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由安徽廣播電視臺與《詩刊》社聯合推出的大型詩歌文化類節目《詩·中國》每週日晚21:20在安徽衛視播出。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談起詩歌,有人說美,有人稱為枯燥,還有人將之比於水墨畫素雅而幽香。始於上古的詩歌,興盛於唐代,發展於近代,從最早反映人們勞動生產、社會生活而口口相傳,發展至今含括人景物以及對人的精神世界進行紓解和探尋的深層次描寫。

進入新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除了物質生活之外,更多還在尋找精神生活的富足。飽含豐富情感與想象的詩歌,賦予了人民更多的精神寄託。伴隨著近兩年來文化類節目的興起,一大批詩歌類文化節目火爆熒屏,為人民生活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給養。

由安徽廣播電視臺與《詩刊》社聯合推出的大型詩歌文化類節目《詩·中國》每週日晚21:20在安徽衛視播出。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與其他詩詞類節目不同的是,《詩·中國》通過鮮活的人物故事和展現詩歌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家國情懷,挖掘詩詞本身的文化背景與動人故事,講述著一首首詩的“前世今生”,並延伸至當下鮮為人知的真實事件,將詩韻之美落在闡述“人與詩的故事”上,反映出亙古不變的文化傳承和家國情懷。

▍畫有詩情,狀物抒情下的家國情懷

《詩·中國》將視角更多著眼於赤子之心的表達,通過中國之戀、壯志凌雲等8個篇章的架構,挖掘詩歌大美,感受詩人之心,描繪不變的家國情懷。

在內容呈現上,節目採用更多的藝術形式來展現每首詩歌的情景意境,從朗誦到吟唱,乃至於京韻大鼓、元曲、崑曲都在節目中得以充分體現。以中國之戀、壯志凌雲等為主題,來自社會各界的嘉賓通過一首首意蘊幽深的中華詩詞,為祖國母親獻上愛國禮物。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這個節目特別有代入感,會讓你進入青春年少的時光,回到你的故鄉和夢想裡,是特別能夠代入我們自身感情和詩意的一個節目。”節目主持人楊瀾堪稱是《詩·中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談到為何在眾多詩歌類節目中選擇《詩·中國》時她如此表示。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除了有兩代亮劍“楚雲飛”的扮演者果靖霖張光北,以及李亞鵬王姬等著名演員之外,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著名學者許石林、才女學者戴濰娜等也傾力加盟,為《詩·中國》舞臺點燃了奇妙的火花。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眾多藝人、詩歌愛好者和文學從業者,懷抱探索詩歌中美好中國的願景,一起加盟到《詩·中國》中來。他們將帶領觀眾一同發現那些經典詩詞背後傳承的中國精神,共同尋覓那些驚濤拍岸的偉大時刻,聆聽那些美妙音符背後的櫛風沐雨。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船工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當《詩·中國》現場響起這段旋律時,演員王姬就對《我的祖國》這首歌情有獨鍾,眼眶溼潤。

她說,正因為有這首歌曲的陪伴,自己度過了在海外的艱難歲月。“尤其是過春節的時候,特別思念祖國。大家在一起聚會,就一起唱《我的祖國》,唱得每個人都眼淚汪汪。《北京人在紐約》裡面也有這個情節,也是我跟導演提出來的。”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祖國》這首歌是經典影片《上甘嶺》的插曲,欄目組也特意尋訪到《上甘嶺》中連長的原型已經90多歲的張計發。他回憶起“上甘嶺戰役”的崢嶸歲月,深情演唱了這首《我的祖國》。不得不說,這和“中國最好聲音”徐濤在節目現場朗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時所表達的是同樣的愛國熱情。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時光流逝、歲月迴響。如果說,王姬想表達的是遊子藉助詩歌對祖國母親的熱愛,那麼在兩代《亮劍》中出演同一角色的張光北和果靖霖,則猶如兩棵傲然挺立的青松,以他們詮釋過的軍人視角,亮出歌頌美好祖國的好聲音。對他們來說,這一身戎裝,不僅僅是影視表演中的道具,更是一生的榮光!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家者,最小國也;國者,最大家也。在提到中華詩歌的時候,多位嘉賓和學者提到“傳承”二字。在著名詩人吉狄馬加那裡,一名作家和詩人通過身體力行的寫作實現中國精神的傳承,他們傳承的是文化,也是精神。

