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就是一個“大郊區”!只看平均房價,你永遠走不出這城的迷宮

台州就是一個“大郊區”!只看平均房價,你永遠走不出這城的迷宮

半個月前,一篇10萬+爆文《廣東流淚,江蘇沉默,房價最貴竟然是這個省,11個市全擠入全國前五十》,引出了我們的浙江房價系列報道。

但浙江一共11個地級市,有兩個在爆文中卻始終未提及:湖州和台州。

湖州是因為房價浙江倒數第一,實在不夠“貴”。

台州呢,2018年GDP全省第五,房價全省第七,不過不失。就像這座城市一樣,沒有中心,沒有焦點,不知該從何說起。

要說清檯州的樓市,就像要畫出一個迷宮花園的路線圖,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今天,《層樓》“浙江樓市怎麼樣了”城市洞察系列文章的第九篇,仍試圖結合見聞、數據和訪談,努力尋找出糾纏邏輯線團裡的小小線頭。


一座沒有“市中心”的城市

有人曾說過:洛杉磯就是一個大郊區,沒有市中心。

從某種意義上,台州就是中國的洛杉磯。由台州站出來,先打車去酒店。“就是市中心那家開元!”我說。師傅冷冷看了我一眼,不說話。

那是“利奇馬”過境的第五天,大約三分之一的行道樹還倒伏在路邊。

此後48小時裡,我被反覆強化這一“常識”:台州沒有市中心,當地人只會告訴你,我是椒江、黃岩或路橋人。這般奇怪,就好比在杭州,有人說:我是上城區人。

1994年,台州地區和縣級黃岩市、椒江市撤銷,設立地級台州市和縣級椒江區、黃巖區、路橋區。台州市政府駐椒江區,行政中心亦由臨海遷至椒江。

時隔二十多年,許多當地人仍耿耿於懷。

多年來,政府對三區融合的促進力度一直未減,但實際情況是,如今路橋和椒江在交匯的區域開始互通,其餘仍顯分散。

在百度上點開臺州的衛星地圖,一眼便能看見居於路椒黃三區中間的九峰山。

2017年秋天通車的內環快速路,貼著九峰山山腳圍合,將三區連通。如今,三區核心地帶互相往來,可以縮短至半小時車程內。而在它建成之前,至少也要四十分鐘。

台州就是一個“大郊區”!只看平均房價,你永遠走不出這城的迷宮

這樣三個區,加上相鄰的臨海、溫嶺市,再加上天台、仙居、玉環、三門,有人說,台州下屬九個縣市的老百姓,活出了歐洲九小國的感覺。

所以,當你講述台州樓市時,其實是在列舉無數小城市的房價。所謂“台州市區均價”,更像是活在理論中的抽象數字。

總體來說,從2016年底到2018年底,台州房價大約每年漲2000元,年平均漲幅接近20%。

就台州市三區去年各自的表現來看,黃岩均價為14167元,椒江為13837元,路橋則低一截,為11438元。

不過,房價最高的區域卻不是市區,而是相鄰的兩個縣級市。2018年,臨海均價15237元,溫嶺均價18566元

今年上半年,在開發商普遍覺得“平平無奇”的走勢中,價格還在緩慢地往上走,我粗粗算了一下,三區與臨海、溫嶺,半年漲幅在4-7%之間。

儘管我已努力剋制,但本文仍會同時講述四個房價體系:椒江、路橋、黃岩三區,以及地緣上最接近、房價也相對較高的溫嶺。

“隱形冠軍”的幸福生活

表面上,這座城市波瀾不驚、平易近人。

東海禁漁期剛過不久,隨意走進黃岩的街邊小店,叫上一碗薑汁面,鮮蝦、蝦乾、花蛤、蟶子、螃蟹,還有雞蛋蔬菜,堆得幾乎看不見面。

這樣一碗麵的價格是20元。

這兩年,台州成了美食口碑最好的國內城市之一,在美食家筆下,它是值得打飛機去吃的。

從菜市場吃到米其林,真正的豐儉由人。20元能吃飽吃好,亦孕育得出新榮記這樣人均近千的餐廳,還開出了國門。

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表明,台州人的平均月工資為5221元,在省內的排名,與GDP排名相當,依舊是中等生。打車起步價8元,難得三區穿梭往來一次,單程也就40元上下,那可是去另一座城了……

但在老闆遍地的台州,平均工資的指標意義約等於零。

早年就聽過一個段子,有位台州大叔在杭州某商場名錶櫃問價,櫃姐驕傲地報出五萬塊一隻的價格,大叔說,來六隻。

台州就是一個“大郊區”!只看平均房價,你永遠走不出這城的迷宮

反差為何這麼大?此前的一條新聞裡有這樣的數據:

“台州擁有汽車及零部件、醫藥醫化、航空航天、模具塑料、泵與電機、智能馬桶、縫製設備等7大主導產業,培育了21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具有156個國內外市場佔有率第1的‘隱形冠軍’產品,上市公司數量達53家

。”

隱形冠軍!一語道破天機。上市公司如此多,更別說遍地開花的民營中小企業了。

譬如模具產業,大約只有本地人才知道,中國模具約九成來自黃岩,黃岩最高檔的萬豪酒店,常年住著很多老外,就是來找廠子做模具的。

又譬如這一輪的垃圾分類大潮,塑料產業迎來一次小陽春,又是台州老闆賺得盆滿缽滿。

路橋,是全中國最早的小商品之城,比義烏還早。本地還有兩大銀行,台州銀行和泰隆銀行,還有人人都知道的,吉利汽車。

2018年胡潤百富榜中,台州本地上榜富豪(含家族)有16位

在街邊小店吃20塊錢海鮮麵的時候,焉知你隔壁那位台州大叔,不是一位“心有猛虎,細嚼慢嚥”的超級富豪呢?

買房要慢慢慢,房間要大大大

豪歸豪,台州的大小老闆們,買房錢可一點也不亂花。

台州話裡有個形容詞叫做“老實”,用來誇某樣東西好。比如:度娘頭(姑娘)老實漂亮,薑汁面老實好吃。你可以理解為本地人的性格,實實在在,不耍花腔。但是,這與精明並不衝突。

首先,隨著外地品牌開發商進入,到2018年年底,台州精裝交付的樓盤已有20多個,但本地人仍然更喜歡毛坯,他們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更重要的是,對著一張精裝list,可能那原材料就是自家從事的產業,對成本太清楚,這個錢不如省進。

其次,買房總得有點優惠,折扣也好,車位也好,有了心裡才舒坦,性價比不夠,就不著急買。

再次,表現在戶型上,比較在意風水,同時廳要大,房間也要大,要氣派。因此在臺州,剛需戶型起碼也得110㎡起,而改善則要140㎡起步。看看最近5年的交易數據,住宅平均面積就是約130㎡。

台州就是一個“大郊區”!只看平均房價,你永遠走不出這城的迷宮

最後,像是印證著“地理決定論”,椒黃路三區的老百姓們很少跨區域買房

以上四條,你覺得台州人固步自封?No,台州人在上海杭州寧波買房的時候,如今售樓處裡這一代年輕的項目經理們,還在上小學吧。

要知道,談及杭州樓市的外地買家,言必稱溫臺投資客。可見,台州並不比溫州弱多少。

在大城市買房是一回事,面子風光和投資回報為上,而在家鄉買房是另一回事,實用至上。

為父母買一套養老是必要的,自己置辦一套家鄉房產是必要的。再有就是,每一波生意做完,掙來的錢不愛存銀行,要麼投入下一個生意,要麼被別人借走做生意,那不如去看看新開的樓盤?

就這樣,需求永遠存在,但他們不著急買,也不差錢;一位客戶通常來三四次,才會下單一套房子。

大鱷集結,但班長還是本地開發商

台州樓市這一輪升浪,也是從2016年開始的。

2015年時,九縣市區全年成交28047套,2016年一躍升至38636套,其後三年只有小幅浮動,剛過去的2018年,成交40220套。這三年,正是全國大鱷大舉進入的三年。

早在2007年,綠城與浙信聯手在臺州拍下寶地,這就是後來台州第一個精裝住宅——玉蘭廣場蕙蘭園。

到2016年,中梁、華鴻、新湖、德信和碧桂園均已進入台州。2017年後更為密集,祥生、保利、恆大、陽光城和萬科等紛至沓來。

如今,除了龍湖,大咖差不多悉數到場,與本土房企有合作,亦有搏殺。他們帶來了新產品,帶熱了土地市場與樓市,也改寫了台州的城市格局。

但本土的方遠、朗成、騰達、中盛“四大金剛”,卻依然穩坐檯州第一陣營。

台州就是一個“大郊區”!只看平均房價,你永遠走不出這城的迷宮

方遠的項目遍佈台州街巷,有“戶型專家”美譽。

我去看了位於椒江的方遠·天璟譽府,從117㎡到189㎡,無一不是大面寬,短進深,戶型方正。它的推廣語說“喜歡膨脹的,點進來看”,說的是戶型,也說到了台州人心裡。

另一家開發商朗成,主打高端路線,他們的江南墅是椒江目前在售唯一均價超過2萬的樓盤;展廳門口,特斯拉、寶馬7系和奔馳GLS一水排開。

這個椒江開發區核心區的項目,集高層、洋房、疊墅和排屋於一體。高層起步143㎡,客廳裡300多斤重的德系門窗,為了觀景面更大,每一扇都是一個大大的正方形,的確也是“壕無人性”。

