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十三陵的知識點:有兩個皇帝陵墓整出了飛地的感覺

北京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遊覽十三陵的知識點:有兩個皇帝陵墓整出了飛地的感覺

這些個介紹估計大家都知道,但今天我們不談這些眾所周知的內容。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十三陵裡面的獻陵和慶陵,因為這兩處陵寢都有一種類似特殊的人文地理現象:飛地!

首先說說什麼是飛地,飛地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三縣,燕郊大廠香河,這個三雖然隸屬於河北省,但是又不跟河北省,被北京和天津所包圍。

十三陵中的慶陵和獻陵雖然還達不到這種現象,但如果仔細看衛星地圖,就會發現,本來都在一個院落中的建築,卻被隔開了。

遊覽十三陵的知識點:有兩個皇帝陵墓整出了飛地的感覺

此圖為十三陵首陵-朱棣的長陵,整體主要建築物都在一個大院內,十三陵絕大多數皇帝都是如此建制。但仁宗朱高熾的獻陵就不同了:

遊覽十三陵的知識點:有兩個皇帝陵墓整出了飛地的感覺

上圖是獻陵的衛星圖,虛線部分是後院,裡面包含石五供、明樓等建築物;而紅圈內是前院部分,包含陵恩殿這類主要建築。為什麼要這麼建呢?因為兩院之間隔著一座小土山,據說這麼做是因為風水的原因。我搞不懂風水的奧義,所以不多評論了。但總之一句話,這裡很飛地!

遊覽十三陵的知識點:有兩個皇帝陵墓整出了飛地的感覺

再看一月皇帝光宗朱常洛的慶陵:

遊覽十三陵的知識點:有兩個皇帝陵墓整出了飛地的感覺

從衛星圖上,我們也能夠看出來,前後院不相連,白圈為前院陵恩殿位置,紅圈為後院明樓寶城,之間有神道相連,並於第一進院落後建單空石橋三座,據說這麼建是為了適應地形。但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塊地原來是代宗朱祁鈺的,後來被廢后,這塊就荒了一百多年,再加上朱常洛在位時間極短,他老爹神宗萬曆皇帝的後事還沒有完事呢,他又死的突然,估計在建制上有點“差不多就行了”的趕腳!所以,這裡又是十三陵中的一處“飛地”!

今天就聊到這裡,十三陵,可挖掘的歷史興趣點太多了,有機會我們再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