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解”鄉愁】 揚州儀徵蒲新村:沙洲築圩 江上鹽都

【古村“解”鄉愁】 揚州儀徵蒲新村:沙洲築圩 江上鹽都

十二圩鄉愁記憶館

【古村“解”鄉愁】 揚州儀徵蒲新村:沙洲築圩 江上鹽都

見山樓

【古村“解”鄉愁】 揚州儀徵蒲新村:沙洲築圩 江上鹽都

鹽運博物館

【古村“解”鄉愁】 揚州儀徵蒲新村:沙洲築圩 江上鹽都

民居

【古村“解”鄉愁】 揚州儀徵蒲新村:沙洲築圩 江上鹽都

雕塑再現歷史場景

揚州儀徵市蒲新村剛剛入選首批江蘇省傳統村落,而就在去年7月,這個村進入了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蒲新村,位於長江邊。小村落,幹了一樁樁大事:完成淮鹽總棧的修繕,建成屬於自己的鹽運博物館、鄉愁文化記憶館。

檔 案

傳統村落:儀徵蒲新村

面積:3.54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860人

形成年代:清代

主要民族:漢

一個村落,建起了屬於自己的博物館,收藏了諸多珍貴文物,尤其是許多與鹽有關的文物。這博物館,是“江上鹽都”的瑰寶。

傳統文化鄉愁記憶館裡,許多來自民間的物品,是曾經繁華的見證。即便一盞小小油燈,也照亮了一段傳奇之路。

——記者印象

【鄉味】

“幹王”在此

十二圩五香茶幹很多人都吃過。當年,在現今蒲新村生產的茶幹贏得“幹王”之美稱。

清光緒年間,蒲新竇天昌、中和興二店茶干與高郵界首、當塗採石兩地茶幹被譽為沿江三大名幹。後來,竇天昌茶幹在競爭中精益求精,質量不斷提高,銷路遠至上海、武漢、徐州、蚌埠等地。在滬寧、浦口線火車上,在沿江各大小客輪上,均有竇天昌茶幹出售。凡集散的鹽船上的商人,往往會攜帶千百塊茶幹,既作饋贈親友之上品,又為途中佐餐之佳餚。

一個人工築圩築起來的村落

蒲新村所在地,原本是江中的沙洲。明末清初時,在舊港與黃泥港之間的江面,由於江流不斷沖刷淤沙而逐步形成。清康熙年間,官府招標開墾蘆洲,淮河、裡下河一帶遭受水災的百姓紛紛來此築圩安家。因而,蒲新村是一個人工築圩築起來的村落。

先人們先後在此築圩14個。至今,蒲新村依然保留著“圩”的名稱。頭圩、二圩在北,十一圩、十二圩、十三圩在南,中間有三圩、四圩、八圩、十圩等。可以說,蒲新村的地理肌理,到了數百年後的今天,依然保存完好。

蒲新是“小名”,十二圩大名鼎鼎

在現在的地理版圖上,蒲新村的面積是3.54平方公里。但實際上,建村之初,只有2平方公里。現在,村裡的常住人口是2860人。這個數量,只有最繁華時的千分之一。也就是說,這個曾經只有2平方公里的地方,有20萬人在這裡活動。

蒲新,其實只是村落的“小名”,而它的大名則是聞名全國的“十二圩”,“淮鹽總棧”的所在。淮鹽總棧之所以於1873年移設十二圩蒲新村,是因為它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這一帶,地勢開闊,水域寬闊,水流平緩,便於鹽船停泊。另外,儀揚河與運河相通,易於疏浚,運鹽駁船來往,十分便利。

曾國藩曾來此視察,見蒲新自然地理條件優越,遂選定在此建淮鹽總棧,隨後他調來大批湘、淮軍隊,開始建棧。曾國藩還親筆題寫“東南利浦”四個大字懸掛於總棧大堂之上。今日蒲新村“揚子中學”校門,便是清朝淮鹽總棧的遺蹟。

這裡誕生好多個揚州“最早”

淮鹽總棧建起來後,街巷迅速形成,並且構成了一個個發達熱鬧的街區。

金小平,地道的蒲新村人。他說,隨著淮鹽總棧的設立,蒲新村其實就成了當時揚州乃至全國的“經濟特區”,經濟迅速發展。這裡有江北最早的照相館(1895),揚州最早的電報局(1898),揚州最早的郵政代辦所(1903),揚州最早的客運江輪碼頭(光緒年間),揚州最早的電燈廠(1902)等。

5里老街穿越150年風雨

遺蹟甚多,是蒲新村成為傳統村落的一大優勢。專家評審時認為,蒲新村落的歷史建築、鄉土建築、文物古蹟等集中連片分佈,較完整體現一定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村落格局鮮明體現有代表性的傳統生產和生活方式,且村落整體格局保存良好。

蒲新村的老街,當年是一條商業街,至今已傳承近150年。其5裡的長度,足以印證當年經濟的繁華。

老街兩邊是店鋪,中間是一條石板路。街兩旁的房屋鱗次櫛比。老街的牆面,少有整磚,大多是斷磚,這叫“亂磚牆”。

蒲新長街的兩頭稱為“頭幫”和“尾幫”,這種稱法在揚州、儀徵地區獨此一處。原來,蒲新人口構成十分複雜,不符合傳統的從血緣到地緣的村落形成方式。“十八幫”就是各地商人在蒲新這個陌生社會里構建的諸多熟人小社會。幫有幫規,幫規的作用相當於傳統社會的族規、鄉規。頭幫、尾幫就是從“十八幫”之說而來的。

投入一千多萬延續村落“血脈”

為了更好保護傳統村落,當地制定了“傳統村落保護規劃”。

根據規劃,先後投入1000多萬元,修繕兩淮鹽務總棧門廳,改造龍江巷,建設鹽運博物館,進行鄉愁文化記憶館室內設計、裝飾和布展等。

未來,當地還將根據規劃,繼續傳統村落的保護傳承,將對十二圩村域內的各種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人文景觀,進行全面維護與修繕。

此外,還全面修繕、整治歷史建築,修繕或修復古街巷和古井;推廣老宅院改造工程,提高居民居住質量,創造宜人的居住環境;全面整治保護區內的新建築,改善古鎮的傳統風貌,使得新建築和古村落形成良好的融合關係等,並在符合保護區基本原則的框架下,適當開發部分新的旅遊觀光景點,建立完善的旅遊交通體系和旅遊接待服務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