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平淡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親情和成長的永恆主題

《奇蹟》由是枝裕和編劇、導演的一部以孩子為主題的勵志影片,同時也是為了慶祝日本JR(日本鐵路集團)博多到鹿兒島中央的九州新幹線全線通車的“命題”作文。

熟知是枝裕和的觀眾都知道,他擅長​主打親情牌,無論是在《如父如子》中,講述因抱錯孩子而在兩個家庭中引發的故事,還是在《奇蹟》中,講述一對因父母離婚而分居兩地的兄弟引發的故事,是枝裕和始終圍繞親情這個話題而展開。

​是枝裕和的作品風格貼近生活,樸實無華,在他的影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大量的固定鏡頭展示著一家人吃飯的場景,聊天的畫面,在這些平淡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往往是親情和成長的主題。

《奇蹟》:平淡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親情和成長的永恆主題

《奇蹟》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航一和龍之介兩兄弟因為父母離異而天各一方。航一跟著媽媽住在鹿兒島孃家,小兩歲的弟弟龍之介則跟著當樂手的爸爸生活在福岡博德。兄弟倆希望一家四口能再度團聚。從博德南下的飛燕號和從鹿兒島北上的櫻花號首次交錯而過的瞬間將會發生奇蹟,傳說目擊這一刻的人只要許下願望,奇蹟就會降臨。於是,兄弟倆帶著各自的夥伴朝著心中的奇蹟之地出發。

這部影片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8,在是枝裕和平淡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親情和成長的永恆主題。我想從影片的敘述風格、影片的鏡頭語言這兩個方面分析這部影片的魅力,在第三部分,我會結合影片談一談帶給我的現實思考。

一、敘述風格:以交叉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帶領觀眾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樣做可以調動觀眾情緒

《奇蹟》:平淡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親情和成長的永恆主題

①以交叉蒙太奇的表現手法,讓觀眾走進兩兄弟的內心世界

航一和龍之介兩兄弟因為父母離異而天各一方,哥哥航一跟隨母親住在鹿兒島的外婆家,媽媽著手於找工作,外公經營一家糕點鋪子,外婆則熱衷於學草裙舞。

小兩歲的弟弟龍之介則跟著懷揣音樂夢想的“廢柴”爸爸生活在福岡博德。爸爸追尋他的音樂夢想,宅在家搞創作。龍之介懂事獨立,買了10個章魚小丸子回去就著米飯吃,一臉滿足和享受。

兩兄弟各自展開生活,結交了新的朋友,航一雖有外婆外公和媽媽照顧著,但心裡始終希望一家四口能夠再度團聚。而弟弟龍之介雖和爸爸相依為命,卻也過得十分愜意,在院子裡種了蔬菜,澆水灌溉,等待出芽。

影片用交叉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向我們展現了兩兄弟的生活和內心世界。航一成熟懂事,臉上卻少有笑容,一直希望一家四口能夠再次團圓,而龍之介陽光樂觀,他不喜歡一家四口在一起吃飯時爸媽爭吵的樣子,覺得分開也好,儘自己所能照顧著爸爸。

《奇蹟》:平淡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親情和成長的永恆主題

②生活化的日常片段,歡快的音樂節奏,給觀影者帶來一場視覺和聽覺上的盛宴

影片主要是圍繞航一和龍之介兩兄弟而展開的,他們和親人各自的的生活模式、各自在學校交的新朋友、各自學游泳的事。導演是枝裕和從日常化的一些片段逐步擴散開來,從這些細微處我們可以看到兩兄弟性格的不同,心態的不同。

有人說,《奇蹟》是一部歡樂輕快的兒童片,此話也不無道理,影片圍繞兩兄弟而展開,配角也來自他們各自的夥伴,日常化的片段加上歡快的音樂節奏,的確不失為一部歡樂輕快的兒童片。

影片歡快的音樂節奏為日常化的片段增添了幾分真實和生動,龍之介拿著帽子捕捉蜻蜓時的快樂,孩子們奔跑時的歡快,無不讓觀眾沉浸其中,回味起兒時的快樂時光。

二、鏡頭語言:重複出現的場景,暗示了人物的變化和成長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只要在影片中出現重複的場景,實際上場景中的人物是有細微變化的,要麼是臺詞變化要麼是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

