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隨筆轉,意到筆先,筆墨灑脫皆天趣


書畫/馬耀武

心隨筆轉,意到筆先,筆墨灑脫皆天趣

塞上的春天來的有點遲,展開一幅幅繪畫與書法,觸摸春天的感受,那桃花的靜美伴以鳥兒的靈動,明快輕麗地表現出季節的勃勃生機,靜與動相互呼應與襯托。

似覺幽深的草原上,馬蹄聲聲,是否嗅到蒙古包的炊煙,風情一幕溫馨的情致。

心隨筆轉,意到筆先,筆墨灑脫皆天趣


無論動態的人物,還是山巒朦朧的希望、水畔搖曳的詩念,撩起欣賞者無盡的遐想。

這是童年的舊夢還是青春的初版,故事的故事,瞬息之間紛紛美成永恆。

心隨筆轉,意到筆先,筆墨灑脫皆天趣


書畫,蘊涵著作者豐富的情感體驗,這些情感被融化到筆墨中,成為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體悟出來的藝術感覺,從一枝一葉的不經意間流露出來,從自然風光美妙地伸展開來,滲透作者生命體驗,由外到內,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由宏觀到微觀的藝術加工,濃縮了個體生命意識與審美追求,“立身畫外,存心畫中”。

心隨筆轉,意到筆先,筆墨灑脫皆天趣


將情思與景物融為一體,在有情的留意與無遐的欣賞中傳達著一種主題,那山水帶給人澄澹精致的寧靜清遠,又有綿邈靈動的深長意味。

中國的繪畫,傾注了作者對生命的審美,那蓬蓬的草木花卉,那靈動生機的江河小溪,那雄奇森嚴的峰巒疊嶂,不是自然的再現,而是藝術的昇華。

心隨筆轉,意到筆先,筆墨灑脫皆天趣

馬耀武先生的書畫,“雖依法則,運轉變通,不質不形,如飛如動”,“高低暈淡,品物淺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筆”,頗有人文情趣,滲透了他那份對藝術的痴迷,經歷了由外到內、由表及裡,由表象到內涵,由宏觀到微觀的藝術慧眼,濃縮了本人的生命意識與審美追求。

無論是潑墨山水,還是斗方小品,無不飄逸著靈巧透骨的神韻,遠觀近瞅,魅力無窮。

心隨筆轉,意到筆先,筆墨灑脫皆天趣


“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總是在愜意中“讀”到那雋永秀美的隸書,婉如一朵朵蓮花盛開,呈現出大雅之美,俊邁超群,筆筆有神,匠心獨具,濃淡間灑脫自然,體現了深厚的藝術造詣。

心隨筆轉,意到筆先,有骨氣,有力度,頓挫生姿,剛柔相濟。

心隨筆轉,意到筆先,筆墨灑脫皆天趣

馬耀武先生,七十餘年滄海桑田,俗情冷暖,縈懷掛心的唯有這筆墨,恆久著卑微又高潔的生活,沒有富貴功名,沒有風雲際會,浮沉忙碌的生涯,傾慕的也許是半窗雲煙和紙上的春秋,保持信仰的尊嚴。

明代畫家李日華說過:“繪事必多讀書。讀書多,則古今事變多,不狃於見聞,自然胸次廓徹,山川靈秀。透入性也,時一灑落,何患不臻妙境?”

心隨筆轉,意到筆先,筆墨灑脫皆天趣


藝術,“審象於淨心,成行於纖手”,心境是藝術的源泉。

陶醉在筆墨中,乾坤乾淨的靜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