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英語耗費了我寶貴的青年時光

大學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英語耗費了我寶貴的青年時光

最近,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鄭強教授的一段演講視頻火了。

大學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英語耗費了我寶貴的青年時光

鄭強教授

他認為,我們過分誇大了英語在成長中的分量,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

知乎上一項54.8萬人參與的投票顯示,61%的人認為英語的確耗費了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

大學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英語耗費了我寶貴的青年時光

知乎發起的投票

甚至抖音上許多與此無關的視頻評論中,都被網友“誰刷到鄭強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了?”的評論刷屏。

大學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英語耗費了我寶貴的青年時光

抖音評論被刷屏

這顯然是一種民意的表達,但表達的群體仍然限制於年輕網民這一類,不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我並不完全同意。

實際上,鄭強教授的核心觀點也包括:“學外語很重要,有本事更重要。”他還直言“我沒有說外語不好,沒有外語就沒有我今天。””誰說外語不好就是文盲,文盲說的。”

鄭強教授要表達的觀點,實際上是英語學習“度”的問題,並不是“是否該”的問題,他希望把更多的時間分配給“有本事”的學科。

因此我想表達三個觀點以正視聽。

大學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英語耗費了我寶貴的青年時光

關於文化自信

我今年打算學習西班牙語,初步瞭解一些內容後,發展打開了新世界的一扇大門。作為母語為英語的美國人,也需要學習外語,他們都學什麼呢?大部分人會選擇西班牙語,西班牙語在國內雖然被稱為“小語種”,但實際上,按照第一語言使用者數量排名,約有4.37億人作為母語使用,為世界第二大語言,僅次於漢語。也有的人會選擇學習“漢語”,儘管學習漢語很難,但是他們會認為很酷“很酷”。

所以學習外語是隻是結構和文化交流的基本需求,並不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用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外語,只能是說明在方法和時間分配上不太合理,但與文化自信與否沒有直接關係。學好外語,反而更加有利於全民文化輸出,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影響力和民族自信。

大學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英語耗費了我寶貴的青年時光

關於英語無用論

鄭強教授並沒有表達英語無用論,可是這個話題讓許多人都把它錯解為英語無用論,這種斷章取義會給很多年輕人造成困擾。

英語給我們提供了一把打開世界之門的鑰匙,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方案必備的要素。以學習西班牙語為例,實際上中文的西班牙語教材是匱乏的,但是如果用英語去學習西班牙語,你會發現其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以此類推,其他領域和學科的知識資源在這個世界上一樣是英語居多,任何的學術表達也都將以英語為載體。

大學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英語耗費了我寶貴的青年時光

從職場的角度來說,大部分人在年輕的時候並不一定能夠知道自己未來需要什麼技能,要做什麼工作。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就認定自己未來應用不到英語而選擇放棄,但當你真正的進入職場,發現英語是你晉升進步的一個重要的籌碼的時候,你再去學,一定會非常被動,因為英語需要長漫長的積累和時間成本,你也很有可能會因此喪失大量機會。

關於度的問題

解決了文化自信和要不要學的問題,如何學好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是鄭強教授提出的主要問題。

一是學習好壞的度。網上有很多人說英語學了無用武之地。這其實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有的人英語沒有學好,自然不會把英語作為興趣愛好的載體,職場也不會給你英語的用武之地,這是因果互相作用的。

鄭強教授在演講中舉了一個例子。他和日語教授同事到日本出差,看到日本地鐵討飯的人,日語教授開玩笑說,鄭強你們搞技術的還是留下來,我們還是回國吧!鄭強問:為啥?日語教授指著乞丐說,你看看,日語說的這麼好的人咋就混成了這樣。

大學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英語耗費了我寶貴的青年時光

鄭強教授強調,只有把外語作為你本民族和那個母語國家的橋樑的時候,你的價值才得以體現。

大學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英語耗費了我寶貴的青年時光

二是學習時間的度。網上有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年輕人在“學習英語”這件事情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是不必要的浪費。這就牽涉到學習和教育的問題了。

一方面,語言本身是知識和信息的載體,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可以獲得信息。我記得高中的時候,做英語閱讀理解,讀到了一篇科技類的文章,講的是E-ink(電子墨水),沒想到多年以後,E-ink技術真的在Kindle上實現了量產。要知道,高考語文不一定能夠看到這麼新的文章內容,或許有的人因為一篇英語閱讀理解承載的內容而做出了高考志願的選擇。所以從信息的角度而言,學習英語根本沒有浪費時間,反而是在打開眼界,獲取新鮮信息。

大學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英語耗費了我寶貴的青年時光

另一方面,學校的外語教育過於學術化。這個特點實際上是可以理解的,教育服務於未來,大部分人不一定能走出國門工作,但是外語最先應用到的就是讀寫,獲得資訊、資源,輸出觀點、論文。也正因為如此,國人的“啞巴外語”現象很普遍。外語的教育和學習確實應該更加趨向於實用化、生活化,把更多的時間分配給嘴巴和耳朵,大眾外語教育的時間也應該儘量減少理論化內容的學習。

大學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英語耗費了我寶貴的青年時光

總之,學好外語增強民族自信,增強職場競爭力,合理分配好學習時間,在戰略上藐視外語,在戰術上重視外語,技多不壓身,是不會留有人生遺憾的。


我是海石,今日頭條優質創作者。理工男+MBA,世界五百強企業4年記者+5年HR。歡迎關注 ,每天學一點職場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