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高三“一診”昨開考 一線名師評析語文數學試卷

蘭州市高三“一診”昨開考

本報邀請一線名師評析語文數學試卷

每日甘肅網4月17日訊據蘭州晚報報道 4月16日,備受關注的蘭州市高三“一診”開考,當日考試科目是語文和數學。

疫情期間,我市高三採取線上課程教學,很多學校把線上教學和線下作業、線上輔導和線下檢查、線上答疑與線下緊密結合,教學進度正常,但在這個過程中,因為缺少師生的教學互動,效果有差距。我市高三學生4月9日剛剛返校復課,一週之後便舉辦“一診”考試,也是檢驗疫情期間網上授課效果的機會,對接下來的複習很有參考價值。

此次診斷考試試題由蘭州市教科所組織名師命題。為了讓今年的高三學生了解此次診斷試題的難度和題型,本報特邀西北師大附中3位高三高級教師對試卷進行點評分析,引導考生確立之後複習的重點和方向。另外,今天開考的文綜、理綜和英語,本報也將繼續邀請一線名師評析。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鵬偉

【名師點評】語文:穩中求變,難易適中 數學:注重基礎,突出應用性

西北師大附中高三語文備課組長、高級教師劉雅莉

●試卷評析

此次考試試題穩中求變,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難易適中。

現代文閱讀中,實用類文本閱讀以“可燃冰產氣技術”為文本話題。題型設置在與2019年高考Ⅱ卷大體一致的基礎上,在材料二中又融合了一道圖文轉換題,集合了2018年、2019年兩年高考試題實用類文本題型,既全面又新穎,呼應了時代主題,體現了時代潮流,篇幅長短適中,難度不大。文學類文本閱讀則與2019年高考Ⅱ卷相同,繼續選擇外國小說為命題材料,並且仍然是以名家作品進行考查,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重點考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避開學生模式化的答題方式。題型新穎,順應時代潮流,進一步落實了高考評價體系。

古詩文閱讀中,文言文閱讀材料選自《史記·韓安國傳》,繼續沿襲人物傳記閱讀模式。近三年中,高考文言文選材內容更加關注對二十四史中“前四史”的考查。古代詩歌閱讀則選擇了蘇軾作品《有美堂暴雨》,與2017年、2018年高考試卷中詩歌選材接近。就題型來看,主觀題超越了常規問法,難度相對較大。

作文依然沿用了以往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命題形式,充分展現了語文學科的特點,突出語境意識,兼有家國情懷。作文在文體方面做出明確要求:在演講稿、發言稿、書信中三選一。這與2019年的作文文體要求相似,體現了考綱中“能寫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文章”的要求,從中可以看出,近些年的高考作文的文體意識正在逐漸增強。作文在內容方面旨在引導學生思考個人發展,做出明確的個人生涯規劃,這恰恰關注了近幾年高考作文比較忽略的“自主發展、自我管理”主題,此處應該引起關注。

●備考建議

1.夯實語文基礎,建構系統體系。高考試題的變化都是在微調中實現的,許多試題都是近兩三年的常規題型,所以考生在備考中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以綱為本,紮實複習,不斷增強自己的應試能力。第二,重視課本知識,尤其是文言文中的重要實詞、虛詞,文學文化常識,特殊句式等。第三,既要從微觀角度掌握各個知識點,同時還要從宏觀角度出發建構知識體系,並且把各個知識點放在宏觀知識網絡中建構座標,從而培養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

2.認真全面備考,不留不漏盲點。2019年新增的標點符號作用題再次警示我們要全面複習,不留盲點。很多時候,考生為了應對高考,忽略考綱,變為以模擬題為藍本,出現了知識上的漏洞。許多老師在備考過程中對於不常考的考點直接略去不講,讓複習出現了知識斷層。因此,我們需要重點關注高考常考題型,但對一些常年不考但考綱上依然要求的考點,也必須認真對待,一絲不苟,全面備考。

3.加強知識積累,注重學科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高考命題的重要根據,因此,考生應高度重視對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其中理解、分析、比較、關聯、推斷、綜合、評價等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近年來考題的一個突出特徵就是關注考生的知識面,整套試題涉及到科技、人文、歷史等諸多領域,需要考生通過大量的閱讀來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從而為理解材料奠定基礎。

4.突破答題模式,關注能力提升。在傳統語文學習中,很多老師會針對不同題型構造出固定的答題模式。但從近三年的高考題來看,在設置問題方式上更加側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所謂的模式已不再實用。這就需要學生在閱讀能力上提升自我。

5.迴歸傳統經典,注重文化濡染。近幾年的高考命題更加關注對傳統文化的考查,如正確使用成語熟語、名篇名句默寫、文學文化常識、謙敬詞語修改等都蘊含傳統文化考點。試題命制在思想文化(如先秦諸子思想)、制度文化、文學文化(如對聯)、器物文化的考查方面,都還有很大出題空間,題型也會更加新穎多樣。因此,考生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和理解,並將從中獲得的感悟能力滲透在相關試題的解答中。

