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竹紡織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鳳竹紡織(600493)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報告期,公司仍以智能環保、節能減排為科技創新方向,積極推動老廠技術改造,實現產業升級,同時仍堅持加強制度完善、生產精細化、嚴控費用等,使得經營業績目標平穩實現,具體

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在生產管控方面,公司進一步淘汰落後產能,引進先進的低浴比智能設備,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品質,同時降低能耗;公司加強吸收專業人才,不斷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提高核心業務的

競爭力;公司進一步加強生產現場管理,不斷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通過各種途徑調動

生產員工積極性,保質保量完成公司交給的生產任務。

在市場營銷方面,公司秉承以“專注細節,成就完美”的品牌理念,以“努力為顧客提供更滿意的產品”的質量方針,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努力奉獻完美品質和服務。一方面,公司積極參

加國內外各種紡織面料展和行業交流考察,加強新開發產品的市場推介,提高面料品牌知名度,努力拓展新客戶,提高市場佔有率,同時優化產品結構,增加高附加值產品比例,不斷拓展品牌

客戶;另一方面,公司加強鞏固原有客戶群,認真做好原有客戶的關係維護,確保經營目標的實

現;同時加強與上下游的聯繫,根據需求信息和流行趨勢,通過訂單模式掌握產量和庫存,提高

高檔次、高品質、功能性、環保性面料業務的比重,強化產品的適銷性和贏利能力。

在子公司管理方面,公司進一步加強江西鳳竹棉紡公司的生產管理,規範業務流程和審批程序,明確崗位職責,通過科學配棉,降低原材料成本;通過加強生產管理,技術改造及提升,降

低生產過程中的消耗,提高棉紗質量;通過開發新產品、新客戶促進銷售。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合併實現營業收入102,358.16萬元,同比增加1.87%,收入略有增長。公司實現營業利潤人民幣3,968.21萬元,較去年同期4,396.83萬元減少9.75%,主要原因一是母公

司出口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期間費用的增加;二是江西子公司營業利潤較同期減少。公司實現淨利潤2595.36萬元,同比減少15.19%,主要系營業利潤的減少。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168,837.44萬元,較期初增加22.98%,總資產的增加主要系安東新廠的投建。公司淨資產74,295.73萬元,較期初增加3.32%。淨資產的增加主要原因是淨利潤增加及分紅的影響。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2019年,世界正處百年之未有大變局,受貿易爭端、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國際需求低迷,經濟發展的複雜性、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前所未有。中國紡織行業仍在“一帶一路、產業協作、科技創新、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等新時代關鍵詞的引領下,在穩增長、穩預期中依然發揮了積極作用,未來仍將面臨格局的重新調整和新時代背景下的多重影響。具體如下:

1、國際格局的變化:作為世界紡織大國,中國紡織行業已形成完備的產業體系,“衣被天下”,近年來行業作為“一帶一路”的積極參與者,利用國際資源的方式開始由“產品走出去”、“產能走出去”向“資本走出去”、“品牌走出去”延展,成為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力量;大量優秀消費品牌開始登上國際舞臺,大大提高了中國時尚話語權,中國行業平臺的國際影響力和輻射力也顯著增強。未來,在國家“一帶一路”的號召下,中國紡織行業仍將不斷深化全球化戰略思想,加大國際市場佈局。當然,發達國家技術研發和品牌優勢、貿易保護以及越南、印度、孟加拉等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經濟的群體性崛起,使得分工格局和貿易格局發生改變;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的雙重擠壓對中國紡織行業的國際化戰略仍有阻礙。

2、標準化的推進:2015年3月11日,國務院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國發[2015]13號),吹響了全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的集結號。紡織標準化是我國工業與通信業標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全面啟動和參與了整個改革進程。2019年5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以2019年第16號公告發布行業標準266項,其中紡織行業標準44項。2019年11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准發佈《鉻鹽汙染場地處理方法》等311項行業標準,其中紡織行業標準30項。未來,預計國家標準改革與標準國際化的進程還將不斷推近。

3、技術創新:世界經濟正加快構建在信息基礎設施之上,全球生產和生活方式、創新和發展範式向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深度轉變,這要求企業必須加快智能轉型,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更好應用於業務中。隨著高端智能製造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中國紡織業也將面臨技術改造和智能製造的挑戰,平衡好傳承與創新至關重要。未來,中國紡織行業也將以技術為主導,以數據為基礎,迎接新一輪的優勢劣汰。

