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深處,是溫暖

之前被貴州大山扶貧的一群80後感慨著,他們行為與思想讓我有所思,我沒想到山裡面還有很多貧窮與落後。因為這群年輕人下鄉走訪調查與幫扶脫貧,我,被這些本在城市優越生活著的年輕人深深地感動著。這群城市裡的80後,因為貴州大山深處的貧窮與封閉,他們從各個城市報名行動並參與改變大山的未來,他們影響別人的同時也修為著自己。

山的深處,是溫暖

照片來自扶貧朋友圈

當下很多年輕人過於浮躁,總是認為錢與權力才是王道,其實人生的歷煉與經驗才是最有意義和有價值的。這群城市80後因為基層的鍛鍊,也因為親身經歷深深的觸動著,他們被山裡的一切影響和自我改造,他們身心靈被洗禮後比一般人更懂得關愛身邊人和珍惜眼前所有的幸福。

山的深處,是溫暖

照片來自扶貧朋友圈

這裡貼一篇扶貧女孩的筆記,作者譚元婧(我稍微有改動):初到畢節,從未想過這樣美麗風景下掩蓋著這樣真實的貧窮。遙想五月底的那個下午,聽到報名的通知時,我還在被成都高新區的霧霾和建築灰塵困擾著。除了響應公司號召外,最大的動機就是藉此機會去山清水秀的貴州洗洗肺。報到的路上,我甚至還想著等到了是不是先找一家靠譜的咖啡館喝杯咖啡消解一下顛簸一路的睏乏。

兩個月後,我坐在辦公室裡寫下這些所思所想,腦海中不斷浮現著來到畢節後看到的場景,讓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破爛不堪的房屋,歷盡滄桑的面容,迷茫無助的眼神。這一切記錄著一戶戶的不幸與苦難,訴說著一家家的悲歡與離合。因為種種原因他們無法享受到平常家庭的幸福,無法擁有正常人的歡樂,甚至有些人在承受貧窮之時,還因身體的缺陷而遭受別人的歧視。貧窮和不公,讓他們只能偷偷地躲在一個角落,孤苦地過著自己的餘生。

山的深處,是溫暖

照片來自扶貧朋友圈

朋友問我,山上的懸崖那麼陡,你們不怕嗎?山間的水流那麼急,你們不怕嗎? 我說:我怕,可我更怕的是山裡鄉親和孩子們渴望而又殷切的目光!在貴州的每一天充實且滿足,因為她知道質樸與善良的村民以及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是她們前進的動力。

山的深處,是溫暖

扶貧朋友真實拍攝大山的孩子們

我曾經基層支教過,或多或少懂得貧窮落後的被期盼和被需要,如今和平盛世的年代,很多需求我們不得而知。以前當我貼出大山的孩子自己打豬草、挖土豆時,很多人問我:笑笑,哪裡還有這麼可憐的地方?其實我貼出來的照片還不能代表貧窮與落後的樣子,更多的真實只有身在其中眼見為實才是最讓人心疼和心酸的。

山的深處,是溫暖
山的深處,是溫暖

山裡的孩子

山的深處,是溫暖

城市的我們出門,鞋是乾淨整潔的,而大山裡那群每家每戶調查幫扶的年輕人回住所是泥腳泥褲子。

20年前我在農村支教時也是這樣的,參與過才知其中的各種心酸和無奈,但是,當所有付出可以改變貧窮與落後時,一時的苦累會被需要的價值感填滿喜悅與榮耀。以後我會抽時間去大山裡走走,我們需要給予大山的是思想與行動,因為山的深處,除了貧窮還有溫暖。

我是漫旅逛世界,餘生做一個暖陽,歡迎一起陽光交流與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