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正式發出風險警示


監管正式發出風險警示


近日,深圳證監局官方正式發佈了一則風險警示。

提醒廣大投資者:

1、私募基金只向合格投資者募集,不得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2、私募基金不得通過公開方式進行宣傳推介,請對通過短信、微信、電話、互聯網等方式宣傳推介的行為保持高度警惕;

3、私募基金管理人不是持牌金融機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及私募基金實施登記備案管理不構成對其持續合規狀況和專業投資能力的認可;

4、請廣大投資者切實增強投資風險意識,審慎判斷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誠信狀況及專業水平,儘可能選擇自身瞭解的基金管理人進行投資;

5、擦亮眼睛識別各類“偽私募”,不受保本保底和高收益承諾等噱頭所誘惑,主動避開“湊單”“拼單”等各類陷阱,謹防上當受騙。

同時,深圳證監局也提醒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從業人員,須以“新華財富”“中金國瑞”等案件為鑑,切實增強合規意識,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不得以短信、微信、電話、互聯網等任何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不得向合格投資者之外的單位和個人募集資金,不得向投資者承諾保本保收益,不得以私募基金名義兜售“明股實債”“明基實貸”等性質的產品,不得侵佔、挪用基金財產或者以其他方式損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不得以私募基金為名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已經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並及時整改到位,否則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近兩年來,私募基金爆雷頻出,令不少投資者損失慘重,其中很多涉及刑事案件,而小編一直關注票據私募良卓資產案民事訴訟的進展。

4月9日,上海洗霸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裁定書》,裁定駁回公司起訴。公司於2019年10月11日就認購的“良卓資產銀通2號票據投資私募基金”,發生重大違約事件而依法對基金管理人關聯主體提起的民事訴訟。

法院裁定書載明:經查,2019年12月16日,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對上海良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法院認為:人民法院作為經濟糾紛受理的案件,經審理認為不屬經濟糾紛案件而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

結果跟小編預估的一樣,在私募基金涉及刑事案件的情況下,私募基金的投資者很難通過民事訴訟主張自己的權利。

曾經號稱最安全的票據私募良卓資產爆雷,當時也震驚了整個市場,尤其是涉及到多家上市公司。

2020年1月20日,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發佈“良卓資產”案件的偵辦情況。

上海良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

通報顯示,“良卓資產”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通過虛構銀行承兌匯票收益權轉讓、包裝發行私募基金產品的方式實施非法集資犯罪活動,所募集資金用於還本付息、對外股權投資等。

目前,上海良卓存在8只違約產品,20億資金無法兌付,涉及400多位投資人,還有10億資金下落不明。

關於良卓案的後續進展,小編也將持續關注。

最後,小編還是要提醒下,私募暴雷的原因有很多種,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私募從一開始就“別有用心”,用虛假宣傳的方式獲取投資者的信任,從而募集大量資金,然後任性投資,大肆揮霍,甚至非法佔有,最後以“投資失敗”為由清算,導致眾多投資人血本無歸。


結束語:小編有個信託預警群,有興趣的請私信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