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廣告》:李佳琦是怎樣讓你乖乖掏腰包的

這個伴隨疫情的假期很長,不過,大夥在各種心情之下,是不是有一種奇怪感覺:咦?好像這個假期沒買東西了耶?!固然是由於快遞未開工等各種因素導致,但總覺得生活似乎清靜了許多,對了!是少了李佳琦這樣的直播帶貨大∨在耳邊鼓譟,似乎也就不那麼想買買買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是李佳倚們有什麼魔法讓我們乖乖交上錢包嗎?也許,在這本書中你能找到答案。

《吸金廣告》:李佳琦是怎樣讓你乖乖掏腰包的

《吸金廣告》是美國廣告專家德魯·埃裡克·惠特曼所著,被稱為史上最賺錢的文案寫作手冊。這是一本有趣又輕鬆的實戰指南,通過這本書你將瞭解到,利用廣告賺錢背後的秘密,你也將了徹底明白為什麼你總是容易被廣告說服,並掏錢購買商家推銷的商品。這背後究竟是什麼消費心理導致?你也將恍然大悟,為什麼你總是受不了李佳倚這些帶貨大∨的挑動而束手就擒?

《吸金廣告》:李佳琦是怎樣讓你乖乖掏腰包的

本書詳細闡述了消費心理學的17個基本原則,其中有一條“從眾效應”,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比如這次武漢疫情“雙黃蓮”脫銷的例子,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據說,不僅藥店櫃檯上的“雙黃蓮”脫銷,連獸藥“雙黃蓮”也脫銷,甚至連“雙黃連月餅”也跟著沾光,一下子庫存全銷清空了。很多人甚至都不清楚、不明白髮生了什麼,只是覺得別人在搶,我也趕緊搶,不然就會吃虧!這就是很明顯的“從眾效應”。類似的還有很多新店開張,花錢僱人排隊,不也是在玩“從眾效應”嗎?

《吸金廣告》:李佳琦是怎樣讓你乖乖掏腰包的

這其實就涉及到本書中所講的思考方式了,書中將顧客購買時的思考方式,分為“中央路徑”和“外圍路徑”兩種。其中“中央路徑”即是利用邏輯、推理和深入思考來說服別人,而“外圍路徑”則是利用愉快的想法和積極的形象,或者“暗示”所產生的聯想來說服別人。前者是深入思考和推理,後者則是一種膚淺的思維。那些有從眾心理的人則是習慣用“外圍路徑”思考的人。他們不願意深入思考,只想膚淺的跟隨著所謂權威作出判斷,所以他們一旦看到別人在搶購,也不去思考別人為什麼搶購,只是感覺別人都這麼做,自己也跟著做,一定錯不了。所以就鬧出來買“雙黃連月餅”來防治病毒,這麼一個大笑話啦。

《吸金廣告》:李佳琦是怎樣讓你乖乖掏腰包的

書中還談到了“導演精神電影”這個殺手鐧。

我們來看看李佳琦是怎麼說服我們掏錢買了一大堆,我們或許根本不需要,也沒有場合用的東西呢?你也許需要一隻口紅,但是家裡明明已經有了不少口紅,為什麼你還會跟著了魔似的買一大套全系列色號的口紅呢?你是真的需要這麼多口紅嗎?我們來看看李佳倚是怎麼說服我們的呢?他一直在說:“哦~~,這簡直就是仙女的顏色,這個顏色好閃哦,好像有小精靈在你嘴巴上跳舞……”再加上他那誇張的手勢和表情,給我們營造了一個美夢,讓我們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最後為此付費。這其實就是在客戶的腦海裡“導演精神電影”,幾句話就讓用戶,忍不住去想象自己塗上這個色號的唇膏後的模樣。於是淪陷了……

《吸金廣告》:李佳琦是怎樣讓你乖乖掏腰包的

這本書其實是廣告大師德魯為營銷人員寫的,書中有大量的消費心理學解讀和營銷技巧,目的是幫助營銷人員更好地掌握消費心理,提升業績。那麼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閱讀本書也就從另外一個角度,瞭解了營銷人員的營銷手段和套路,對我們的購物行為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比如在直播大∨的強力誘導下,要購買一件價值不菲的商品的時候,你可以用中央路徑冷靜思考一下:我是真的需要這件商品嗎?還是僅僅因為陶醉在別人,為你導演的精神電影裡不能自拔呢?


你在購物決定時,是習慣使用“中央路徑”還是“外圍路徑”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