著名演員李亞鵬回憶道,自己14歲離家,如今將14歲的女兒送到海外留學,自己的父親也是從14歲開始漂泊半生的。這樣一種冥冥之中的東西,體現自己和女兒對於父親這種“勇往直前、不怕艱險”精神的延續,這也是一種傳承。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詩有畫意,融情於景下的背後故事

在《詩·中國》中,文化嘉賓對詩歌的解讀成為節目中最大的亮點,既講述詩人的故事,也有詩歌的故事,同時還有與詩相關聯的故事。每首詩的內涵意蘊,通過這些故事有效地傳達出來。

節目中,既有谷氏家族千年守護李白墓背後的故事,海龜才女節目現場“花式”解讀李白杜甫;也有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著名學者趙長征,現場解讀詩歌分享背後的創作故事;從尋訪影片《上甘嶺》戰役連長原型張計發,回憶真實戰場情景“手指受傷,直接拽掉”,到毛主席在袁家溝創作《沁園春·雪》的故事,王姬現場回憶青春往事。

除此之外,還有“偶像”的力量、楊牧與艾青的不解之緣。“中國好聲音”徐濤朗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震撼心靈,感動全場;75歲老人激情朗誦《時間的入口》致敬時代,讓節目現場有著滿滿的感動。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當聊起愛國歌曲《我的祖國》時,嘉賓們頗有興趣地聊起了這首歌創作背後的故事。《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歌,創作於1956年,作詞是著名詞作者喬羽、作曲是劉熾。喬羽寫作時,給這首歌定名為《一條大河》,發表時被編輯改成電影《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

這首主題歌唱出了志願軍戰士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之情和英雄主義的氣概。歌詞真摯樸實,親切生動。前半部曲調委婉動聽,3段歌是3幅美麗的圖畫,引人入勝。後半部是副歌,混聲合唱與前面形成鮮明對比,彷彿山洪噴湧而一瀉千里,盡情地抒發戰士們的激情。

在喬羽的筆下,這條大河不一定是澎湃千里的長江,也不一定是驚濤拍岸的黃河,而是每一箇中華兒女家鄉的那條河。對於這個看法,青年學者戴濰娜十分認同。“我看過喬羽先生的自述,他說每個人都會懷念自己家鄉的那條小河,也許只不過是一條小溝,但在自己的心裡是一條大河。”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吉狄馬加說,自己剛剛去探望了喬羽先生,老人家已經92歲了。他表示,《上甘嶺》是根據電影劇本《24天》改編的,那些感人志願軍的事蹟使得電影至今都充滿魅力。在家國情懷中盪滌出的豪情壯志,會讓我們更加珍惜平淡生活中的歲月靜好。楊瀾表示,“我覺得萬物皆有詩意,萬物皆是詩歌”。

不能錯過!安徽衛視這檔節目讓詩中國畫卷徐徐打開,韻味悠長


在《詩·中國》現場,節目組還請到了詩歌《快遞中國》的作者王二冬

王二冬是一名快遞行業的從業者,也是一名詩歌寫作者,他用自己手中的筆,書寫了自己眼中充滿詩意的中國快遞業。在他的眼中,快遞員就是城市的“超人”,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將人們心愛的物品送達到千家萬戶,而他們最後走進的那扇家門裡,則蘊藏著他們自己生活中最心愛的人和物品。

在《詩·中國》的舞臺上,知名藝人用獨特的經歷去詮釋詩歌,文學研究者用平實的語言去探討詩歌,著名朗誦家用專業的語調去朗誦詩歌,平凡人用詩意的眼睛去發現詩意的世界。

《詩·中國》在為觀眾帶來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朗誦,講述一個又一個奇妙故事的同時,也為觀眾臨摹了一幅幅充滿了“畫有詩情、詩有畫意”的詩情水墨畫,共同為“詩歌般的生活,生活裡的詩歌”給出了全新的註腳,也為祖國七十華誕獻上了一曲宛轉悠揚的藝術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