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方法引導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

大熊貓的小蠻腰


對於一個8歲,內向、懂事、膽小的孩子來說,引導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非常重要。

8歲的孩子屬於小學階段,已經有了很好的表達能力,個人認為,引導孩子釋放情緒可以分為兩個方面:說出來和做出來。

一是,讓孩子說出來。

我們都知道,不良情緒長期積壓在心裡,會對孩子的身體及心理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而性格相對內向膽小的孩子,有情緒更不願表達出來。

如何讓孩子說出來,就需要父母與孩子平時有良好的溝通,和親密的親子關係。

平時家長要多拿出時間陪伴孩子,這種陪伴指的是有質量的陪伴。

大人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平時會很忙,很辛苦,但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緒很煩惱,再忙也要哪怕每天拿出幾十分鐘,做到有質量的陪伴。

1.多跟孩子聊天,形成規律跟習慣,每天比如晚飯後,睡覺前等,跟孩子放鬆的聊聊天,聊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給孩子傾訴的時間和機會。

2.陪孩子一起閱讀,在讀書讀故事過程中,遇到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一起聊一聊,能觀察到孩子近期的情緒,同時讓孩子打開心扉,引導孩子把想說的話慢慢說出來。

二是,讓孩子做出來。

1.大人要抽時間陪孩子多運動,我們都知道,運動是很好的解壓方式。

引導孩子多運動,培養他的運動技能,小學的孩子,一般來說,跳繩、跑步、打球、登山……

只要是有益的運動,都可以陪孩子多參加。

2.多陪孩子做手工,做遊戲。

對於性格有些內向的孩子,有些事情不願表達,尤其是語言方面說的少,那麼家長可以通過做的方式,讓孩子的情緒有一個很好的表達渠道。

在做孩子喜歡的運動、遊戲、做手工……過程中,孩子會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物,放鬆心情,緩解釋放緊張情緒。

綜上,無論是讓孩子說出來,還是做出來,前提都是父母要保持平穩的情緒,不要著急,避免給孩子造成緊張情緒,因為有時,孩子的緊張情緒也與大人有關。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要心態平和,不要給孩子過多壓力,成年人健全的心智,會讓我們自我排解緊張情緒,而小小的孩子,沒有太多能力自我排解,所以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多觀察、分辨,幫助孩子排解煩惱,釋放情緒,有一個健康的成長模式。





小屯


情緒好比一個袋子,滿了就會溢出來。收穫的是積極情緒的話,他就釋放積極的,收穫的是消極的話,那麼釋放的就是你覺得他要改的!!

所以要求孩子管理情緒,看平時孩子周圍的情緒環境!所以孩子情緒管理需要兩大方面:

首先,家長的榜樣。好的家庭關係!也就是家庭氛圍。如果家長在家裡成天指責,不斷責罵,孩子情緒是不會好的,這時家長不改變或者不學會學習情緒管理的話,孩子是不會有所改變的,到了青春期會更厲害!

第二,正確認識情緒的存在!並解讀其背後的意義。孩子的情緒為什麼存在,一定有孩子內心的需要,我們家長要理解,並懂得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疏導,一切負面情緒都有其正面意義,請一定靜下心,聽孩子的聲音!

過段時間我們有孩子情緒管理的講座,可以關注一下


積極人生家庭教育


我是育兒領域創作者皮爹,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一起探討一下。以下是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孩子因為心智還不健全,對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差,孩子的情緒表達基本上是本能表達。孩子有情緒,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內心的真實反應,因此家長不要過於擔心。

首先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情緒。釋放情緒是緩解心理壓力的一種方式,如果情緒一直得不到釋放就會影響到身心健康,家長應該特別注意。家長要教會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乾溝,比如可以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讓孩子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充分的表達就是釋放情緒的最佳方式,避免情緒積壓,影響孩子的省心健康。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遊戲,這不僅是一種很好的親子互動方式,也有助於釋放情緒。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角色扮演遊戲、玩玩具,通過角色扮演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

還有適當的運動也是緩解和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在運動過程中,不僅身體得到鍛鍊,心情也會得到釋放。

總之,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產生情緒的根源,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能壓抑孩子的情緒。父母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是孩子最好的心靈安慰劑。

以上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


九石講故事


對父母來說,幫助孩子學會如何處理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從出生第一天開始,父母是孩子分享快樂和應對挑戰的嚮導。傳統的觀點認為,嬰兒在2歲之前不會說話或感覺太多。事實上,6個月大左右的嬰兒能感覺到恐懼或憤怒。研究表明,兒童有效管理各種情緒的能力,也被稱為自我調節,是日後學校、工作和人際關係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角色的重要性

