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补综合能源项目“生不逢时”?不,其未来可期

发展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意义重大

建设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是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提高能源供需协调能力,推动能源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减少弃风、弃光、弃水限电,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是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的重要抓手,对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电改给予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必备条件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本质上是通过用户用能需求分析,结合各分布式供能系统固有生产成本、转换效率以及外部能源交易价格信号,选择整个系统能源生产成本最低、用户用能成本最低的机组组合方式,满足用户的各类用能需求。因此,多能互补综合能源项目应具备以下基础条件:

一是系统需要建立一种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的耦合关联。目前新一轮电改鼓励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以及借助公共电网的分布式发电交易等都能为其提供此类条件;

二是要有对外部价格信号响应的反馈机制。外部价格信号意味着存在成熟的电力市场。电力市场基本原理是供大于求时电力价格便宜,而供不应求时电力价格昂贵。一方面,多能互补综合能源项目通过响应外部市场价格信号能够降低自身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响应价格信号能够帮助外部电力供求关系的平衡,促进了电力系统物理性平衡和安全。电力市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也正是我国电改的重点。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项目“生不逢时”?不,其未来可期

但目前来看,电改对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的帮助并不如大家所期那么顺利。

现阶段,对于传统电力企业来讲,虽然转型综合能源服务商已成为共识,但企业基因依然围绕能源项目的开发和运营,难以下沉到用户内部。于是,以传统电力企业为主力的能源行业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充满了对综合能源服务的困惑。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市场依然可期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是用更清洁更智慧的方式实现用能体系的高质量发展,电改正为它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虽然现在还有些困难,但是未来依然可期。

新技术正促综合能源变革

人工智能可以解决新一代电力系统运行的许多难题,包括大量负荷与新能源接入后的应对等,它将成为新一代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撑。

同样,在可再生能源消纳方面,高效、高密度、低成本、长寿命的储能应用也备受行业期待。

通过能源物联网平台,实现煤气、蒸汽、冷、热、电之间的能量生产、消费、储存和相互转换,也将推进综合能源需求响应和能源互联网增值服务。

所以,再等等,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未来可期,它在现代能源体系里也有着巨大的需求。

(中国能源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