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全民學英語,是膚淺和片面的表現

從可能性來講,全民學英語是必要的,因為人人都有可能用得到英語。

從現實性來看,很多人是沒有必要學習英語的,因為很多一輩子可能都用不到英語。

孩子出生、讀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甚至研究生,他們的可能性(可塑性)越來越小,因此,在孩子小時候要注重孩子的英語學習。試問,你希望你的孩子從小就不學習英語,放棄從事更高級的工作、成為一個更高級的人的可能嗎?

但是,如果初中就輟學了、或者是高中沒能考入大學、或是考入了一般大學混了個畢業證然後到社會找了一份真的一輩子都不可能用到英語的工作,那就真的沒有太大必要學習英語了。

學習英語的必要性和一個人從事的職業崗位在該領域的層次直接相關。以種田為例。滿足於一畝三分地的,確實沒有必要學習英語。但要像袁隆平那樣從事農業的高級科研,離開了外語還真是不行。同樣地,學醫的人,將來就滿足做個社區醫生,也沒有太大必要學英語,但是如果你有鍾南山的志向,那就一定要學習外語。

花千芳與王思聰“是否該學英語”的爭論,都是站在各自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從長遠以及更好的發展看,王思聰贊同英語學習的觀點無疑更有利於一個人的未來發展,也更有利於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而花千芳反對英語學習,是受其自身學識和眼界所限。她自己覺得好,也並無什麼不妥。但若從更大的格局看,她顯然是目光短淺了。

站得高的人,比如任正非、馬雲、馬化騰、李開復等,都不會認為不該學習英語。任正非在央視面對面欄目組採訪時說,“你計算機不好,英語不好,將來連做工人的機會都不存在。”(請搜索央視對任正非的專訪《再窮不能窮教師》)

很多人痛恨學英語,其問題並不在於英語是否該學,而在於該如何學,因為我們的老祖宗都知道藝多不壓身。英語教學方式的低效對廣大英語學習者造成的挫敗感是全國人民痛恨英語學習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重大原因是很多確實沒有使用英語的機會,不過,很多人也沒有使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等學科的機會)。所以,改進英語教學方式,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減輕英語無效學校造成的過重負擔,讓廣大國人相對輕鬆且比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多一份技能,才是解決全國人民痛恨英語學習的根本之道。

還有人把學習英語看作是影響語文、數學、物理等學科學習的原因,這就很無厘頭了。你能保證,取消了英語,你一定能把語文、數學、物理等學科學好嗎?

還有些人以工作後用不到英語為由,認為當初不該花那麼大的精力和時間學英語。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的認知錯誤在於,把事情發展的前後倒置了。請問,小學的時候,你就確定自己將來一定使用不到英語嗎?這些人只是沒有學好英語,以至於後來想用用不上,才這樣說的。如果你把英語學得非常好,你的英語可能沒有用武之地嗎?按照這些人的思維來類推,你買菜用數學列方程計算菜錢嗎?你吃飯用化學試劑、生物實驗分析食物嗎?騎自行車時你用物理定理計算自己做的功嗎?既然現在用不到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了,那你當初是不是也不該花那麼大的精力和時間學習這些學科呢?

與其爭辯外語是否該全民學,不如自己好好規劃下自己的人生髮展。未來的發展越來越快,智能化越來越高,當下的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自己多學點知識和技能,多點適應競爭的能力。如果你能認識到這一點,你就不會有不該學英語的念頭了。

反對全民學英語,是膚淺和片面的表現

芯片裡,寫滿了英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