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守住百姓穩穩的幸福

●全域脫貧“摘帽”後,廣安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1631元增長到2019年的6971元。

●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新(改)建通村公路5135公里,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3251戶、農村危房改造37856套。

4月8日一大早,廣安區石筍鎮鰲山村駐村幹部彭華就來到跑道養魚產業扶貧項目現場,精心照看半年前投放的9000斤鮰魚、草魚。

广安:守住百姓稳稳的幸福

<figcaption>鰲山村“跑道養魚”項目。/<figcaption>

“這些魚兒是全村200餘名貧困群眾的致富希望,是大家的寶貝,出不得一點差錯。”彭華小心翼翼地投食,魚兒在“跑道”上歡騰地“搶食”,“再過一個月,它們就可以上市,屆時全村貧困戶收入將增加40萬元。”

石筍鎮鰲山村是省定貧困村。2019年6月,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東風,鰲山村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的幫助下引進“跑道養魚”項目,開啟了致富之路。同鰲山村一樣,2019年,我市6個區(市縣)全部退出了貧困縣序列,成功實現全域脫貧“摘帽”,偉人故里廣安脫貧攻堅工作在全省豎起了旗幟。

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還有許多硬仗要打,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市向貧困發起最後總攻,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踏上了鞏固提升奔小康的新徵程。

發展產業 擴大就業

多措並舉抓增收

4月13日,前鋒區觀閣鎮偏巖村,黃庭蓉和丈夫在花椒基地裡忙碌。“基地建成後,每月領工資,年底拿獎金,加上土地租金,每年能有3.5萬元收入。”黃庭蓉的高興寫在臉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幹起活兒來特別有勁。”

广安:守住百姓稳稳的幸福

<figcaption>花椒基地迎來豐收。/<figcaption>

全域脫貧“摘帽”後,廣安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1631元增長到2019年的6971元。但廣安貧困人口整體收入水平還較低,還有個別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在5000元以下。

如何鞏固脫貧成果,促進貧困人口進一步增收?我市決策層明確方向:一邊發展產業,一邊增加就業,多措並舉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發展產業,我市不遺餘力。加大專項扶貧資金和其他涉農整合資金等支持產業扶貧力度,計劃投入2.2億元支持農業產業發展,支持農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充分發揮扶貧小額信貸作用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目前已為1270戶貧困戶提供了6285萬元貸款。

增加就業,我市舉措實在。開發“河長制”巡管員、護林護草員、鄉村導遊等9類村級公益性崗位,重點安置60歲左右的貧困勞動力;引導市內用工企業吸納貧困戶就業,對企業、社區工廠、扶貧車間、專業合作社等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發放用工補助。近期,已有2.7萬餘名貧困戶在市內企業就業。

政策兜底,我市不漏一人。全面梳理,針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實行政策兜底保增收;積極落實好低保、困難救助等政策,全力確保貧困群眾收入超過2020年貧困線。

千方百計穩增收。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像黃庭蓉一樣,兜裡有錢,心頭有勁。

增加總量 做大“蛋糕”

千方百計抓項目

4月底前安裝完畢生產設備,5月份實現試生產。4月6日,廣安和浙江合作建設的首個“飛地”產業園——南潯·廣安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園傳來好消息,沃克斯電梯成為產業園首個試生產項目。

广安:守住百姓稳稳的幸福

<figcaption>南潯•廣安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園建設現場 張國盛/攝/<figcaption>

長效脫貧,項目是支撐。2018年12月,南潯區、廣安區決定在廣安官盛新區共同建設南潯·廣安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園,促進雙方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綠色家居等產業,主要承接南潯區塊狀經濟轉移。

項目引進後,廣安區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每天安排專人到項目現場巡查,協調解決建設難題,加大督查考核力度。一系列硬核政策,促使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用時僅100天,跑出了“加速度”,實現項目當年簽約,當年投產建設,當年完成建設。

“項目建成投產後,廣安區的脫貧攻堅工作將邁上一個新臺階。”官盛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帥告訴記者,產業園不僅將實現年產值12億元,還將為5000餘名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助力廣安區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千方百計抓項目,用“小酵母”做成“大蛋糕”,廣安區不是孤例。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項目爭取力度,認真研究國家、省上政策投向,抓緊包裝一批項目,積極爭取更多的項目落戶廣安;不斷加快項目前期工作,採取並聯審批、開闢“綠色通道”等方式,為項目前期工作服務;不斷加快項目實施進度,以“清單制+責任制”方式,掛圖作戰,優化施工流程,倒排工期抓緊推進項目建設……

如今,一大批優勢項目紛紛落地廣安,成為眾多貧困村的“搖錢樹”。在項目的有力支撐下,我市已有270個村被評為省級“四好村”,1894個村建設成為幸福美麗新村。

找準問題 迅速整改

動真碰硬抓督查

4月8日一大早,廣安區興平鎮龍孔村蔬菜基地裡多了很多忙碌的身影。省委政法委派駐的第一書記康洛剛回到村上,就連忙組織貧困戶搶種蔬菜,“連續兩個星期沒有回家了……今年誓要再讓龍孔村變個樣!”

忙,也是武勝縣街子鎮張家灘村第一書記陳斌的真切感受。“村民收入不穩定,一部分已脫貧戶‘兩不愁三保障’還存在短板……”陳斌說,近段時間,他正挨家挨戶走訪查找問題,聚焦問題積極整改。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收官之役必須保持決戰之勢。中央、省委、市委相繼發出總攻號令。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聞令而動,強力攻堅。我市動真碰硬抓督查,全面啟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

市委常委作表率,牽頭分別督戰6個區市縣、3個園區;市領導掛帥、出征,既解決現實問題,又研究長效措施;牽頭部門認真履行主管責任,督中幹、幹中督,問題不清倉,督戰不撤兵;市脫貧辦強化統籌協調,“督”出壓力,“戰”出佳績。

一邊督查,一邊整改。堅持問題導向,查漏補缺,鞏固提升,我市脫貧攻堅領域聚焦問題抓整改活動迅速展開——在全市範圍開展脫貧攻堅普查工作,分區域、分行業建立臺賬,對整改問題實行屬地和行業“雙負責”制,確保所有問題在6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

全市各地紛紛響應,拿出硬舉措,攻克最後堡壘。前鋒區全力推進“幹部走訪扶志、教師家訪扶智、醫生巡訪扶體、農技員隨訪扶技”四訪活動,引導群眾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華鎣市抽派了扶貧專幹,成立扶貧工作專班,與幫扶人共同包乾負責貧困戶……

實打實地幹,我市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斐然:新(改)建通村公路5135公里,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3251戶、農村危房改造37856套,貧困地區群眾出行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通信難等突出問題總體解決。(本報記者站 廖小兵 蘭林前 廣安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