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生命旅行

這是一場生命旅行

一路走走停停,我審視自已,許久,想到一個詞來形容,生命旅行。

十五歲那年的暑假,猶記得那是一場給我一生帶來巨大影響的旅行,父親帶我去了魔都上海,當然,這遠不是我的第一次旅行。記得從我五六歲的時候,父母在假期就會帶我去旅行,只是這是第一次目睹了這座屹立於黃浦江邊上的國際性大都市,它的發達程度令我瞠目。此後,我又到過中國許多地方,走過了中國兩百多個城市,當然,到今天,我也到過了世界上許多地方。匆匆忙忙走過了三十多個國家,那片刻的停留和一次次印象深刻的經歷使我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變成了多元化的復調式。

生命的存在,不可遏止地會旅行。旅行的生命,必然有豐富、斑斕的色彩。我從六歲起,就在父親的“逼迫”下,抄寫四大名著,雖然當時小小的我極不情願,但是可能客觀造就了我對文史的愛好,書中出現的那些地方令我神往。看書、旅行,成為我生命的一種打開方式,我想看看這個世界是不是像書裡描述的那樣。

五年前,我給大二學生開了一門課——中外建築史。說是講中外建築史,其實是以中國建築史為主。講中國建築史對我來說還是遊刃有餘的,但是外國建築史裡的那些地方我都沒有去過,總覺得講的不是那麼生動形象。於是,三年前,我忽然有種強烈的感覺,我決定開始去看看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的地方。大多數人都是忙碌的,我能擠出時間去窮遊看看這大千世界,這點來說,我是幸運的,最重要的是,我堅定地一次次收拾行囊再出發,那一瞬間就好似一個迷失的人,找到初戀的情人。每當走過一個地方,就想起了凱撒所說,“我來了,我看到,我征服”,雖沒有英雄般征服的榮光,卻滿足了自己一個個小小的願望。猶記得走進埃及金字塔的激動,在艾爾菲鐵塔下的震撼,在奈良目睹了唐宋遺風,在南半球與考拉親密接觸。凡此種種,都是物理運動的旅行。這樣的旅行,是從一個空間,到另一個空間;從一段時間,進入另一段時間。

然而,漸漸的,突然間好像又喪失了物理移動的動力,但幸運的是,當你不願再作物理運動時,生命依然可以繼續旅行。那就是,靈魂將自由地穿越時空,而不需要藉助飛機、火車、汽車輪船等任何現代交通工具。

神遊四方,心鶩八極,可能這才是這一場生命旅行的最後終點和終極方式。

本號文章均為原創。精彩文章敬請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