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父母應該對嬰兒的聲音、面部表情和手勢信號靈敏地做出反應,讓嬰兒知道他們的感受是被認可和重要的。你要讓孩子知道,感情沒有對錯。悲傷、喜悅、憤怒和愛可以共存,都是孩子們體驗情感的一部分。當你幫助孩子理解他的感受時,他就更有能力去有效地管理情緒。

識別和應對情緒

憤怒、悲傷、沮喪和失望等情緒對小孩子來說是難以抗拒的。識別情緒是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告訴孩子們這些感覺是正常的。

不要害怕情緒

當孩子哭鬧發脾氣時,耐心平靜地傾聽觀察孩子的意願。當你詢問並承認孩子的感受時,這個過程傳達出一個重要的信息:情緒是有價值的和重要的。

避免抑制或批評孩子的情緒

情緒不會自動消失,而是需要以某種方式表達出來。認知孩子的強烈情感,有助於孩子學會如何應付負面情緒。當感情被最小化或被忽視時,孩子往往通過激進的言辭和行動來表達情緒,或者把它們向內心轉移,最終會使孩子感到焦慮或沮喪。

情緒表達的另一種途徑

如果你一歲半的孩子對沒收iPad感到憤怒,引導他跺跺腳,或者用一支紅蠟筆畫出他多麼生氣;當兩歲的孩子因為不能把球放進籃子裡而感到沮喪,引導他利用工具或換一種方式完成;當3歲的孩子,害怕去新的幼兒園去上課,建議事先可以和老師見面,在操場上玩耍,這樣陌生的環境就會變得熟悉起來。


育兒網



鳳146983974


調整孩子的情緒:兼顧左腦和右腦原則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人的左腦主管邏輯,是理性腦;而人的右腦主管情緒,是感性腦。主管感受情緒的右腦是進化得來,每個人生來就有。

記得兒子出生的當天,兒子嗚嗚哭,老公就“兇”孩子:”不能再哭了,再哭打你哦”。雖然老公是用調皮的語氣說的,但兒子還是撅起了小嘴,委屈極了。於是,老公就趕緊說,乖,爸爸愛你呢。

可見,一個剛出生的小朋友就能感知外界的反應,可見情緒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雖然他很小,但他能感知外界是否安全,是否和諧。

等兒子長到一歲多時,已經能夠自己走路了。所以,他時常想走到這裡看看,那裡摸摸。一次他看到我們的充電線非要去摸,我們不斷的告訴他不能摸,但孩子就是好奇。三番五次之後,他就惱了,開始伸出小手打我們,還做出那種很生氣的表情。

公公就笑著說;“你看小孩和大人一樣,都是有情緒的”。

所以,家長面對孩子表現出煩躁,易怒時,首先要接納孩子,說明孩子很健康,有正常人的情緒。其次,從腦科學的角度解釋,孩子是因為太小,左右腦還沒有發育好,也沒有平衡好,所以,才會情緒失控。

如果家長仔細去想就能明白,能夠控制情緒的人,我們稱他們為理智的人,說明他們是善於利用左腦來控制情緒。但中國的父母大多不懂心理學,所以總是用錯誤的方法來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

錯誤觀念:你厲害,我比你更厲害


一次,家裡來了很多客人,孩子和他們玩的過度興奮,不小心弄倒了水杯,褲子溼了一大片,我就想趕緊給他換下來,但他怎麼都不肯配合我。


當我很粗暴的一把拽過來,他就憤怒了,開始拳打腳踢,又哭又鬧。我把他拉到別的房間,用比他更大的聲音批評他,想制止這種無理的行為。但很小的孩子不吃這一套,哭得更大聲了,最後只能是我妥協,又好說歹說才給他換掉褲子。



心理學上講,這種處理情緒的方式會破壞孩子的感覺。下一次,他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表達心中的感受,直接發洩吧,父母比他還厲害,他慢慢就不敢了。


但不發洩吧,只能自己忍著,所以,用這種用極端的方法處理負面情緒,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

一個孩子不敢表達自己情緒的孩子,是很可悲的。他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得壓抑,很多抑鬱症的人大多都是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所以,父母要慶幸您的孩子還能發脾氣。

錯誤觀念:你發吧,什麼時候發夠了,我們再說別的

還有一些父母,看見孩子發脾氣就不管不顧,冷漠處理。這樣的方法雖然可以暫時制止住孩子的行為,但只是暫時改變了一種表象,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到孩子學會正確地應對負面情緒。

孩子的負面情緒需要表達,但是,如果父母不進行干預,孩子永遠都學不會更有效的處理情緒的方法。


那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的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呢?

