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行業是一個人生轉行與體驗的絕好的地方

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比人更重要的嗎?在養老這個行業,人成為行業的決定因素。那麼什麼樣的人適合做養老這一行,面對這時代的變遷,

我想到了重新定義這個專業和設計職業的時候了。

一個具有想象力的職業,創業無限機遇。

從事社工工作的年輕人,對於弱勢人群的職業價值觀和倫理觀,使得這些寶貴的年輕人極具創新與學習能力,養老經紀人的出現也會帶來更多的想象力,日本在建立法律上,很多工種隨著制度的不斷改革,獲得資格也不斷變化,獲得資格的過程,有些資格已經消失。 在制度不斷成熟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會出現,有各種領域,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理由轉行到養老領域。在這個領域有資本雄厚的大企業,大客戶,大發展,同時,也有在社區,NPO法人運營的小公司。在這種亂象中,我想說在老齡化社會中,新的照護技術,方法,運行方式即將湧現,在未來的歲月中,全社會都會參與其中。

養老行業是一個人生轉行與體驗的絕好的地方

養老行業是一個人生轉行與體驗的絕好的地方,每次培訓班都能遇到以前從事其他領域的人,他們往往在一個領域有了相當的職業化經驗,在選擇養老這一行的原因,其共同的特點是,由於以往從事房地產,製造業時候的職業經驗,養老這一行,讓他們獲得更跨界的視野,在他們身上很少看到抱怨困難,幾次的轉行,對自身認知以及社會閱歷使得他們看待面對的問題更多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新職業的美好憧憬。

能夠看到人生多彩多樣,與各種各樣人遇見的地方,對比同齡人,年輕的養老人,都透著超乎一般的成熟,和她們聊天,發覺年輕不僅是美好而且還可以這樣通達,我觀察這和她們從事這一行,看到過很多人生故事,家庭的黑匣子裡裝滿的辛酸苦辣,人生形形色色,以及生命的意義有很大關係。她們遇見過的不只是電影的故事,偶爾,同學裡有年輕的男孩子來,他們的臉上多出一份關懷,憐憫的能力,真的是很有魅力的男孩子。


養老行業是一個人生轉行與體驗的絕好的地方


人生經歷可以成為工作的技能,即便工作也可以得到人生療傷,50歲左右再次創業的女院長,告訴我她生活的故事,生活中她雖然沒有人愛了,她對老人的愛和照護,而今在院裡老人家對她的依賴,她每次出差都需要給老人們請假,讓它重新找回了自信。人生就是給與的能力,當從事了一份可以給與的工作,即是事業又是人生療傷的過程。有一位醫生說她要做養老的原因是她已經煩透了和疾病打交道,她想看到一個人的變化。當專業的知識,看不到對人的改變,失望常常打擊著她的執著。而養老使他看到了全人,人的需要,以及重新開始的生活的力量。

可以使工作與自身生活結合最好的地方,一位90後說:我喜歡做養老,我們和老人們一起生活。在養老院裡的工作,區別於醫療機構,往往,工作的環境更像在家裡,而你的工作就是和使用機構的老人們一起如何相處的生活。多一次問候,每天觀察老人的起居,有時候對一位爺爺多一點講話,都能夠看出老人健康的變化。這樣的工作十分開心。在很多次培訓,我們住在養老機構裡,看到的是家一樣的工作環境。

養老行業是一個人生轉行與體驗的絕好的地方

我與養老人交往中我發現他們是最有正能量的一群人,我感受他們的溫暖與體貼,看到過他們充滿期待的眼神,聽到他們發自內心的檢討,看到過委屈的眼淚。

一位90後在暖心會上談到,“服務”這個詞與人性化的矛盾,在養老這個行業,當職業就是以人性化去支援老年人生活時,用心喜歡這個行業,卻面對複雜的顧客以冷冰冰的護理費去衡量時,年輕人流下受傷害的眼淚。

50歲的養老人,他們在經歷過生活與社會的洗禮後,對於每一位老年人背後的故事,敏感體會,家家都有事,人人都有情。體恤與同理心成為養老人這個行業的溫度計。對於家庭的重視,關懷的天性,解決矛盾的能力使他們成為這個行業人情味和服務質量的承載者。


養老行業是一個人生轉行與體驗的絕好的地方


工作的選擇對誰來說都是夢想,起初選擇了照護老年人這項工作的理由可能是各種各樣的,只有到了照護的現場,才能理解日復一日的工作,煩惱,低工資,低待遇,以及不斷面對即將離開人世的人們的現實情況。個人,家庭,社會的圖像都折射到養老服務這一行業。從事這個行業的養老人,他們敢於直面生活,在瞭解生活的真實下,擁抱生活的勇氣,他(她)們身上體現著社會的溫度和正義,是一群特別的智慧人。

養老行業是一個人生轉行與體驗的絕好的地方

養老工作複雜並且專業強,但隨著時間的節奏自然可以得到工作的精髓。用這樣的工作實現自我價值,是徹徹底底的實現“工作改變社區,社會”這一名言。這樣的時代隨著時間變化快要到了,因此,我對於養老人的未來是樂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