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十大為官之道被譽為居官治民的最高法則

曾國藩的十大為官之道被譽為居官治民的最高法則

曾國藩,是清朝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被並稱為“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他也是湘軍之父,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率者。曾國藩一生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在文學、軍事、學術思想等方面都有極高的成就,是晚清道光、咸豐、同治年間政治、軍事、文化上極有影響的代表人物。有人說,如果以人物斷代的話,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後一人、近代歷史上的第一人。 "梁啟超曾這樣評價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毛澤東也曾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對曾國藩更是頂禮膜拜,認為其為人之道,“足為吾人之師資”,“其著作為任何政治家所必讀”,他還將《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終生拜讀不輟。徐中約則在《中國近代史》中這樣評價他:“曾國藩的政治家風度、品格及個人修養很少有人能予匹敵。他或許是十九世紀中國最受人敬仰、最偉大的學者型官員。”下面總結了曾國藩宦海沉浮幾十年的為官處世之道,非常值得我們反思學習。

一、英才:每個時期都有諸葛亮

英才。“世不患無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適用也。”這句話非常重要。每一個時期都有諸葛亮,只是找不到劉備;每一個時期也都有千里馬,只是找不到伯樂。因此我們要知道,隨時隨地都有才可用,只是我們沒有識出他們,沒有請教他們,不會善用他們,所以才造成他們好像不存在一樣。

二、勤敬:站在百姓立場看問題


勤敬。“勤”是勤勞,“敬”是看重。“為治首務愛民”,“愛民”不是順應民意,我們現在兩岸都在談要順應民意,西方人也說老百姓最喜歡什麼,他自己最知道,真的是這樣嗎?我不相信,老百姓實際上大多都是糊里糊塗的,他怎麼知道他要什麼?不要假借這個名義行事。“愛民”應該是說“我站在你的立場,我替你考慮,我來照顧你,如果有你不懂的,我還要教訓你,直到你懂為止”,這樣才叫“愛民”。

三、詭道:可多變,但不可耍詐


詭道。《孫子兵法》裡有句名言:兵者,詭道也。這裡的“詭”不是詭詐,不是奸詐,也不是陰謀耍詐,而是多變的意思。行軍作戰只能多變化,而不能耍詐。一般人認為“詭”就是詐,其實不是,所以“兵不厭詐”這句話也是有問題的,應該是“兵不厭詭”才對。詭道是變化多端的,所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讓對方想象不到,讓對方掌控不了,這都可以,但是耍陰謀就不可以。以前打仗就是用什麼方法出其不意都行,但就是不能偷襲對方,不能放冷箭,這些絕對不允許。

四、久戰:勝負關鍵在於士氣


久戰。其實戰爭往往要持久一點才能知道最終勝負,一開始贏的一方,最後卻經常是輸的一方。不知大家是否想過曾國藩為什麼每次帶兵出戰都會輸,而且《三國演義》中曹操帶兵出戰,也是輸;孫權帶兵出戰,快沒命了;劉備帶兵出戰,同樣是慘敗。為什麼?老天是不會讓這些人帶兵出戰勝利的。大家想想看,如果皇帝或者大將帶兵打仗都勝,那以後下面的大將或者普通將領就都慘了,肯定一輸就得斬,因為上面會說“我出去打仗都贏,你怎麼輸?”因此老天就讓這些皇帝、大將帶兵出去打仗都輸得很慘,這樣他們才會想“不是隻有你會輸,我也輸過”,他也就會刀下留情了,所以這其實是上天的美德。曾國藩自己帶兵出去打輸了,他才會愛護下面的將領,才會安撫廣大士兵,他如果自己總打勝仗,那他下面的人就會很悽慘,“你們非贏不可”,可是天下哪有“只贏不輸”的呢?

五、廩實:奢侈只會敗家亡國


廩實。“廩”就是倉庫的意思,“廩實”就是倉庫裡的糧食要充實,要讓老百姓有飯吃,民生才是根本。“由儉入奢易,由奢返簡難。”我們現在要過好生活是很容易的,由吃得不好到吃得好的轉變也很容易。我們這一代人是最有資格說這些話的,因為我們小時候沒有一家是富有的。我們都買不起皮鞋,有木屐穿,自己就要偷笑了。我自己上山砍過柴,在家裡每天早上也都是我生火,就趴在地上“呼、呼、呼”,一個勁兒地吹,可經常會遇到火就是燒不起來的情況。我那時候只會做一道菜,叫作高麗菜,因為高麗菜便宜,洗菜、切菜、炒菜,這些我全都做過。我還要自己到井裡去提水,像這些事我都做過。我們那時候住的都是那種日本式的房子,腳稍微踩重一點,就會陷下去,因為下面就是一個洞。後來生活才慢慢好起來。

六、峻法:不以人情違背法令


峻法。曾國藩曾經有一個外號叫“曾剃頭”,可謂惡名昭彰,這說明別人認為他這個人很兇狠。他自己則表示很冤枉:“我是個讀書人,我哪裡願意這樣呢?可是沒有辦法,非要嚴刑峻法不可。”“社會風氣敗壞,人人不安分,必須要嚴刑峻法。立法不難,行法為難。”

七、外王:自立自強令人敬畏


外王。“外王”的意思是你只修自己是沒有用的,獨善其身有什麼用呢?你一定要讓跟你在一起的人都能感覺到,他跟你在一起能受益,對他有好處,他很歡迎你,這才叫“外王”。

“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強,不在裝模作樣。”“敬畏”不是恐懼害怕,而是尊敬。千萬不要裝模作樣,因為沒必要,也沒有用,一定要讓別人發自內心地敬重自己。“臨難有不屈撓之節,臨財有不沾染之廉,此威信也。”曾國藩談的都是一些最根本的問題。如果看到財就心動,那就很危險。

八、忠疑:只需做好該做的事


忠疑。“忠”就是一心一意,“疑”就是疑神疑鬼。這兩點都是你要拷問自己的,“你對人是忠還是疑?”“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即君子之道。”我應該做的,我會破除萬難,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做。


九、荷道:少作誤人害己之文


荷道。“荷”就是負荷。“文章之道,以氣象光明俊偉為最難而可貴。”這句話很重要,尤其是對於我們當今社會。

十、廉矩:廉潔之風使國家興盛

廉矩。“廉潔之風使國家興盛,腐敗風氣,使國家衰亡。”一直到現在依然還是這樣。貪汙腐敗是很可怕的,為什麼?因為它會使很多人走歪路,而不走正道;它會使很多人不努力,而總想投機取巧,總是想盡辦法送禮走後門,這樣整個社會肯定就亂了。“賢者恆無以自存,不賢者志滿氣得。”大家想想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不是經常會看到這種情形?這其實就是“反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