4、綠色環保:隨著可持續發展成為共識,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隨著“綠色製造”、清潔生產、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等先進技術在行業中的推廣與應用,“綠色製造”已成為近年來產業變革的核心之一,許多龍頭企業在節能減排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來中國紡織行業仍將加快推動綠色化,引導企業淘汰落後產能,發展清潔生產,構建起技術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打造綠色製造體系。

5、大品牌消費升級:隨著新時代消費理念的變化,中國紡織行業市場的集中化程度可能會不斷提升,大品牌和消費升級趨勢漸顯。未來,中國紡織行業應發掘根植於實體經濟的優秀自主品牌,特別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三品”戰略逐步推進的大背景下,構建完善的品牌消費平臺,並適時構建品牌消費資源數據庫。

6、此外中美貿易摩擦的常態化、原材料等成本波動等壓力仍存,加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給紡織企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也將使企業在疫情結束後一段時間內面臨外貿訂單波動等諸多不確定性。鑑於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已達成,有益於改善我國外貿環境與市場預期,減輕出口企業壓力;且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家已開始出臺各種扶持政策,幫助企業逐步緩解經營壓力;加上近年來中國紡織行業抵禦風險的韌性日益增強,中國紡織行業向好的基礎不會改變。

(二)公司發展戰略

2020年,公司將繼續立足於針織印染主業,匠心打造優質面料產品,同時秉著新時代產業轉型升級理念,穩步向智能化、綠色化和高端化製造發展,加快創新升級,利用智能、綠色技術,建造一個現代化的新型印染工廠,將傳統印染行業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成為印染行業的標杆。

1、把握國際局勢動態、行業發展趨勢,加強宏觀戰略意識,做好前瞻性判斷,保持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

2、在法人治理方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優化制度建設和工作流程,為公司發展戰略的實現創造良好管理環境;

3、在生產質量方面:繼續完善生產質量管理制度,規範落實生產細節,從嚴管控產品質量。生產運營上,加強現場管理,加強對安全生產、環保等風險點的監控,同時做好能源管理工作,實現節能降耗目標;加強產品質量流程管理,保證產品的合格率,做好產品質量服務;

4、在市場營銷方面:堅持品牌經營,提高面料品牌知名度;加強產品價格管理,完善產品價格核算體系和執行力度,實現與市場環境變化同步動態管理;加快新市場培育,加快培育校服面料市場,形成校服、童裝及其他面料三足鼎立形態,與老客戶形成長期穩定關係,同時積極開拓新客戶;提升海外市場份額,加強對海外市場的開拓,以重點大客戶為公司出口業務的主要增長點,同時開發具有較大增長潛力的海外客戶,提高公司出口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加強上下游產業信息互通,根據市場需求信息和變動趨勢,調整市場策略,持續優化產品結構,以應對市場變化,同時不斷完善和創新營銷模式,建立多層次的銷售渠道

5、在技術研發方面:加強新產品開發,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保持技術投入持續增長;豐富技術創新手段,推動與行業研究機構的技術合作項目;持續淘汰落後設備,引進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設備,通過設備改造和更新換代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引進國際先進經驗,改進生產工藝,規範生產流程,同時做好檢驗檢測、品質認證與國際標準接軌等;積極申報國家及省市技術創新項目,積極參與國家、行業、團體等技術標準制定工作;

6、在綠色環保方面:嚴格履行國家各項環保政策,持續加大環保設施投入,採用治汙減汙、節能降耗技術,推行清潔工藝生產流程和廢水回收利用,使汙水處理等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國家頒佈的環保標準;

7、在財務管理方面:加強成本控制,做好節能降耗,控制水、電、汽、染料、物料的消耗;加強費用控制;加強對外投融資管理,繼續保持與多家銀行的合作,開闢多種融資渠道,如銀行貸款、融資租賃貸款等,降低投資風險和資金成本;加緊應收賬款回籠,保持現金流的穩定健康,保證公司的日常資金需求;加強重大資產項目風險管理;利用金融工具降低外部影響,防控匯兌等金融風險;

