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辭(續)

人生在世,活得就是一場修行。活一輩子,就是修行一輩子。修行有所參悟,才能活得不那麼稀鬆散漫,不那麼糊塗糾結。雖說修行是一輩子的事,但子曰“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也給吾輩提了個醒,時間要緊,浪費不得。

生命,或者說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在揪然心作時,在恍然離神時,在黯然失魂時,在暢然開懷時,總會有一些須臾即逝的炭火星閃灼下我那顆粗糙敏感、半生半焦的玲瓏心,如銀針刺入生肉,刺痛感那麼的微弱和短暫,以至於麻癢罔罔乎不得覺察。

平素對生日毫無概念。這幾年卻著實心慌了,一直有種“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焦灼。記得早年去武漢歸元寺數羅漢,偶得一簽,印象深刻,裡面說 “歌舞昇平逢盛世,豐衣足食享太平。白駒過隙風光老,聞雞起舞恐天明。”時至今日,對著這個偈子,才有更深的感悟。二十出頭那種“人無壓力輕飄飄”早已演化為“人到三十山壓頂”。

丈夫三十而立,很多學問和事情越見越透時,很多美好卻也漸行漸遠,總想在而立年做點什麼留個念想。然唏噓治身、治學、治事一無所長,立言、立功、立德一無所成,甚至一些良好的習慣都未能養成,實在羞愧至極。於是於今年,再次提小椽筆,持柳葉刀,肆意切割自己靈肉,探究這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究竟如何如何,豈不快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