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操隊長赴日留學一去不歸,代表日本參賽,國人評價褒貶不一


中國體操隊長赴日留學一去不歸,代表日本參賽,國人評價褒貶不一

努力發展體育事業,把我們的國民鍛鍊成為身體健康精神愉快的人。

在封建社會初期,西方人稱呼我們為東亞病夫,所以建國後國家也是很注重體育的發展。但是畢竟國家剛成立,一窮二白,體育事業也是發展的極其緩慢,導致我國人才短缺,不少精英外流。在體育事業發展的初期,中國有一名體操隊長為國爭光之後選擇嫁給日本人,成為日本選手,她就是和雪梅。

建國初的體育狀況

和雪梅之所以選擇加入日本國籍,主要原因還是和當時我們的國家體育背景有關。在上世紀初,清朝政府的失敗導致國家經濟倒退了很多,而國人因為思想上的封建並不是很在意體育事業的發展,所以當時中國體育圈子選手少得可憐。

中國體操隊長赴日留學一去不歸,代表日本參賽,國人評價褒貶不一

人少是一個原因,國家的不強大是另一個原因。當時代表國家奧運事業的劉長春在參加完柏林的奧運會後,什麼援補助都沒有,連回國的錢都拿不出,只好拜託在德國的華人同胞們一人出一點錢資助自己。要知道國外的體育事業都已經很成熟了,但是還有著不少中華兒女選擇放棄國外的優質待遇選擇為國家效力。在當時國人因為重文輕武,所以外國人稱呼國人為東亞病夫,羞辱了每一箇中華兒女。

即使在國家體育事業這樣的落後的情況下,還是有人願意繼續為國家爭光。無論多麼艱難的環境都能堅持參加各項體育比賽,一切只是為了讓國家在世界面前能抬起頭來。但是也有的人選擇離開國家,去更廣闊的體育平臺發展,在這群人之中就有和雪梅。

中國體操隊長赴日留學一去不歸,代表日本參賽,國人評價褒貶不一

曾為國爭光的前體操女隊長

可能現在很多人對和雪梅比較陌生,但是在建國初她在體育界還是小有名氣的。和雪梅出生在中國麗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由於自身的體育天賦被雲南體操隊選中,一路成長為雲南隊的王牌運動員。

1989年,國家為了能在巴塞羅奧運會有個好成績,在全國各地招納種子選手進入國家隊,和雪梅也被選中了。在1992年的巴塞羅奧運會中,和雪梅憑藉出色的表演和團隊一起獲得女子團體第四名的成績,回國後國家隊提拔和雪梅為中國女子體操隊的隊長。

但是和雪梅在參加了巴塞羅奧運會後開始猶豫了,因為她看見外國的體育資源要強於國內太多太多。國外對體育事業都十分的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她認為國內很多人才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而變成平庸,

於是她開始嚮往著國外的體育生活。

中國體操隊長赴日留學一去不歸,代表日本參賽,國人評價褒貶不一

放棄國內體育選擇去日本發展

後來和雪梅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選擇了去日本九州女子大學留學。當時的日本體操事業還是比較旺盛的,和雪梅來到日本後就被日本的體操事業所吸引。日本人還是比較注重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在日本的體操運動場環遊一圈,能看到教練正在嚴格的訓練自己的隊員。日本更加的注重體操技術動作的創新,

鼓勵運動員積極思考動作的改造,讓很多天才都能充分地發揮自身才能。

不僅只是嚴格的訓練就打動了和雪梅,關鍵的是在日本很多家庭都是有著體育背景。在日本家庭裡運動員是一個比較光榮的職業,每家每戶都從小就要求孩子開始體育鍛煉,所以很多日本人有著良好的體育底子,訓練起來進步更加的迅速。

中國體操隊長赴日留學一去不歸,代表日本參賽,國人評價褒貶不一

在日本體操界也有著十分完善的制度,運動員想進入國家隊必須經過十分嚴格的選拔,只要選拔過了即使沒有任何社會背景也能進入國家隊。每個國家隊的隊員也會被國家推送到各國參加大賽,提升自己的水平。

而這一切都在吸引著和雪梅,在當時中國的體育條件的的確確給不了和雪梅想要的,於是她選擇了留在日本。和雪梅先是在日本當教練員,訓練其他的學生,後來又與日本馬拉松教練高堰崇結婚,還改名為高堰雪梅,徹徹底底投入了日本女子體操隊的懷抱,還代表日本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比賽。

中國體操隊長赴日留學一去不歸,代表日本參賽,國人評價褒貶不一

關於和雪梅,國人褒貶不一  

和雪梅的做法在當時體育界掀起了軒然大波,中國體操女隊長成了日本的隊員,這讓國人對此氣憤不已。我國和日本因為戰爭所以還一直處於敵視狀態,對於和雪梅的離開國人更是不理解和厭惡,指責和雪梅不愛國。

但是也有的人覺得和雪梅這種做法雖然不妥但是能理解,因為對於年輕人來說自己的未來是十分的重要的,沒有誰不想揚名立萬,成為體育界最璀璨的明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所以去國外另尋出路也是情理之中。而且國外的體育事業的確比建國初的祖國好,學習別人的優點,拋棄舊的想法也是中國人應該有的氣度。

在我看來體育雖然沒有國度但是運動員有。國外的體育事業的優越,的確比待在國內更加合適,吸收他人的優點強大自身也是中國人一直在做的事,

但是這不代表可以拋棄自己的國家選擇改名換姓。在國內遲緩的體育界而言,新的制度和優秀的人才也是尤為重要。

中國體操隊長赴日留學一去不歸,代表日本參賽,國人評價褒貶不一

而和雪梅在完成自己理想後卻未曾想過故土,反而留在了日本在日本成家立業,這種做法對於個人的角度而言的確無可厚非,但是在國家的角度來說這並不可取。

國家的建設需要人才,從晚清到建國初無數讀書人遠赴海外學習先進文化,然後放棄國外優良的條件回國參加科學建設。而這些前輩的事蹟吸引了無數人效仿,樹立了良好的價值觀,從國家的角度來說他們雖然有的不是中國國籍,但是他們仍然是優秀的中華兒女。

總的來說,每個人都有選擇去留的權力,我們也不強行限制任何人的選擇。不過好在國家發展到現今,無數的優秀體育人才被挖掘,國家的體育事業也不遜色於世界上的任何國家。中國也不再是其他國家眼裡的東亞病夫,這頭東方的雄獅也終於站了起來。所以和雪梅在瞭解到我們體育事業的現狀後,也許會後悔當初的決定。

往期文章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