《全腦教養法》中有一句話:“只用左腦或者只用右腦,就像用一隻胳膊游泳,是無法平衡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做。

第一步:蹲下來,平視孩子,說出孩子此刻的感受。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發脾氣代表情緒失控,說明他的右腦在勤奮地工作,而左腦卻在休息。所以,我們蹲下來,雙手輕輕地按著他的胳膊,看著他的眼睛,很真誠的說出他此刻的情緒。比如,你想看動畫片,但我把電視關了,所以,你現在很生氣,或者你很煩躁是嗎?當得到孩子的確認,說明孩子的右腦和左腦就開始有了聯接。


第二步:通過提問,促使孩子思考,調動左腦

當我們得到孩子的確認後,可以繼續向他提問【注意:不是解釋】,促使他動腦筋,用左腦的理智來平衡右腦失控的情緒。比如:你知道我為什麼關電視嗎?

第三步:提供多個選擇,來解決孩子的問題

當孩子開始冷靜下來後,我們再去解釋我們的行為,此時他就能聽進去一部分。之後,我們提出多個選擇,問問孩子,這些選擇中,他喜歡做什麼,我們願意陪他玩,一樣可以讓他快樂。

第四步:給孩子選擇的自由,讓他來決定玩什麼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事,自己做主能讓每一個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也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在,所以,當孩子決定要玩什麼後,父母可以耐心的陪孩子玩。

這是一個應對孩子負面情緒的有效步驟。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先處理了孩子的情緒,再處理孩子的問題,慢慢地孩子就能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一個人的能力越來越強時,他控制情緒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強了。

家長們,趕緊學起來吧。

如果您覺的有用,或者給到您啟發了,快給我點贊呦!您的支持,是我進步的最大動力!

@舒特菲拉,共同探討孩子教育,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舒特菲拉


我兒子一直是外公外婆帶著,雖然學習成績是中等,但是性格算是比較開朗,和同學之間也相處的很融洽!

兒子是二年級轉到我爸媽那邊開始上學的,那時候他是插班生,語言和其他同學有一點不一樣,所以下課很少和孩子們玩,怕別人笑他說話口音!因為我們平時在廣州工作又不在他身邊,剛開始去外公外婆家時候每天晚上哭,我爸心疼的問他:你別哭了,要不我送你回家吧(就是爺爺奶奶家)?兒子說:外公我不能回去,我媽說我奶奶得了癌症爺爺要在醫院照顧奶奶,沒有人照顧我,爸爸媽媽要賺錢!

每次晚上爸爸給我打電話就說他一個人躲被窩裡哭!當時我心如刀絞,又沒辦法!後來我每天晚飯時準時和他視頻,讓他講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剛開始他說沒同學跟他玩,我告訴他,以後你帶的零食牛奶下課了要和同學分享,玩具也是!就這樣慢慢的他開始有了朋友!到四年級時我讓他參加學校組織的藍球和足球比賽,五年級又讓他學游泳!讓他除了學習還能運動,這樣又交了朋友!

現在上初一了,每週末都得自己去補習老師家一對一補習英語,然後一個人打車回來,雖然他成績不算很好,但是能長成性格開朗,陽光,情商高的大男孩我也知足了!(圖中右一)



zengqin2018


孩子的性格跟生活環境有關係,我家孩子小時候也是這樣。我兒子小時候,我和婆婆公公,還有奶奶在一起生活,老公常年在外,在家的時間數的過來。

我們的家庭是個有愛的家庭,孩子從小在長輩們的寵愛裡長大 所以他很懂事。我是一個內向的人,包括老公,還有我的公公婆婆,我們都屬於不善言辭的人,但我們在一起生活依然是其樂融融。

記得孩子八歲的時候,在自家門口玩,一個比他大的孩子,從我家孩子跟前走過,把孩子手中的玩具奪過就跑。當時,我家孩子“哇”的一聲就哭起來。

看到孩子哭,我心疼,從門後拿起棍子跟孩子說:“太欺侮人了!敢搶我家孩子的東西,我拿棍子揍他一頓。”

孩子見狀,使勁拽著我:“媽媽,媽媽,你別去,你打不過他們的。”

