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成為輸入型病例重災區,這個口岸究竟有何來歷

引言

4月8日凌晨,封城長達76天的武漢終於解除了封閉狀態,按下"重啟鍵",離漢通道相繼打開,重新與外界連接,沉寂已久的公路再一次恢復了以往的川流不息,這一消息也在第一時間登上了各大媒體的熱搜榜。作為此次新冠疫情的"震中",武漢人民經過頑強奮戰,在全國盡力支援下,終於打贏了疫情防控的阻擊戰。所以武漢解封,事實上標誌著肆虐歷時將近三個月的本土疫情得到了順利控制,這大概也是今年春天姍姍來遲的最好消息了。

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成為輸入型病例重災區,這個口岸究竟有何來歷

然而,一座遠在東北黑龍江地區的邊陲小鎮,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由於國際新冠病毒局勢愈加嚴峻,俄羅斯確診人數也在不斷攀升。而在航班大多關閉的情況下,有不少在俄華人選擇從陸地口岸回國,致黑龍江輸入型病例大幅增加。據黑龍江衛健委通報,4月7日0時至24時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5例,均為中國籍,從俄羅斯輸入,路線為莫斯科-符拉迪沃斯託克-綏芬河;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86例,均為中國籍,從俄羅斯輸入,其中85例路線為莫斯科-符拉迪沃斯託克-綏芬河,1例為往返於黑龍江省和濱海邊疆區烏蘇里斯克的貨運司機。截至目前,通過莫斯科-符拉迪沃斯託克-綏芬河路線輸入黑龍江省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累計達84例,均為中國籍。

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成為輸入型病例重災區,這個口岸究竟有何來歷

由於中俄往來通道大多以航空與亞歐大陸橋為主,而此次疫情導致上述通道關閉,所以在俄中國公民只能通過這些邊境口岸回國。這些公民不僅給中國當前仍然繁重的防疫任務帶來嚴重的壓力,此外據政府的公告,許多疑似和確診病例均在綏芬河境內醫院接受隔離與治療,也給綏芬河這座小城的醫療能力帶來極大的考驗。

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成為輸入型病例重災區,這個口岸究竟有何來歷

鑑於此,中國駐符拉迪沃斯託克總領事館此前已連續發佈提醒。近日總領館再次強烈提醒相關中國公民充分考慮疫情形勢,特別是莫斯科—符拉迪沃斯託克—綏芬河路線存在的巨大感染風險,切勿嘗試經由綏芬河等陸路口岸回國,切勿貿然來到濱海邊疆區。

那麼綏芬河口岸是怎樣形成的,它在中俄關系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綏芬河納入中國政府管轄的時間很早,在唐代其隸屬渤海國率賓府華州,到了明代隸屬奴爾幹都指揮使司率賓江衛。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綏芬河還是中國的內疆地區。

近代

但是1860年,俄國迫使清政府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吞併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4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由此使綏芬河地區開始與俄國接壤,所以綏芬河一帶也就順理成章成為了一個通商口岸。原居住在雙城子、海參崴一帶的中國居民,不堪忍受俄國當局的欺凌,陸續遷回國內,其中一部分人在今綏芬河市建華村一帶定居下來,形成一個屯落,成為綏芬河地區近代首批居民。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皇俄國為攫取中國東北資源,修建了一條中東鐵路。1903年,中東鐵路通車後,以中東鐵路為紐帶,綏芬河曾與海參崴、哈爾濱得到過同步的發展。當時來自俄、日、朝、英、法、意、美等18個國家的使節齊至,商賈雲集,帶來了歐洲的商品、文化和建築,這也是綏芬河市的輝煌時刻。

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成為輸入型病例重災區,這個口岸究竟有何來歷

建國後

綏芬河口岸的興衰則收到了中蘇兩國關係的影響。 1978年以前。這一時期中蘇兩國經貿關係由於國情原因,一是以國家間貿易為主, 地方邊境貿易居輔助地位。地方貿易按指令性計劃進行, 這種體制完全排除市場機制的作用, 抑制了兩國經濟貿易的積極性,再加上中蘇交惡,所以這一時期的邊境貿易並不活躍,所以這時的綏芬河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口岸。

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成為輸入型病例重災區,這個口岸究竟有何來歷

改革開放後

隨著政策的調整以及中俄(中蘇)關係的正常化,兩國之間的貿易量逐年增加,於是綏芬河口岸再次迎來了發展的契機。1992年國務院批准其為中國首批沿邊擴大開放城市。1999年6月,經中俄兩國政府外交換文,設立綏芬河中俄互市貿易區。在2012年,中俄兩國又重新修築聯通公路,以提高運貨能力。

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成為輸入型病例重災區,這個口岸究竟有何來歷

現如今,綏芬河口岸已經不止於俄羅斯,同時也是中國參與東北亞多邊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窗口"和"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