8、在人力文化建設方面: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全員勞動效率;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建立穩定和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增強企業正能量,充分調動和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重視員工利益,形成同心同德、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加強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力度,提升公司整體專業技能水平,加大對員工的文化和技術培訓力度;改善員工工作和生活環境,充分調動和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優化公司薪資結構,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方法,鼓勵員工積極創造價值;

9、在項目建設方面:加強新建項目的管理(特別是安東新廠項目的建設推進工作),從全流程進行監控,防控各方面風險,確保項目有序進行、儘早完工投產。

(三)經營計劃

2020年公司將積極維護現有經營成果,積極拓展各項業務,提升市場佔有率;以品種新、質量高、服務優、成本低、交期準為專業基礎;以客戶為中心,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縮短產品交期;加強中高端產品創新研發,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推進設備升級換代,加強能源管理,降低生產成本;緊盯棉花價格相關信息、積極爭取棉花配額,降低採購成本,設定合理的用棉、配棉結構,減少國內外棉價差對公司產品成本和競爭力的影響;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外部挑戰,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努力減少各種不利因素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積極推進新建項目進展,嚴控項目風險。

2020年公司的經營目標為營業收入11億、營業成本9億。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1、國際形勢:報告期國際市場環境較為嚴峻複雜,如中美貿易摩擦、日韓貿易戰、印巴衝突、英國“脫歐”、新加坡經濟下滑、美國同全世界打貿易戰等等,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國際需求低迷,經濟發展的複雜性、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前所未有;加上年初突如其來在國內及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2020年公司仍可能面臨國際形勢的諸多不確定性對市場環境可能帶來的影響。

2、棉花價格:報告期受中美貿易戰等的影響,棉價也一樣的一波三折,328棉價指數從年初15369元/噸漲到4月23日的15706元/噸,後一路降到10月3日12598元/噸,再漲到12月31日13369元/噸;527棉價指數從年初14400元/噸漲到4月24日的14766元/噸,再一路降到10月8日11616元/噸,再漲到12月31日的12387元/噸;229棉價指數從年初15839元/噸漲到4月23日的16119元/噸,再一路降到10月4日的12593元/噸,再漲到12月31日的13707元/噸。2020年公司仍可能面臨“國內外棉價差價波動”和“原材料成本波動”的不確定性對面料成本可能帶來的風險。

3、人民幣匯率:報告期受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出現較大波動,未來波動的不確定性依舊較大,2020年公司仍可能面臨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出口貿易和收益水平等的影響。

4、環保壓力: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的進一步強化以及政策的不確定性,2020年公司仍將面臨較大的環境監管壓力。

5、此外,由於公司新建項目的增加,2020年可能還將面臨投資管控風險以及財務費用增加的風險。

為此公司關注全球經濟形勢和國內經濟政策,時刻做好應對準備;將緊盯棉花價格相關信息、加大爭取棉花配額力度,降低採購成本,設定合理的用棉、配棉結構,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競爭力;從市場需求變化入手,充分挖掘公司潛力,加強市場的開發和培育,不斷完善和創新營銷模式,建立多層次的銷售渠道;持續關注人民幣匯率走勢,充分利用各種金融工具來降低人民幣波動對利潤的影響;繼續加大綠色技術研發,保持環保指標達標;繼續保持與多家銀行的合作、開闢多種融資渠道,來保證公司的資金需求,降低融資成本;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建立穩定和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優化用工成本;做好檢驗檢測、品質認證等與國際標準接軌等;加強新建項目風險管控等。因維持當前業務並完成在建投資項目公司所需資金需求計劃: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貫徹新時代創新發展理念,近年來一直專注於產業創新升級,遵循智能化、綠色化理念,以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重新規劃,聯合國內外知名科研設計院、供應商和系統集成商,全面

引進國內外先進高端裝備、技術和工藝,建立貫穿式、系統性的智能化、綠色化管理模式,同時

通過產品研發和工藝創新,有效提高染色質量,提升品牌影響力,保證產品品質,同時降低生產

過程中水、電、汽、染化料的消耗,實現節能減排效果。報告期內體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內

容如下:

1、科技項目完成情況(省級)