6.關注社會熱點、把握時代精神。語文試題選材貼近生活,時代感強,涉及的話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考生要與時俱進,注意梳理熱點事件,如新冠抗疫、十九大、港珠澳大橋、中國精神、改革開放40週年、一帶一路、人工智能等。社會熱點、前沿理論、時代精神就是高考內容,需要關注,更需要思考,從而為高考相關題型做好充分準備。

理科數學:著重考查基礎,中等偏難

西北師大附中高三數學備課組長、高級教師夏力民

●試卷評析

此次理科數學考試卷,整體試卷結構及難度分佈合理,基本貼近於全國Ⅱ卷試題,試卷難度和能力層次要求的梯度性好,區分度明顯,試卷著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也對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交匯網絡作了重點考查,試卷不僅檢測了學生對基本知識運用的靈活程度及通性通法解題的熟練程度,同時也以能力立意,在保持試卷總體分數及題型比例穩定的前提下,優化了試題情境設計,增強應用性、綜合性、創新性,“草場植被”“保值函數”“蜂巢表面積”“時代楷模治沙”等問題情境的設計實現了對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學業質量標準的融合與滲透,對學生“四基”,“四能”提出了較高要求,試卷不講求知識點的覆蓋,在三角函數、立體幾何與圓錐曲線方面有所側重,常規題型學生上手比較容易,整體試卷的數學運算能力及應用創新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在規定的時間範圍內要有合理的時間安排和一定的取捨,對學生的理性思維品質考查明顯,試卷整體難度中等偏難。

●備考建議

複習中,老師要繼續根據前期學生的網課學習情況、課後作業完成情況、寒假作業及居家測試的成績情況及一診考試中學生暴露出的問題,在備課組內充分研討,及時調整和減緩複習節奏,結合學生集中存在的問題,給出“回頭看”式的銜接複習計劃,及時調整好教學方案,及時查漏補缺,以組織串講、歸納整理、專項突破、課中研討等不同形式做好教學銜接,依據高考重點題型設計第二輪的複習專題,幫助學生在心中樹好綱,滾動式推進第二輪的複習。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化能力差異,進行分層培優與提高,關注學生的學習心態變化和心理波動,及時進行修正和疏導。學生要繼續對網課階段的學習效果進行綜合研判,認真找出自己知識點和知識網絡結構中的易錯點、易混點、易忘點,進行網格化梳理和總結,同時結合一診考試中暴露出的個性化問題,及時反饋給老師,並且緊密配合老師的課堂教學,切記盲目單幹,要努力吃透近3年的高考試題和教材,在心中建好本,要熟悉數學試卷的結構特點,訓練自己的考試時間安排和答題策略,要客觀認識自己的學習能力及現有水平,不驕不躁,堅持主線跟隨但不盲從的原則,在後期的學習中有目的、有計劃、有側重的進行針對性自我查漏補缺和強化訓練,進行穩步提升。

文科數學:突出基礎性和應用性

西北師大附中高級教師李曉霞

●試卷評析

此次文科數學試題與2019年全國新課標Ⅱ卷文科數學試題在題型、題量、分值、知識分佈和覆蓋面上保持相對一致,符合新課標的理念,總體難度適中,突出學科核心素養導向,堅持能力立意,既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數學思想的考查,又很好地實現了對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能力的全面考查,重視對邏輯推理、數學運算、創新意識的考查,突出數學的基礎性和應用性。試題有以下特點:

1.注重對高中基礎內容的全面考查。集合、複數、常用邏輯用語、三角函數、平面向量、函數等內容在選擇題、填空題中得到有效考查。

2.強調對主幹內容的重點考查,體現全面性、基礎性和綜合性的考查要求。在解答題中重點考查數列、立體幾何、概率統計、直線與圓錐曲線、函數與導數等主幹內容。

3.突出通性通法,注重數學思想。試題以數學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為考查重點,注重對數學通性通法和數學思想的考查。如7題考查了統計中的散點圖,第10題考查了三角函數的圖象,體現了數形結合思想。

4.結合生活實際,加強數學應用。試題注重考查數學應用素養,體現綜合性和應用性的考查要求。如第16題以大自然裡非常奇妙的現象—蜜蜂建造的蜂房結構為背景,考查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的計算。第19題以古浪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為實際背景考查了概率與統計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運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對推理步驟的嚴謹性,答題過程的條理性,解題過程的探索性都有較高要求,這些題目結合社會現實,貼近生活,反映了數學應用的廣闊領域,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備考建議

1.迴歸課本、迴歸近幾年的高考真題,堅決克服“眼高手低”現象;

2.夯實基礎,切切實實抓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落實;

3.狠抓各種題型的訓練,強化重點、熱點問題的練習;

4.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和規範的書寫格式。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鵬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