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隊,女生隊”,孩子性別意識在強化?四大“困惑”不可不解

本文正文2400字左右,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文章從下面四個方面分析:

困惑一:該不該強化孩子的性別意識

困惑二:要不要限制孩子的性別行為

困惑三:要不要規避日常的生活方式

困惑四:能不能亂開孩子的性別玩笑

“男生隊,女生隊”,孩子性別意識在強化?四大“困惑”不可不解

這段時間,當一家人都坐在一起時,才滿三歲的小女兒總是有意識的把我們分類。她要與媽媽奶奶坐在一起,還要哥哥與我和爺爺坐在一起!然後,高興的指著我們,說:“男生隊,女生隊!”有時,我們故意逗她,說她是男生隊,她還氣呼呼的說:“就不是”!

經常進行著這樣的分類,這是之前沒有過的。這種遊戲,讓我想起了孩子對於性別問題的分辨。

她的這種執著的分“隊”方式的背後其實是孩子內心的性別分辨。也就是說,孩子三歲了,逐漸在內心中強化了性別的意識。才會有這種堅定的答案!

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性別意識,我們總會遇上一些困惑,那麼,我們面對這些困惑該如何解決呢?這或許是我們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過程中希望瞭解的。

“男生隊,女生隊”,孩子性別意識在強化?四大“困惑”不可不解

困惑一:該不該強化孩子的性別意識

我們是否經常遭遇這樣的現象:

一個家庭,如果希望自己剩生下的的是兒子,但卻偏偏生下的是女孩,人們通常就會把女兒當做兒子看。從孩子出生的起名字開始,就用男孩子的名字,在穿著打扮上,也是用男孩子的標準,在孩子的性格培養上也是極力傾向於男孩子,這樣一來,孩子慢慢長大,逐漸發現,除了性別上是女孩子外,真的越來越像男孩子了。

還有的人家,為了擔心自己的孩子過於男孩化或者女孩化,在培養過程當中,往往可以用異形化的培養方式進行中和,從而,希望男孩子變得溫柔一點,女孩子變得剛強一點。

這樣的例子很多,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該不該強化孩子的性別意識呢?

如果從孩子的自身發展來看,我認為,應該遵循孩子本性的發展,不要過於刻意強化孩子男性化或者女性化。

男孩子應該有男孩子的樣子,女孩子應該有女孩子的姿態,我認為這沒有錯。不能因為我們大人的一些認識,或者想法,而在培養過程當中形成刻意的行為,那樣,對孩子後天的發展可能不利。

“男生隊,女生隊”,孩子性別意識在強化?四大“困惑”不可不解

困惑二:要不要限制孩子的性別行為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孩子的一些行為,總是在大人眼中顯得不一樣。

比如,一個男孩子十分愛哭,我們很多大人就會覺得,一個男孩子這麼愛哭,這不是女孩子的習慣嗎?怎麼可以這樣呢?於是,我們總是擔心孩子以後性格會過於女性化。所以,在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總是極力的阻止,甚至是大聲責罵。

有些小女生,因為長期跟男孩子一起玩,也經常學著男孩子一樣站著尿尿。在孩子看來,男孩子可以這樣,她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呢?於是,很多大人總是笑著說,看這孩子,多好玩,學著男孩子尿尿,於是,一大堆人都笑得前俯後仰。以此作為笑資,經常說起。

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到底該不該限制孩子的行為呢?

孩子的日常行為其實更多的是模仿,有些事性格而定,但是,他們的內心的意識卻並不強烈。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性別的意思是有這幾個階段的。

有人就這麼分類:

2到3歲的兒童只是從外部特徵上區分性別;4到5歲的兒童開始對性器官好奇,並會有和別人對比的強烈願望;五歲以後才真正開始瞭解兩性的差異。

從這裡來看,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他們的認識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的,這是符合他們的成長規律的。所以,他們的某些行為其實不需要做過多的限制,當然,適當的引導是沒有問題的。

“男生隊,女生隊”,孩子性別意識在強化?四大“困惑”不可不解

困惑三:要不要規避日常的生活方式

有了孩子,家庭生活的方式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一家人都會圍著孩子而展開生活。那麼,我們就會面臨一些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要不要因為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還刻意規避我們的生活方式呢?

很多家庭,孩子出生以後,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他們的生活方式為孩子而發生了變化,有些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當中,刻意追求種種細節。

比如

一定要讓男孩子穿的陽光帥氣,要到女孩子穿的漂亮,在衣著打扮上刻意追求男女的區別。

在孩子需要上廁所時,也是可以刻意分辨孩子的性別。

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也特別注意細節動作,男孩子與媽媽之間,女孩子爸爸之間,在親密動作,儘量點到為止,讓他們能區分開男女之間的分別,即使是與父母之間,也應該這樣。

在孩子還是很小時就讓孩子單獨睡,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然後不能再和媽媽或者爸爸睡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家庭的生活日常到底需不需要注重過多的日常細節呢?

我想,這次需要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來界定的

三歲以內的孩子,他們的性別意識非常薄弱,我們的許多行為其實是沒有必要過於區分的。

但是,一旦孩子逐漸長大一些,對性別意識有一點好奇的時候,我們就該注重這些細節,讓他們在我們注重的過程當中,逐漸強化自身的性別意識,有明確的性別觀念。

這些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從性別意識來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合規,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認識性別意識來加強對自己的保護,有一種潛在的保護意識,尤其是女生。

“男生隊,女生隊”,孩子性別意識在強化?四大“困惑”不可不解

困惑四:能不能隨意開孩子的性別玩笑

孩子通常成為大人的開心果,大人們通常喜歡和孩子們開玩笑,孩子們的幼稚天真的回答,通常會讓大人們笑得合不攏嘴。那麼,在孩子面前,能不能開一些性別方面的玩笑呢?

比如說,對一位男生說,你是女孩,你就是女孩,你真的是女孩!

比如說,把某某給你做女朋友好不好?你喜歡某某嗎?

面對大人的這些玩笑時,太小的孩子不知道說什麼,茫然不知所措,稍大的孩子會明確的反對,或者肯定,他們的腦海中朦朧的印象,在快速的思考,這樣的話是真的的假的,是該說好還是不好?

然後,這類玩笑一旦開多了,就會對孩子的思維造成刻板反應,從而,在他們的成長過程當中,就容易混淆是非,影響他們的判斷力,不利於孩子的思維判斷能力的培養!所以,我們在對待孩子時,儘量避免使用讓孩子混淆的概念去逗孩子開心。

“男生隊,女生隊”,孩子性別意識在強化?四大“困惑”不可不解

我的寄語

孩子的成長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惑,在孩子性別意識的強化過程中,尤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面對困惑,我們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隨意而為之,我們需要充分的瞭解孩子成長的特點,需要充分的瞭解孩子成長的氛圍,需要充分的瞭解孩子成長的必要,對這些困惑進行認真的分析,從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當然,對待任何問題都不能一概而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可以用某一特定的方式去解決的,解決孩子性別意識問題的困惑時更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