公司開發“大麻混紡針織面料開發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申報2019年度省級技術創新重大項目並通過審核,處於項目跟蹤管理工作階段。大麻纖維是一種天然綠色原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紫外和吸聲波等優點,但是因其抱合力差,導致紡織染整加工困難,目前尚沒有大規模推廣應用。本項目以大麻纖維為主要原料,以其熱溼舒適性與抗菌性功能為導向,通過建立人體—面料—環境熱溼舒適性模型與分析,大麻抗菌機理研究等工作,為大麻混紡針織面料的開發提供理論基礎;通過各種纖維的最佳配伍理論,合理確定各組分纖維的品種、長度、細度和混紡比例,為提高混合纖維的可紡性提供依據,為針織面料的物理機械性能和功能性提供保障;通過合理制定前處理工藝,優選染化料和優化染色工藝,在保證染整效果和功能性的基礎上,減低化學藥品的應用,降低能耗,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項目開發的針織內衣面料具有優良的熱溼舒適性與抗菌性。項目對減緩棉花的供需矛盾,促進我國紡織原料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項目已完成中試,處於推廣階段。

2、新廠裝備系統升級情況

公司新廠項目正引進多項智能、綠色高端裝備系統,包括產線聯動智能立體倉儲物流系統、BIM三維仿真模型技術應用系統、中控自動化控制系統、自動加料系統、自動包裝過磅分揀系統、能源消費自動採集系統、汙水自動加藥系統、廢水廢氣餘熱回收控制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設施等。其中:智能立體倉儲物流系統主要通過系統調度機器人、機械手,對光坯、毛坯出入庫及轉運實行數字管理,確保每一匹布在對應的信息軌道上運行,實現自動化實時控制,同時可節約近50%人力,大大提升倉儲物流效率;BIM三維仿真模型技術應用能夠在施工前發現不同施工面管線碰撞、設計細節不合理等問題,實現施工可視化。建成後還能嵌入安防、消防、能源管理和生產工藝數據等,實現數字化管理。中控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將染機、自動加料系統等通過網絡化組成一個龐大的綜合系統,進而實現對印染的全方位生產控制和管理,減少人工干預因素,降低生產

出錯率,保證產品品質的穩定性,有效提高生產直通車率,為最終實現盲染目標打下基礎;自動

加料系統按照電腦自動生成的染料配方,自動稱量、自動溶解、自動輸送、自動沖洗管道,將染

料助劑準確及時地輸送至目標染機,實現高精度自動加料;汙水自動加藥系統以COD30mg/L的標準進行設計,遠優於國內汙水排放標準,同時配套反滲透膜回用技術的中水回用系統,汙水處理回用率達到50%,實現綠色生產。

3、產品工藝研發情況

在產品工藝技術不斷優化的基礎上,通過前期的資料收集、開發方向確定、開發計劃制定、原料選定、面料設計、織造染整加工等,公司2019年度完成了以下主要系列面料的開發工作:

3.1大麻色紡紗面料系列:選用棉/大麻、棉/竹纖維/大麻混紡紗色紗,不需染色,生態環保,布面具有麻類織物的外觀效果,且穿著更加的舒適柔軟;具有天然、持久的優異抑菌功能,同時擁有吸溼透氣、抗紫外線效果。適用於時尚休閒、保健類針織服裝面料。

3.2微孔滌綸面料系列:選用微孔纖維/棉纖維混紡織造,特殊處理開孔染色,使纖維由表及裡形成大量的微孔,纖維表面積成倍增加,表面摩擦係數提高,使得微孔面料具有卓越的吸溼排汗功能和優良的抗起球性能,且擁有著類似天然纖維自然的觸感和穿著舒適性。適用於休閒、運動類面料。

3.3天絲棉面料系列:選用一種類似天絲的可回收纖維與棉不同比例的混紡紗進行織造。兩種原料在外觀、性能等方面都有著不同的風格,使其既表現出天絲的柔美手感、獨特的觸感和風格,又保留了棉的蓬鬆柔和感和舒適性,同時該面料可回收,可反覆使用,生態環保,適用於內衣類服裝面料。

3.4賽得利粘膠面料系列:選用生態、環保性纖維素纖維進行設計。面料表面光潔,毛羽少,抗起毛球性能提升,頂破強力及耐磨性更高,服飾耐穿舒適,應用範圍更高;染色更穩定,批次色差小,顏色鮮豔。超柔手感,改善面料的親膚感,多應用於針織類的高檔內衣及家居服裝面料。

