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知道有所制約,就不會有危險

【原文】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知道有所制約,就不會有危險


【感悟】

這一章還是從“道”說起,道,無名而質樸;從原始的“道”說到君主的統治之道,統治管理天下,就要守住樸,無我無慾無為,天下萬物都會順從,就如天地之氣相合,陰陽相通,只要順其自然,不要過度干預,它就能雨露均霑,萬物生長。

接著,老子還講了萬物興起,就要產生名稱、制度、規矩,我們要有所制約、守好本份,各司其責,只要能知道這些規矩制度,並且很好的遵守它、順應它,人的一生就不會有太多危險、困難曲折;反之,假如不能知止,那麼一定會有危險、有不好的結果。

年輕人剛剛進入社會,總以為要追求個性,要彰顯自我,而不懂得循規蹈矩、順應規律,免不了會撞南牆,遭受批評指責,從而認為這個社會是不公平的、黑暗的,總以為自己遭受不公平,以至變得憤世嫉俗起來。

其實規章制度是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的,只有我們懂得有所制約,才是順應天道的,我們在一定的空間內可以發揮個性,展示能力,但是超越了度,就變成了不守規矩,無法無天,那就違背了天道。

道,就好像一切小溪小河裡的水,最終都會匯聚到長江大海一樣,我們每懂得一個道理、守一個規矩,每天成長的一點點,最終都會匯入“道”的海洋,讓人成長、讓人遠離危險、讓人變得智慧。


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知道有所制約,就不會有危險

【譯文】

“道”始終都是無名而質樸的狀態。雖然小得無法分辨,可是天下卻沒有誰能使它臣服的。諸侯君王若能遵守道的原則來治理天下,萬物將會自然歸從於他。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潤澤萬物的甘露,人們不須指使命令它,它就能自然分佈均勻。萬物興作,於是產生了各種名稱,各種名稱已經制定了,就要有所制約,明白了各自的制約,守好本位,就沒有什麼危險了。道存在於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使萬物自然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