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男孩也才轉大人,誰說成長有期限?


花甲男孩也才轉大人,誰說成長有期限?


當年盧廣仲憑藉「我愛你」紅到對岸,熟悉他的人應該會知道他的另一首成名曲「魚仔」,它就是「花甲男孩轉大人」的主題曲。這部劇鄉土氣息濃厚,情節真實感人,當年一經播出大受好評,也助他首次跨界便一舉拿下金鐘影帝。


在告別式上,鄭花甲(盧廣仲飾)哽噎著說道:


「想不到阿嬤的這一口氣,把大家吹得東倒西歪。」


整部劇圍繞著鄭家阿嬤那一口氣展開。


阿嬤病危,散落各地的兒女子孫紛紛回家準備見她最後一面。


可彌留之際,她卻含著一口氣久久不肯離開。


花甲男孩也才轉大人,誰說成長有期限?


為了解決阿母最後的牽掛,鄭家兒子求神問佛,甚至相互指責,喋喋不休。


前一秒還在阿母面前跪地痛哭流涕,一轉身就為分家產的事吵得面紅耳赤。


看似體面的「大人」們就像青春期的小孩。


他們做著一件件荒唐滑稽的傻事,差點沒把阿嬤氣得從床上彈起來。


很難想象這是一群快要年過花甲的「大人」吧…


花甲男孩也才轉大人,誰說成長有期限?


成長和年齡有關係嗎?


還真不完全相干。


鄭家阿嬤的幾個兒子活到一把年紀,卻還像沒長大的小孩。


大兒子(也就是花甲爸爸)懦弱隱忍,自暴自棄。


自十幾年前因罪入獄,落得個妻子不辭而別,女兒離家出走的下場。


從此以後一直不敢面對妻女,甚至連和她們道歉的勇氣都沒有。


花甲男孩也才轉大人,誰說成長有期限?


二兒子,好大喜功,貪慕虛榮。


一門心思搞選舉,卻缺席自己小孩的成長。


一個兒子還未成年就搞大了小女生的肚子,二十歲當了爸爸;另一個兒子在妻子孕期偷吃。


花甲男孩也才轉大人,誰說成長有期限?


三兒子,不切實際,好高騖遠。


越南辦工廠一直虧錢,還覬覦阿母的遺產補坑。


做啥啥不行,吹牛第一名。連房租都快交不起,花錢還花花如流水。


花甲男孩也才轉大人,誰說成長有期限?


四兒子,逃避問題,自甘墮落。


自從自己小孩在上學路上出事故,就沉浸在悲傷與自責中一蹶不振。


儘管知道老婆和她的同事有染也不以為然,猶如一具行屍走肉。


花甲男孩也才轉大人,誰說成長有期限?


全劇用荒誕幽默的手法,把這些「大人」們的問題一個個赤裸裸地揭露出來。


但是它講的並不是關於「大人」們回首過去唏噓惆悵的懺悔錄,也不是什麼奮發圖強痛改前非的勵志故事。


它告訴我們,所謂的「大人」們其實也在成長中。


他們也有懦弱、輕狂、固執…而這些真的不僅只有年輕才犯的錯,也不是成年人不該有的劣根。


最後,幾個兒子在阿母的愛與包容下得到了自我救贖。


因為無論他們有多麼不堪,在阿母面前他們都是小孩,他們可以犯錯,可以修正,還可以成長。


告別式上,鄭花甲看著阿嬤微笑著的遺像。


花甲男孩也才轉大人,誰說成長有期限?


他說:「阿嬤,你只是在微微地笑,看著我們全家大大小小,你是在笑哪一個?


你是不是在偷偷笑我老爸,雖然沒什麼出息,但是他很善良,肚子裡是個溫柔的人。


你是不是偷偷地在笑我二叔,雖然講話很膨風,但是為了老婆孩子,他是真正有責任感。


你是在笑我三叔吧,從以前就喜歡隨便亂跑,越走越遠,害你常常要半夜爬起來接長途電話。


你是不是在笑我四叔,每天愁眉苦臉,都忘記自己有多帥,多將才。」


可惜這種愛與包容之於社會總是奢侈的。


隨著年紀增長,這個社會會對我們越來越嚴格,身邊的人告訴你「你要有大人的模樣」。


白巖松曾經說過,年輕的最大魅力就是不斷犯錯誤,而有時間去改正。


這句話看似一顆糖,青春無畏的感覺真好。


但吃著吃著,才發現這糖衣裡面全是苦藥,因為你知道等待你的是容錯率越來越低的社會。


我們漸漸變得小心翼翼,循規蹈矩。


因為「大人」應該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因為成功學告訴我們,人生關鍵就那幾步...


我更願意相信人生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成長」不是哪一個年齡段的特權。


「大人」並不是不犯錯了。


只是他漲經驗了學會避坑,這並不代表遇到新的問題他不會犯錯。


正當你用這種成長的眼光看待自己和身邊人,我們都會更容易接納自己與包容別人。


但這裡說的犯錯並不是一錯再錯。


我們需要有面對自己錯誤的勇氣,不斷犯錯,不斷修正,那才會不斷成長。


鄭家兒子們最後終於能夠面對自己的人生缺憾。


該道歉的道歉,該釋懷的釋懷,該放棄的放棄,得到了自己的成長。


我真想有一天,一個長輩跟我說:


「你看我活到一把年紀了也還在犯錯,你這個小年輕怕什麼?」


花甲男孩也才轉大人,誰說成長有期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