3.5再生滌綸面料系列:對人們日常消費所產生的大量廢棄塑料製品的重複回收利用,比常規制程生產滌綸面料節省近80%的能源,從而可以大大減少石油的使用量,數據顯示每噸再生滌綸紗線可以節約1噸石油、6噸水,有效地擺脫對石油資源的過度依賴,起到了良好的環保節能作用。

3.6溫控針織面料系列:選用高品質精梳棉紗,通過織造,染色和溫控功能整理工藝處理而成。溫控面料通過動態水分的控制,對人體起到積極的溫度調節作用,當外界環境溫度變化時,面料中的水分蒸發或轉為固態,吸收或釋放熱量,從而減少外界環境溫度對人體的影響,讓人體不會因為外界天氣突然變化,而到忽冷忽熱,可對人的身體健康起到保護作用,適用於內衣、家居類面料。

3.7綠色環保型免皂洗活性染色創新技術開發及產業:本項目新工藝突破傳統活性染色後處理需過酸、95℃高溫皂洗、工藝能耗大的缺陷,開發了後處理免皂洗,利用工藝的互補性、相容性,以70℃低溫熱洗後出布,工藝全程減少了10~11道工序,不過酸、不皂洗、不固色大幅度縮短了後處理工藝步驟,實現活性染色免皂洗的先河。

2019年完成18項發明專利申請;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發明專利3項。發明專利《一種印染廢水的處理工藝》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行業專利優秀獎”。

5、標準制定情況

2019年參與起草6項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4項團體標準。

6、榮譽及認證情況

6.1綜合榮譽

①獲得中國印染行業協會“2019年度中國印染行業三十強企業”;

②獲得國家工信部“2019年國家第四批綠色工廠”;

③獲得福建省工信廳“2019年福建省第一批綠色工廠”;

④獲得中國企業評價協會“中國企業信用評價AAA級信用企業”。

6.2技術榮譽

①獲得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18年度標準化工作先進單位”;

②《間歇染色色澤在線測量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福建省科技廳“2018年度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③參與起草的《FZ/T73051-2015熱溼性能針織內衣》標準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19年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

6.3產品榮譽

①開發的產品“魚鱗盪漾”獲得“中國優秀印染面料一等獎”;

②開發的產品“翡翠星辰”獲得“中國優秀印染面料二等獎”;

③開發的產品“大麻網眼布”、“收穫時節”獲得“2019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2020春夏流行面料優秀獎”;

④開發的產品“雙面佳人”、“火燒雲”獲得“2019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2020/21秋冬流行面料優秀獎”;

⑤開發的產品“端莊&淡雅”、“古樸世家”獲得“2019中國時尚面料設計大賽優秀獎”;⑥開發的產品“艾草纖維針織面料”、“大麻/棉/抗菌粘膠針織面料”、“大麻色紡針織面料”、“富硒纖維針織面料”獲得“2019年中國功能性針織產品培育推薦(保健性)”;“賽得利BV纖維針織面料”獲得“2019年中國功能性針織產品培育推薦(多功能性)”;

⑦開發的產品“牛奶蛋白針織面料”獲得“2019年中國功能性針織產品單項推薦(保健性)”;“吸溼發熱針織面料”獲得“2019年中國功能性針織產品單項推薦(舒適性)”;“新型溫控針織面料”獲得“2019年中國功能性針織產品單項推薦(防護性/智能性)”;

⑧開發的產品“微孔網眼針織面料”獲得“2019年中國功能性針織產品科技創新推薦(運動戶外)”。

此外公司員工在參與“2019年福建省百萬職工‘五小’創新大賽”項目中,《一種印染廢水的處理工藝》獲得“一等獎”;《生態勻染機節能減排技術工藝開發》獲得“二等獎”;《牛奶蛋白纖維生態親膚面料開發》獲得“三等獎”;《一種防蚊針織面料的生產工藝》、《大麻抗菌黏膠混紡針織面料開發》和《一種吸溼消臭針織面料及其生產工藝》獲得“優秀獎”。

6.4認證情況

①完成RCS和GRS4.0認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