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上周我们与大家分享了《 》 一文,这次是一些新发现。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夏洛特·麦格劳上尉(via Capturing the WAC)

夏洛特·麦格劳上尉(Captain Charlotte T. McGraw),1915年出生于德克萨斯州,同年时代与父母居住在阿比林,曾就读于哈丁-西蒙斯大学与德克萨斯州西南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麦格劳前往好莱坞,立志成为专业摄影师。后加入美军女子军队辅助兵团(Women's Army Auxiliary Corps,WAAC),1942年7月赴得梅因堡瓦萨克培训区训练,并成为培训区的官方摄影师,主要工作是为WAAC主任办公室提供招聘和宣传目的的照片。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夏洛特·麦格劳上尉作品(via Capturing the WAC)

1943年被任命为华盛顿特区WAAC总部官方摄影师,随后被委派至北非战区,拍摄记录在海外服务的WAAC。她的任务十分明确:(1)记录高级将领对WAAC的态度;(2)证明军队正受到WAAC的照顾;(3)提供证据证明海外职责具有冒险性,趣味性,以及良好的机遇和丰富的经验;(4)说服战地记者撰写关于WAAC的正面故事。

这些直白的宣传要求也非常直接地映射到麦格劳的摄影作品当中,在那些精心摆布的场景中,观者甚至会忘记这是出自战地的影像。虽然这种带有强烈政治诉求的创作要求颇有几分红色影像的意味,但就最终作品而言,还是多了一些“自由散漫”的人情味。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1945年6月16日至1945年9月期间,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受委派前往太平洋地区执行任务,期间在中国重庆与昆明等地停留十天。这次任务要求麦格劳上尉拍摄一般官员和WAC(Women's Army Corps)成员的照片,通过与当地教育工作者和政府官员拍摄WAC照片来促进善意,并在国外拍摄女性住宿的“家常”品质。此外,麦格劳船长还要拍摄来自各个组织的女性形象,如美国红十字会和青年妇女基督教协会,她们一起工作,并展示WAC与男性士兵和水手一起工作和社交。最后,麦格劳船长将根据他们的宗教信仰提供一系列WAC照片。因此,在太平洋和中国拍摄的照片背面,注意到了主题的宗教信仰。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在战时相对艰苦的条件下,麦格劳上尉的工作效率高得惊人。在北非的48天中,她与同事处理了五千多张照片。而由于WAAC的工作优先级低于战争部门,麦格劳在华期间白天要奔波于WAAC成员工作的各支队伍,晚上则要在战争部门下班后借用其设备熬夜冲洗她的胶片。在1942年7月到1946年8月,夏洛特·麦格劳上尉服役期间,她向战争部公共事务局提供了超过七万三千张照片。向招聘办公室,军队和家乡出版物发放了超过3.5万份照片。她的照片发表在“纽约时报”,“纽约先驱论坛报”和国际新闻专题中,并被美联社和联合新闻部门使用。她的照片还用于招募海报,讲义和信息小册子以及时代最流行的杂志,如《时代》等。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战后,麦格劳上尉约有几十箱的遗存藏于弗吉尼亚州的U.S. Army Women's Museum,其中包括超过5000张照片。而我们有幸在2019春拍征集中发现了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期间拍摄的底片一组(159张)。但是在这些影像中鲜见WAC成员甚至美军的身影,而是以更为平实的视角捕捉重庆、昆明街头中国民众的生活日常及环境。对比麦格劳上尉所发表的WAAC/WAC经典影像来说,这组其短暂停留中国期间所拍摄的底片,像是工作期间不经意的游离出神,跳脱于条例之外的随性之举——没有了摆布与引导,一切都是直接自然的,无论开怀与神伤。更为独特的是,麦格劳上尉赴华的时间恰在抗战尾声,胜利到来之时。我们得以通过她这些珍贵的影像切实地感受到战争的阴霾开始消散之后,西南军民的精神面貌——这无疑是令人动容的一瞥。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游离的佳作——夏洛特·麦格劳上尉在华影像

*文中图片,除标注外皆出自华辰影像2019春拍拍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参考文献:Capturing the Women's Army Corps (ISBN 97808263534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