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戰場,意大利再次拖住了德國大腿

歷史總是相似的

提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場,人們經常吐槽德國找了個豬隊友——意大利,不僅沒有作出什麼貢獻,還好吃懶打,逢人就降,害得德國還要分出更多兵力去保護它。

最後呢,一看勢頭不好,這傢伙又調轉槍頭懟上了昔日盟友,把德國可是坑慘。

在經濟戰場,意大利再次拖住了德國大腿

作為邪惡三軸心的意大利在二戰時沒有存在感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進入了21世紀,意大利再一次拖上了德國的大腿。

這次是在經濟戰場。

歐元區的統一和噩夢

毫無客氣的說,某人沒有完成的事業,德國通過統一的歐元差點就完成了。

1999年1月1日,歐盟國家開始實行單一貨幣(歐元)政策,之前歐盟國家各自的貨幣,諸如德國馬克、法國法郎、荷蘭盾、愛爾蘭鎊等12國貨幣都被掃進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以促進歐洲經濟發展為名的歐元作為接任者登場了。

從此之後,在貨幣層面來講,歐元區國家完成了“統一”。歐洲也終於形成了一個看似可以抗衡美國的“團結力量”。

在經濟戰場,意大利再次拖住了德國大腿

歐元區國家(深藍色)

起初,歐元區內各成員國還是看似平等的,舊貨幣是按匯率兌換歐元,歐洲央行也不是一兩個國家說了算,而是大家一起協商。進入21世紀的前幾年,歐洲經濟發展也算順利,但有一個問題也開始凸顯出來:

雖然貨幣和貨幣政策是統一的,但是每個歐元區國家的財政政策並不統一。因為大家還是獨立的國家,並且經濟強弱也不一致。

強的是德國、法國,稱為歐元區經濟引擎,製造業各有特色,產品享譽全球,賺錢(財政收入)多,國家福利也好。

弱的有希臘、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等(這幾個還有個外號叫“歐豬五國”),為了面子,他們福利倒是和德、法相差不多(支出不少),但是,他們賺錢不多啊。

那怎麼辦?借債唄?但借來借去總有還不起的時候。

於是歐元區貨幣統一十年後,就爆發了希臘債務危機,歐盟通過建立了一個應急機構ESM,發新債還舊債,同時讓希臘勒緊褲腰帶,才算是勉強維持了下來。

現在,更嚴重的問題要來了,那就是意大利。

在經濟戰場,意大利再次拖住了德國大腿

歐元硬幣和背後的意大利

其實,這個問題在上個世紀90年代,歐元區籌備期間,德國財政官員就頭疼過,他們擔心,意大利的大量舉債最終可能會成為整個歐洲的噩夢。(不知道是否是因為二戰的心理陰影才讓他們作出這張預測的)


二十多年後,“夢想成真”

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停擺,迫使意大利現任政府放棄了十年來嚴格控制的財政預算赤字,該國公共借款迅速膨脹,已超過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0% (作為對比:德國該數值低於70%)。

意大利是新冠疫情的重災區,按比例來講比中國湖北省還要嚴重,為了救治感染者以及支撐經濟不崩潰,它只能繼續擴大支出和借錢,即使之前已經揹負了沉重的債務。

在經濟戰場,意大利再次拖住了德國大腿

疫情讓意大利財政雪上加霜

而對於在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央行決策者來講,唯一能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安排進一步的援助,他們只能考慮拯救意大利,不然歐元區會因為意大利的失敗而崩潰。


路易斯大學經濟學教授彼得羅·賴希林預計:

如果意大利執行新的經濟刺激方案,其財政赤字將達到5%,是2008年次貸危機後的最高水平。而且實際花費的只會更高。


彭博社經濟學家評論:

“如果沒有歐洲機構的幫助和擔保,意大利現在可能已經陷入了全面的主權債務危機。”

“幸運的是,歐洲央行已明確表示願意通過大規模購買計劃來給該國的債務市場滅火。”


面對這個情況,意大利政府則繼承了二戰時期的特點,曾擔任過意大利過渡政府總理的馬里奧·蒙蒂最近對媒體說:

“歐元區最富有的成員,比如德國和荷蘭應該在艱難的時刻聯合發行債券,來幫助貧窮國家(意大利等)”。

在經濟戰場,意大利再次拖住了德國大腿

德國的大腿意大利是拖定了

“如果不這樣做,後果很會嚴重,他們(德國等),要麼選擇發行債券,要麼選擇歐洲央行破產”

這個傳統“盟友”欠債太多,還威脅歐洲富裕國家來借錢幫它度過難關,德國真是有苦難言啊。

總之,意大利用自己疲弱的經濟和鉅額的債務已經給以德國為首的歐元區種下了一顆大毒丸,這顆毒丸能否被消化掉,還是毒垮這個統一經濟體,只能交給時間來決定了······

(文章僅代表課堂分析師「鋮訓」個人觀點,不作為投資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