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獨立夢想隨頁岩革命而破滅

【Oilprice網報道】 這是一場革命、一次改變。改變美國石油麵貌的頁岩行業,正朝著顛覆世界的道路前進。頁岩業首先促使美國實現了能源獨立,繼而又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能源強國。然而一場雙重災難突襲而來。現在,人們開始談論以前無法想象的事情:減產。

當德克薩斯鐵路委員會委員萊恩·西頓(Ryan Sitton)上個月提出德克薩斯和歐佩克實施聯合減產的想法時,許多人立即表示反對,包括美國石油學會(API)。

西頓對休斯敦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表示:“現在面臨的情況是病毒肆虐,人們被迫呆在家中,對石油需求造成巨大破壞,石油源源不絕,卻無處可銷,供應鏈正面臨問題。

這個問題無疑很複雜。儘管各公司都在為危機的最糟糕階段做準備,鑽井平臺閒置的速度很快,但美國石油產量仍接近去年創下的歷史紀錄。能源專家阿特·伯曼(Art Berman)昨日在推特上發佈的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和諮詢機構Labyrinth Consulting的數據顯示,美國石油儲存設施仍有充足空間。價格低於盈虧平衡水平,必須有所取捨。

最初,美國行業和政府認為,必須放棄的是歐佩克和俄羅斯。多年來,他們一直在協調控制價格。他們的工作就是再次為基準設定下限。這種對歐佩克和俄羅斯的依賴是迄今展現的最明確的信號,這表明美國並非如外界所視那樣能源獨立。

原因很簡單。正如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學者、前能源官員戴維·桑德羅(David Sandalow)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樣,“只要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石油驅動,那麼我們就會繼續承受全球石油市場起起落落的影響。”

美國去年成為原油和石油產品的淨出口國。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它仍以每天600多萬桶的速度從俄羅斯進口石油。持續的進口是不完全能源獨立的表現。也許在未來某個時期進口能降至零,無法降低至零體現了任何一個產油經濟體對國際油價的依賴。成為最大的大宗商品貿易出口國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情。價格高時境況不錯,下跌時可就糟糕了。


美國能源獨立夢想隨頁岩革命而破滅

華盛頓對最近石油事件的反應充分表明了這種依賴令人不快的本質。上週,媒體報道稱,美國石油行業已經開始針對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展開遊說攻勢,呼籲對進口石油實施制裁和徵收關稅,以促使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產油國限制產量。

如果有人認為還缺少了什麼,那麼他們是對的。美國石油業和美國總統都呼籲其他產油國限制產量,但除了萊恩·西頓的表態之外,沒有任何官方聲明表示美國將加入減產行列。這反映了一種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的心態:歐佩克通過調整產量來影響價格。歐佩克及其合作伙伴是時候付諸行動了。

對每個產油國而言,低油價都是不利的。尤其是如果油價像現在這樣低迷,這意味著每個產油國都能從減產中獲得既得利益。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考慮因素,至少從俄羅斯和沙特的角度來看,他們對此的考慮會更少。

許多人把這場油價戰爭稱為對美國頁岩油的一場戰爭。如果歐佩克+現在同意減產,而不要求美國也進行減產,那麼它實際上就將全球石油決策的權力交給了美國。儘管沙特阿拉伯可能同意,但俄羅斯可能心存疑慮。

很多地緣政治事件都與石油相關。世界是靠石油運轉的,這並不奇怪。但由於這種聯繫過於緊密,人們往往很難看清石油的終點和地緣政治的起點。所有產油國都希望油價高於目前水平。然而,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一些國家可能願意再忍受幾周的超低價格,來表明自己的立場,即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也不應該擁有對整個世界石油產量的最終決定權。

審校:丁阿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