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領Jenny校長:幫助孩子尋找內心"燃燒"的力量 培養自律

《哈佛圖書館二十條訓言》裡,有一條這樣說道:誰也不能隨隨便便地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要問人為什麼要進行自我約束?

無外乎是為了抬眼就能看見光,為了伸手就能夠到自由,也為了將來遇見更好的自己。

英領Jenny校長:幫助孩子尋找內心

小姑娘要上網課,但家裡沒網,只能由父親陪同,支個桌子每天到村支書家蹭網學習2小時。

英領Jenny校長:幫助孩子尋找內心

因為懸崖附近的信號好,這個女孩每天要爬近一個小時的山路,到離家4公里外的懸崖下讀書,每天穩打不動至少學習10個小時。

英領Jenny校長:幫助孩子尋找內心

牧區信號不好,於是父子倆騎駱駝找信號上網課,發現信號好的地方,便一直待在那學習。

……

照片一經爆出,頓時引發了無數人的思考。

儘管困難重重,他們仍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堅持學習的腳步。

每個人都曾羨慕別人光鮮亮麗的生活,都曾暗暗下決心改變自己。

但自律的過程不會太舒適,對成年人,自律尚難,對年輕的孩子們,做到時時刻刻自律,不臣服人性中的喜好——舒適,應該是難上加難。

英領國際學校的Jenny校長曾在一次採訪中說,“自律始於自覺,覺是感知,內心的發願,自律卻是一天天的自覺實踐。”這個實踐過程平庸,瑣碎,在沒有形成習慣,或者說還沒有體驗到自律帶來的實實在在利益感受前,自覺很難變成長時間,有規律的自律。

自律是基因中帶來的?還是後天養成?自律是可培養的嗎?

英領Jenny校長有著一套很明晰的理論與指導方法,今天整理出來與各位同學和家長一同學習領悟!

英領Jenny校長:幫助孩子尋找內心

自律源於人“內尋”的過程——內心的成熟

自律可養成,可培養,自律無關他人,是自己發動並且針對自己的戰爭。一個獨立的人,自律往往始於相對成熟的靈魂。在中國傳統教育中,家長老師大多希望孩子單純,越少受到外界影響越好,在國際教育中,教育者卻希望孩子對外界世界有認知,對自我有思考,雖然這對於孩子父母,老師帶來挑戰——特別是在青澀的年齡,在還沒有很多人生歷練的年齡段,不聽勸,難溝通,難管理。但是一個開始學會質疑的孩子一定是一個開始“向內看”,內尋的孩子, “我是誰?我希望是誰?我希望去哪裡”的內尋過程,這其實就是在心靈的沃土上,有了一顆自律的種子,開始野蠻成長。

自律與領導力核心一致

在東方,我們談自律,而西方卻長談領導力,其實他們的核心是一致的。領導力的核心價值是:力量向內,如何領導好自我。

我們借古希臘哲學家的二元論來說,也就是思想對肉體的領導是肉體對內在思想的展示。

只有一個生命體有了相對獨立的思想,通過眼睛,耳朵,雙手對外部世界看,聽,接觸,探究,分析,總結,昇華信息,不斷重複進行這個過程,才開始有了內觀的力量,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相對成熟的思考模式和相對成熟的自我認知。

這是同理心,是內驅力的基石。

幫助孩子尋找內心“燃燒”的力量

進入英領的學生,都要經歷校長面談這一關,每年Jenny校長都會面談幾百個學生,“不怕學生燃燒,就怕學生冒煙”——這是英領老師們趣談的俗語。有些孩子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就失去了燃燒的力量,無慾無求,這種“冒煙”的學生需要教育者,家長付出極大的耐心發現他們的燃點,慢慢找到學生的動力。特別是在國際學校,學生需要更多的創造力,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讓內心“燃燒”的學生更佔優勢。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不能過度保護,要讓孩子有承擔,積極參與家庭、社會活動,讓孩子有機會親自體驗不同的文化,中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文化腔調都不同。

家長要積極在家庭中創造“討論”的氛圍,閱讀、經典藝術鑑賞,這些可都是餵養靈魂的好食材。一個有自我思考又相對成熟的頭腦,是自覺的首要因素。

英領Jenny校長:幫助孩子尋找內心

培養自律的“工具”

有了“自覺“內心燃燒的力量,我們就可以用工具鍛鍊孩子的“自律性”。

第一個工具:時間表

這個工具在英領的學生中被廣泛的運用,不要求學生先做時間計劃,而是做“時間記錄”——必須誠實的面對自己,誠實地記錄一週中的每一天,每一個行為及時間節點。一週之後,導師會和學生一起坐下來,用不同顏色的筆做時間分類,有效學習時間,有效玩樂時間,無效時間。被各種顏色標註分析過的時間記錄表,往往會讓孩子們震驚,因為有的孩子發現自己既沒有有效的學習時間,也沒有盡情享受玩樂的時間。當然,在這裡,並不會如苦行僧般要求學生,一些必須的時間緩存帶,比如偶爾的發呆,或者仰望星空是情緒緩衝必要的時間消耗,是被劃分在有效時間範圍內的,學生做過時間記錄之後,會做出自己“理想”的時間計劃表,之所以說是“理想”時間表,是因為學生往往是頭腦裡的super boy or super girl,在執行中卻不斷打折。這很正常,如果折扣太厲害,我們會要求學生給自己重新設定一個起始點,再次進行時間計劃與真實時間記錄。幾周下來,不能說效果完美,但孩子頭腦裡有了一個“可觸摸”時間的概念。

第二個工具:可實現的目標

找一個可實現的目標,日復一日地完成,一定不要過高,比如說每天只背5個新的英語單詞(當然,這個對高年級的學生可不行),堅持一個月150個單詞,一年1825個單詞,也就達到了國內初中畢業生國家標準的英文單詞量, 兩年3650個單詞,幾乎達到了國內高中畢業生的標準單詞量,而且3000+的單詞量,和老外日常流利交流沒有問題。這是慢慢養成的自律,堅持的力量。

在這裡鼓勵大家給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小目標,每次實現一個小目標,記得給自己一個獎勵。

當你的堅持自律帶來了可視的效果後,就會直接體驗馬斯洛定義的人類最高層需求,self achievement——成就感所給孩子帶來的人生體驗。

這兩個英領Jenny校長帶來的非常實用的鍛鍊自律性的方法大家瞭解了嗎?記得收藏起來,認真學習!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Jenny校長的話:“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更多的自由,源於自律。”

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律中主宰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