需要人服侍,可是兒女們都有工作,誰也不閒著。最好的方法是兒女輪流,不方便的時候找個護工。

可李奶奶是紗廠退休工人,工資不高,這幾年又是貼兒子買房,又是給兒子結婚,手頭上的錢也就兩萬塊。

如果治病再找護工,這錢肯定是不夠。

要兒子拿錢出來,估計是不可能。要女兒拿錢出來,哦,房產一分得不到,治病要女兒掏?這也不合理。

最後是四個子女分工值班。李奶奶在女兒跟前抱怨說兒子夜裡只顧自己睡覺,根本就不能好好照顧她。

沒錢沒房的李奶奶,生個病都傷不起啊!倘若當初李奶奶聽小女兒的話,不忙著把房子分了,現在不光兩個兒子來照顧,恐怕兩個媳婦都爭著來伺候了,哪還有女兒的事?

老年人千萬不要放棄自我,把自己的養老問題交給子女。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與其看人臉色,留個心眼兒,留有底線,幸福的晚年生活才會來得實際。

《安家》老嚴叔買房告訴你,老年人對子女也要留個心眼兒

3

前幾天,我看見網上介紹的一位老太太就活得通透,活得自我,活得快樂。

這位老太太拆遷得了六百萬的拆遷款。兒子、媳婦、女兒們都盯著呢。可老太太不動聲色,把錢存到銀行。

一年年過去了,老太太也不分錢。漸漸地年事已高,大多數時間只能在家裡蹲著。老太太這時對兒孫們宣佈:只要有空到她那裡去玩、去坐會兒、談個心,不論時間長短,只要去一次,每人就可以得一百元。當然,你願意可以一天去個好幾次。

老太太的小屋裡整日是熱熱鬧鬧,笑聲不斷,兒子、孫子,女兒是絡繹不絕。要是有個頭疼腦熱的話,更是都忙著端茶倒水,老太太每天都很開心。

《安家》老嚴叔買房告訴你,老年人對子女也要留個心眼兒

且不論兒孫們的真心與否,反正老太太看到的是一張張笑臉,一聲聲噓寒問暖,這就夠了。一個人的老年生活過得一點兒也不孤單寂寞,還很滋潤。

留了心眼兒的老人晚年生活就是不一樣,有房,有錢。就算外面風雨交加,生活也是一片明媚和陽光,其樂融融。

常言說:花要半開,酒要微醺。凡事只要七八分,老年人年紀大了,已經失去得賺錢的能力,給自己留個心眼兒,對子女的愛要不勞於身,不疲於心,才是對自己老年幸福生活的保護。

《安家》老嚴叔買房告訴你,老年人對子女也要留個心眼兒

4

靜覺法師說:“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中人。”我們老年人應該看透世間的種種,不要把自己一輩子的積蓄都化在子女身上,不但滋長了子女啃老,不知道奮鬥的精神,還給自己的晚年不幸福留下了伏筆。

就像《安家》裡的老嚴叔,一輩子的錢給了兒子,以為可以兒子一起過理想的晚年生活,沒想到自己只是一個自我陶醉的夢中人。

養兒防老的思想已經不合時宜。兒女也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家庭,老年生活要想過得幸福,還得靠自己,要給自己留一筆養老金,要有一套住房,可以不大,是自己的便好。

常言不是說:金屋銀屋,不如自己的草屋。有了這兩樣東西,你的晚年生活才能夠有尊嚴地活著,才能夠過得無憂無慮,安心、坦蕩。

兒孫自有兒孫福,老人不妨多為自己打算。不要高估了子女的孝順,也別低估了人性的規則,

這世間不能直視的除了太陽就是人心。

《安家》老嚴叔買房告訴你,老年人對子女也要留個心眼兒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過早拋出自己的籌碼去檢驗人性,結局可能自己承受不起。特別是對老年人來說,懂得算計就是給自己的晚年增加福氣。

《我的前半生》裡說:沒有任何人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晚年幸福的養老生活還得靠自己,對子女也要留個心眼,一定要記得擁有兩件東西:留一點錢,夠花就好;有一所小屋,能遮風擋雨,安逸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