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 在國際上到底是什麼地位?


對著殲-20一頓亂噴的只有什麼都不懂的噴子,實際上國外真正對殲-20進行過深入研究的人都對殲-20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

殲-20 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暫且先把殲-20放在第二名好了,第一名先安排給F-22。)


單純對比參數的話......


隱身性能:

F-22 >= J-20 > F-35 > Su-57


發動機推力:

J-20 (WS-15, 18t+) >= F-35 (F135, 18t) >= Su-57 (AL-41F3, 18t) > F-22 (F119, 15.8t) > J-20 (WS-10G, 15.8t [?])


飛機極速:

J-20 (2.5馬赫+) > F-22 (2.25馬赫) > Su-57 (2馬赫) > F-35 (1.6馬赫)


隱身狀態載彈量:

J-20 (6+2 [或6+4,側彈倉被發現可能具備單邊裝2發的能力、不過未被官方確認],還可內置反艦導彈和對地炸彈) >= F-22(6+2)>= Su-57 (2+2+2,中間前後2個彈艙 每個裝載2枚導彈、左右個一個格鬥彈彈艙) >= F-35 (2+2,2枚對地炸彈+2枚中距空空導彈)


主要導彈射程:

J-20 (PL-15, 150-200km) > F-35 (AIM-120D, 100-120km) >= F-22 (同F-35) >= Su-57 (R-77, <=100km)


作戰半徑:

J-20 (2000km+,加一次油覆蓋日本全境) > Su-57 (1200-1500km) >= F-35 (1100-1200km) > F-22 (750-850km)


雷達探測距離(數據不太確定):

J-20 (400km) >= Su-57 (400km, 對此懷疑) > F-35 (300km+) > F-22 (250km+ [?])


航電系統:

J-20 (擁有強大的探測能力、還有IRST等一大堆探測系統、具體的網上都有 就不一一列舉了) > F-35 (因為較新的原因、航電還是很厲害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強) > F-22 (由於年代久遠以及受到機體設計的限制、有些更新會比較困難、探測能力不如前面2位) / Su-57 (專注於反隱身,排名難以確定,也許可以排更前面)


機動性:

J-20 (全動差動鴨翼、垂尾、三元全向矢量發動機,升力係數 2+) > Su-57 (全動垂尾、二元矢量發動機 但360度力矩輸出) > F-22 (上下二元矢量發動機,升力係數 1.5-1.8) > F-35 (與前面三者無法對比)


隱身狀態下的作戰任務(綜合載彈量及導彈性能):

J-20 (空空導彈、反艦導彈、對地炸彈都可內置) > F-22 (空空導彈、對地炸彈都可內置,反艦導彈未知,但是載彈量弱於殲-20) > F-35 (空空導彈、對地炸彈都可內置,反艦導彈未知。但是載彈量弱於F-22) > Su-57 (空空導彈可內置、對地炸彈貌似也可內置,反艦導彈未知。但是內置的導彈性能弱於前面三者)


經過這麼多輪的對比,除了發動機壽命外,已知因素中,

第一名:殲-20

第二名:F-22

第三名:F-35

第四名:Su-57


但是通過隱身性能的設計理論、殲-20是優與F-22的。但是實際情況中的因素過多,由於隱身塗料及氣動設計的細節,實際測試的RCS難以確定究竟是誰更強。

F-22的實際保有量在170-180架左右,而殲-20可以繼續生產下去。由於遲早要更新換代,以及換裝4代機(中標)之後,就會發現3代機打4代機是個不切實際的想法,以及日後經濟發展和軍事需要,因此產量可能不止所謂的500架。而F-35能外銷說明其最重要的性能必然弱於F-22。蘇-57的量產速度極其緩慢,最近才墜毀了一架。

唯武器論是不可取的。中美俄打本土作戰,由於有著強大的後勤,因此都不會輕易輸掉。而在第三方戰場上的局部戰爭或局部衝突,還要考慮作戰體系。

眾所周知,美國及其盟友加起來有著世界第一大的空軍以及作戰體系,有著龐大的轟炸機機隊、戰鬥機機隊、加油機機隊、運輸機機隊、預警機機隊、直升機機隊……而其它國家與其對戰還要考慮與其海軍發生戰爭。美國海軍世界第一,有著強大的航母艦隊。因此目前美軍還是世界第一最厲害。有了作戰體系輔助後,殲-20的作戰效能只能排到第二甚至第三。

在其它回答中也有各種作戰情況中預警機和雷達開關的戰鬥推演。在殲-20與F-22,一對一單挑的情況下,殲-20不會比F-22差。但是現代戰爭考慮的是完整體系作戰、這是一件對後勤和指揮要求非常高的事情。在中美雙方完整作戰體系的輔助之下,殲-20對上F-22的勝算不會太大。但是殲-20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戰機、在國際地位哪怕是拿第一,也是正常操作。


補充一下,殲-20的血統問題。

國內外很多人喜歡給中國的武器裝備找爹,

有人說是抄襲F-22、有人說是模仿F-35,還有人說是學的米格1.44……

但是全球獨創的鴨翼同高 遠距耦合、全動差動垂尾+鴨翼+三元全向矢量發動機、DSI進氣道、升力邊條翼。更何況,真正懂的人都懂,氣動設計都是很嚴謹的一個過程、從設計到測試論證、再到後期微調修改、都要做大量的理論計算和風洞設計,根本不是隨隨便便說抄就抄。

殲-20利用了大量殲-9(上世紀70年代的設計、與殲20高度相似、但是由於難度過高以及發展經濟的原因導致下馬),後來殲-10也與殲-9有大量相似之處。殲-20的初步設計工作從90年代中期就已經開始了。經過多年的技術儲備 厚積薄發才有了殲-20這麼一款極其優秀的戰鬥機!

祝殲-20越來越好,期待2020年的珠海航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