去年風行杭州的疊墅,也由他們第一次引進台州。戶型從167㎡起步,最便宜的上疊460萬起。

在臺州市區,同一區位內的項目,大開發商溢價高出兩三千元是常事,市場有足夠的接受度。

所以,限價減配這種事,在臺州基本是沒有的。

小陽春市場過去,平靜續銷

經歷了去年初的狂飆突進後,台州樓市逐漸佛系。

如今市區房價最高的是椒江,在售新盤通常1.7-1.8萬上下;其次是黃岩,新盤1.6-1.7萬的均價;路橋則在1.4-1.5萬左右。如果是精裝盤,會再高出一兩千。

椒黃路三區,各有一個均價突破2萬的項目,椒江是朗成·江南墅,路橋是萬科·山海十里,黃岩則是保利·大國璟,都正在續銷。

這三個高聳的房價“尖峰”,是在什麼樣的地理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呢?

先看保利·大國璟,位於黃岩老城沿江,57萬㎡總體量。它是保利打造的新中式產品,產品線口碑還不賴。加之地段好,體量大,內部配套多,總體走得不錯。

黃岩人將二環以外視作“鄉下”。距大國璟直線約1公里的另一個盤西江月,均價便低了3000-5000元。

再看萬科·山海十里,位於路橋老城區,拿地時樓面價11000多,均價2萬2。

至於朗成·江南墅,前面已經說了,位於椒江開發區核心,又有各種進口配置,房價鶴立雞群也不難理解。

台州就是一個“大郊區”!只看平均房價,你永遠走不出這城的迷宮

說到椒江,上半年的台州樓市裡,最轟動的消息莫過於椒江中央商務區一宗宅地,競價364輪後,方遠以10.8億斬獲,溢價106.11%,24011元/㎡的樓面價刷新臺州記錄

消息一出,大家都驚呼,這是要賣出杭州的房價了嗎?

而更多業內人士還算心平氣和,它在臺州,大概就如標杆建築之湯臣一品, 4.5萬㎡的小體量,未來也就是數百套豪宅,難道我們大臺州還吃不下?

椒黃路三區的高房價只是特例,但臨海與溫嶺,2萬以下的房價卻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房價最高的溫嶺,房價其實也就是去年漲上來的。

濱江等三房企聯合打造的萬家之星,位於溫嶺核心板塊,最近一次開盤2萬5左右。學區好,有會所,每個月都能有40-60套的去化,在溫嶺數一數二。

新湖·雙溪春曉不算傳統市中心,有點像杭州的西溪溼地。高層毛坯約3萬,但戶型有137-182m²,大批房源總價超過500萬。

不遠處,新湖與濱江合作開發的玖瓏春曉,樓王戶型180多m²,單價約3萬5,沒700萬拿不下!

至於雲樾觀嶺,也就是今年3月拿下溫嶺總價地王的神童門地塊,本月就要開盤,會開出多少價格呢?會不會創下臺州新高?答案馬上要揭曉。

利好不少,未來可期

未來臺州,最可能發生怎樣的城市格局變化?

有人看好一江兩岸,有人看好東部集聚區,也有人覺得,增長點在椒江的高鐵新城。

一個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是,今年6月30日24點之後,台州的椒江大橋、椒江二橋停止收費。

媒體評論說,這座有山有海,又為山海所累的城市,終於打通了任督二脈。

最直接的反映是,一江兩岸板塊的售樓處裡,來自椒江北岸章安、前所的老百姓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在某些樓盤,甚至佔去意向購房者的一半

像這樣影響城市未來的利好消息還有不少。

台州就是一個“大郊區”!只看平均房價,你永遠走不出這城的迷宮

更重要的是備受關注的交通,預計2021年底,杭紹臺高鐵將建成通車,台州可以北上直達杭州,不必再經過寧波,時間縮短至一小時。這也是中國首條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鐵PPP項目。

而城市輕軌S1已經在建,將連通溫嶺、玉環到台州,也將椒黃路三區之間的通行時間再次壓縮。

截至2018年末,台州戶籍總人口數605.4萬人,流動人口191.63萬人。以2010年為界,台州人口從淨流出到淨流入,2016年外來人口將近300萬,達到高峰。

最近兩年,淨流入人口數開始有所下降,對二手房市場的影響尤為明顯。

從產業角度看,這個外來量不夠支撐,很多廠關張,轉為家庭作坊。從城市消費來看,近幾年綜合體扎堆開幕,除了餐飲之外,生意卻非常清淡。

而對樓市來說,2016年至今,無論在“三改一拆”還是棚戶區改造方面,台州都走在浙江前列。2019年宅地推出量不會少,新房供應量會遠多於2018年

這座組團式濱海城市的樓市未來,將是一局膠著的持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