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我們都應該給自己寫一封遺書

最近參加了一個自我療愈主題的書寫課,課程最後的結營作業,是給自己寫一封遺書。而且老師說,你最好每年都寫一次。我認為這是個很不錯的提議。不沉重,也不悲情。於是我給自己寫下了這封遺書。


生命太短,遺忘太長。

有生之年,我們都應該給自己寫一封遺書

為了避免生命中猝不及防的意外,於是提前寫下這封遺書,作為遺留之際的書寫,這些文字是我與世界的告別,也就不再有什麼遺憾了。

我這一生。

我似乎一直都無法成為一個純粹的樂觀主義者。曾有一段時間,太宰治的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成了我腦海中經常出現的聲音。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總是質疑自己的存在,我覺得自己不應該出生,不應該出現在這世界上。為什麼是我?不是其他人?我常常做這些不著邊際的幻想,然而出生是無法選擇的,這樣的想象毫無意義。

我來到了這珍貴的人間。這不完美的人間。陽光之下,充滿淚水。

什麼是活著?什麼又是死亡?好像活著的每一天我都在思考這樣的問題。然而對於人生這門課程來說,我回答的並不太好。

如今我就要死了,以後再也不會有機會打字、有機會說話,有機會表達我的思想了。我最後想要留下些什麼?怎樣才能避免遺憾?

我的一生,不是生命的戰士,我只能算是一個體驗者,或者觀察者。我沒有選擇將孕育後代作為人生目標,如果僅僅為了血脈傳承而生孩子,我認為是自私的。我的前半生也不太喜歡小孩,後來因為覺察到孩子會從另一個角度教會我們人生而看法有所改變,但自己養育孩子這件事,還是沒有勇氣。

我一生都在觀察和體驗,我發現不完美、有遺憾才是人生的大部分。就像我的人生一樣,無論是親情、愛情、工作,處處充滿遺憾。也許我真的必須帶著這種種遺憾離開這個世界,但現在我已可以和這些遺憾、後悔、難過的往事和解。因為它們構成了我獨一無二的人生,也在發生過後,不斷的給予我後面的生活以提醒,給我留出了修正和彌補的空間。讓後來的我開始珍惜時間,開始嘗試改變。

我此前的人生兜兜轉轉都始終無法自己掌控,在活了三十多年之後,我總算有了覺醒,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這一輩子,真的太短暫了。

每一天,都不應該浪費。

遺願清單的確是個好主意,而且我認為越早寫下越好。一件件去做,如果有幸提前做完,你將會挖掘出更多想嘗試的體驗,擁有更豐富的人生。真希望我是早點明白這個道理。

你曾經浪費了大量時間,在你意識到這個事實的時候,就請你立刻開始改變。無論是消耗生命的感情,還是磨滅希望的工作,及時止損是我的前半生留下的深刻經驗。

人的一生是否能夠無憾的離開,除了自我的人生體驗,還在於是否為他人創造了價值。這一點相當重要!

我們不應該成為一個自私的人,只享用他人勞動的成果,卻不願意為這世界付出些什麼。自我的經歷再精彩,當你的肉身消失的時候,你就真正從世界消失了,沒有人記得你曾來過。而只有你為他人、為世界提供了價值,你才會轉化成這世界萬物中的一部分。

就像開在山間的小花,自生自滅,沒有被人看到,她真的存在過嗎?

以前我一直認為人要為自己活著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使命和意義,但現在我不這樣狹隘了,人活著,一定要為他人創造價值。

這種價值,不一定轟轟烈烈,每一點細微的價值都值得被肯定。

我寫下一段文字,你看到了,感覺到了一點點美,一點點收穫,那麼我就有了一滴水的價值。

如果我的行為能夠影響到周圍人的行為,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狀態,那就是一杯水的價值。

如果我能夠為成千上萬人帶了快樂、撫慰、或者幫助,甚至人生從此改寫,那就是一條河的價值。

我願意從一滴水做起。

有生之年,我們都應該給自己寫一封遺書

我的人生沒有什麼大道理,說到這裡也差不多了。

最後,說一下告別這個世界後的事。

我的所有財產,一半留給我的父親,一半留給我最好的朋友程程。最好都變成錢,睹物思人實在也太過折磨和殘忍。

死後骨灰不要留下,不要埋在墓地,地球資源有限。請將我的骨灰灑到湖泊或者大海,這是我最喜歡的方式,也是我人生最終極的浪漫和灑脫。千萬不要相信那些不埋於地下靈魂就四處飄蕩危害人間的話。因為我是不信的。

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洱海,一個是貝加爾湖,你們看看到時候哪個更方便。

如果都不容易實現,那麼隨便哪一片海都可以,因為我相信所有的海洋終會彼此相通。

最後,要感謝父母、朋友,感謝你們給我的愛;也要感謝生命本身,讓我的靈魂有所依附,在世間以有形的姿態行走、經歷、體驗。

死亡是另一種自由的開始,不必感到難過。

有生之年,我們都應該給自己寫一封遺書


【作者】我是Wendy董小姐,資深中年少女,10年廣告創意人,“一週後消失的書店”項目發起人,馬拉松跑者,目前正在職業讀書人的道路全力奔跑中。歡迎關注 ,無論誰是你的菜,我都是你的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