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條件差的家庭,越愛給孩子吃這2碗“毒飯”,中了的早糾正

在我們的印象中,窮人家的孩子往往懂事早,能主動幫助父母做事,從小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美德,懂得靠自己的雙手去奮鬥出更好的生活。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窮人家的孩子都早當家,如今社會是流傳著一句話,“寒門難再出貴子”,一些窮人家的孩子,不但沒有像父母所期望的那樣出人頭地,反而成為了人見人厭的“啃老族”、“敗家子”、“白眼狼”。究其原因,在於父母的養育方式出了問題。

越是條件差的家庭,越愛給孩子吃這2碗“毒飯”,中了的早糾正

越是條件差的家庭,越愛給孩子吃這2碗“毒飯”

1.第一碗“毒飯”:總是把家裡最好的留給孩子

軍軍雖然出生在城裡,但他家屬於城裡最普通甚至是接近社會底層的那種家庭,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

正是因為生活條件不好,因此軍軍的爸爸媽媽總是覺得虧欠了孩子,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所以家裡做了什麼好吃的菜,軍軍的父母幾乎從來不吃,總是把好菜都夾到軍軍碗裡,自己吃最便宜的青菜。

一開始,軍軍也會讓爸爸媽媽吃那些排骨、雞腿什麼的,但爸爸媽媽總是說“我們不吃,你都吃了吧!”後來慢慢地,軍軍也就只顧自己吃了。

越是條件差的家庭,越愛給孩子吃這2碗“毒飯”,中了的早糾正

直到有一天,軍軍媽媽上班的地方發了一些熱帶水果,媽媽從來沒有吃過,因此嚐了一個,結果軍軍不幹了,質問媽媽:“你為什麼吃我的東西?”

總是把家裡最好的東西留著給孩子,這在很多條件不好的家庭是比較常見的現象。然而,孩子一旦把父母的這種特殊的關愛當成了理所應當,那麼離孩子成為“白眼狼”也就不遠了。

讓孩子吃好、穿好本沒有錯,但父母要注意,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唯我獨尊”的習慣,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學會分享,學會平等,學會為他人考慮。

越是條件差的家庭,越愛給孩子吃這2碗“毒飯”,中了的早糾正

2.第二碗“毒飯”:超出家庭經濟水平的“富養”

小美有句口頭禪,“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於是從孩子還沒出生開始,小美給孩子買的衣服是大牌、奶瓶是進口的、嬰兒推車是好幾千的,孩子出生後,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就更多了。

如果小美的經濟條件允許,那還無所謂,但事實是小美一個月只有三千多元的工資,小美的老公月薪也只有五千多元,在這個四線城市裡還供著一套房子,日子過得並不寬裕。為了“給孩子最好的”,小美經常需要刷信用卡度日。

越是條件差的家庭,越愛給孩子吃這2碗“毒飯”,中了的早糾正

後來,老公不堪重負,找小美吵了一大架,小美只好降低了兒子的“生活質量”,卻不想兒子又不幹了,不是嫌國產的水果太難吃要買進口的,就是嫌兩百多元的鞋子穿著不舒服要穿阿迪耐克。小美這下是左右為難了。

父母愛子的心情,在經濟承受範圍儘量給孩子吃好穿好的做法可以理解,但不顧家庭經濟條件,一味強調“富養”,卻不是為孩子好而是害了孩子。

我們都知道由奢入儉難,孩子過慣了養尊處優的日子,習慣了花錢大手大腳,就不會知道生活的艱辛,一旦父母掏空了自己,不能再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條件,孩子不但不能理解父母,反而會怨恨父母,更談不上孝順父母了。

越是條件差的家庭,越愛給孩子吃這2碗“毒飯”,中了的早糾正

經濟條件的好壞很多時候不是由我們一個人能決定的,畢竟有的人出生就含著金湯匙,而有的人卻出生在貧民窟,但正是因為這樣,條件差的父母才更應該教育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現狀,而不是一味地通過“讓”和“富養”來養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