“咱家還有你爺爺奶奶,老奶奶,咱家人多,不用怕!”我給孩子壯膽。

兒子一邊哭一邊說:“我爺爺奶奶,還有老奶奶都老了,他爸爸在家呢,我爸爸不在家打不過他們。萬一他爸爸把你打壞了,我就沒有媽媽了。”

“那怎麼辦呢?我們的玩具就讓他搶去了? ”我問兒子。

“媽媽,你放心,我會報仇的,但是現在不行,我打不過他,他總是欺侮人,在學校總是搶別人的東西,都不喜歡他,我會找機會的。

後來,有一天,聽別的小朋友說我家孩子在學校打架了,我有點不敢相信,我問兒子是怎麼回事,原來那個小朋友又惹他,把孩子惹急了,拿起鉛筆刀向那個孩子扎去。

被追的孩子本能的躲閃,我家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把那個淘氣的壞孩子狠狠揍了一頓,從此我家孩子就沒有受過氣。

在我的心裡,我家孩子一直是個膽小的人,因為父親不在身邊,所以從小不和人吵架,怕吃虧。

我家孩子,懂事,內向,膽小。現在已經長大成人,回憶小時候的事情,我家孩子會說:“因為父母不夠強大,所以孩子就膽小,(因為爸爸不在家,所以從不敢去招惹別人)更多的是言傳身教,身邊的環境影響著孩子。

我家孩子現在很優秀,他曾經和我說:“在外面交一個朋友很難,為了維護身邊關係,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就得管住自己的嘴,少說多做。”

我理解孩子,感覺孩子說的每句話都有一定的道理。我家人口碑好,都是屬於內向型的,但我們依然生活的很幸福。


為夢想書寫人生


我覺得引導孩子發洩出不良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玩!任何形式的玩!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去兒童樂園瘋玩,八歲的孩子可以跟父母一起去郊外,叫上朋友一起瘋跑瘋玩,在安全的情況下家長不要有任何管束,讓孩子盡情釋放。如果孩子比較內向不喜歡太激烈的遊戲,家長可以問問她想玩哪種遊戲,想和誰一起玩,家長只要陪伴就可以了。

我的孩子五歲多,曾有一段時間因為經常生病和對自己要求太高寫作業不能完美而情緒崩潰,一晚上洗手十幾次,我當時非常心痛而又不知所措,想了很久之後覺得孩子應該是太壓抑了,所以我利用週末帶她去兒童樂園瘋玩了兩天,情況一下子就改善了,但是追求完美和經常洗手需要長時間的引導,我是帶她一起看書,多跟小朋友一起玩,多經歷,多遇到情況,多跟她一起解決,慢慢孩子的接受度就提高了,覺得有些事沒什麼大不了,現在這種情況就改善很多了。

八歲的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的,首先家長要能接受,同時引導孩子接受,告訴她這沒什麼大不了,如果孩子敏感內向,告訴她這沒什麼不好,內向只是一個特點而已,並不是缺點,平時多跟孩子聊聊天,從跟她聊天的內容中家長就可以知道一些她的想法,再針對這些想法適時的引導,可以給她找找相關的故事書,看看相關的電影,多交交朋友,朋友是最好的傾訴對象,孩子再大一點有些事不願意跟家長說,但是會跟朋友分享,這也是傾訴的方式之一。

還有家長不要太焦慮,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應付很多問題,會越來越強大的!


桃子媽愛生活


【我的看法】

孩子是很情緒化的,教育的時候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孩子情緒的釋放需要奇正之道】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可是這個社會是有規則和潛規則一說的,不能隨時隨地都情緒化,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的孩子在社會上鋒芒畢露就會吃虧,而且有可能惹出亂子來,甚至由於自己情緒一時沒控制好而違反法律的底線,這樣的話就是我們做父母的最大過錯了。

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們家長可以做以下幾方面的引導:

1、引導孩子讀書,多讀古今中外控制情緒做的好的例子,也可以適當進行反例教育,這樣讓孩子知道情緒化是需要控制的;

2、家長要以身作則,遇事首先不能自己先情緒化,要控制好自己,即使孩子做錯了事也要耐心教導;

3、孩子情緒化時要及時和孩子做思想上的溝通和感情上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切不可漠視;

4、孩子情緒化控制的好時,家長要給予口頭的表揚和鼓勵,這樣孩子也會有動力繼續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化;

5、孩子情緒化導致的後果要讓他自己去承擔,這樣他下次就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了。

【結束語】

每個人的情緒都是可以控制的,千萬別認為脾氣改不了,情緒無法控制,這都是給自己找藉口,只要努力去做了就會有改變,每天一小步,日積月累就會有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