影片開頭,航一站在窗戶外望著遠處的火山,愁容滿面,用力將毛巾甩在圍欄上,他想甩掉毛巾上的火山灰。與其說他討厭落下的火山灰,不如說他討厭一家四口分離兩地。

即便有了新的朋友,有外公外婆和媽媽的關愛,航一心裡始終惦記著一家團圓,他想回到過去四口之家的生活。航一的臉上少有笑容,他的心事都寫在了臉上。

航一聽說:“貫通鹿兒島和博德的九州島新幹線即將全線開通,開通那天從博德南下的飛燕號和從鹿兒島北上的櫻花號首次交錯而過的瞬間將會發生奇蹟,據說那是時速高達260公里的交錯,會產生巨大的能量,目擊這一刻的人能夠實現他的願望。”

他立刻和同學在地圖上查出列車交錯點是在熊本,隨後他興奮地打電話給弟弟,還在課堂上裝暈倒,在老師和外公的幫忙下,航一和龍之介帶著各自的夥伴找到新幹線交錯的高處。

《奇蹟》:平淡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親情和成長的永恆主題

當南北兩個方向飛馳而來的新幹線列車交錯的瞬間,孩子們各自喊著自己的願望,唯有航一一反常態,沒有許願。此時,30個空鏡頭在航一的腦海中快速閃過,他愛吃的雪糕,外婆揮舞的雙手,外公做的甜點,老師拍他肩膀時的鼓勵,藍藍的天空,盛開的波斯菊,破土而出的小芽,落在肩膀上的火山灰等等。

航一在旅途中看到了夥伴家狗狗的離世,又聽聞火山大爆發死了很多人,在交錯的那個瞬間他腦海中的30個空鏡頭皆是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片段,卻也是他心裡樸實的願望。

航一最終沒有許下火山爆發的願望,他沒有選擇自己的家庭,而是選擇了“世界”。

航一的變化和成長在這一刻閃現著光輝,而影片《奇蹟》的境界更是得到昇華。

影片結尾,同樣是航一站在窗戶外望著遠處的火山,他若有所思後將手指放到嘴巴里舔了舔,再伸出來觀察片刻,笑了笑,說了句:“今天,不會積灰了。”

重複的場景,不一樣的是人物的變化。航一的笑容是對執念於四口之家團圓的放下,也是成長的表現,奔向新的生活,活在當下,感受日常的美好。

三、基於影片《奇蹟》帶給我對於家庭和成長的幾點思考

《奇蹟》:平淡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親情和成長的永恆主題

①一段破敗的婚姻應及早結束,不要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相互硬撐

婚姻是神聖的,一個健康完整的家是父母恩愛,家庭中的成員友愛互助,家傳遞出的能量是積極向上的。

一段破敗的婚姻猶如爛了的水果,即使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相互硬撐,它所散發出的能量也是負面的。

影片中的龍之介之所以不希望一家四口再團圓,是因為他受不了吃飯時爸媽經常吵架,家庭關係和氛圍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倘若,孩子在一個無愛的家庭關係下成長,目睹父母吵架、打架,這對他的成長是不利的。

航一和龍之介兩兄弟因為父母離異而天各一方,導演通過孩子的視角為觀眾傳達了破敗婚姻分開的積極意義。兩個孩子在兩個地方跟隨親人各自成長,孩子沒有和大人存在矛盾衝突,也沒有怨恨父母,對待學習和生活也沒有表現出消極墮落的情緒。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的婚姻早已名存實亡,卻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勉強維持,相互硬撐,以為是為孩子好,實則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積極意義。

《奇蹟》:平淡細膩的鏡頭下呈現的是親情和成長的永恆主題

②孩子是會成長的,不要低估他們

做父母的總覺得孩子長不大,需要父母無時無刻的守護,適當給孩子思考和獨立的機會,讓他們成長。

影片讓兩兄弟及夥伴順利碰面,少不了老師的配合、外公的幫忙,大人們沒有阻撓孩子們,而是給了他們一次成長的機會。

航一曾在電話裡問爸爸:“我和媽媽對你沒有任何意義了麼?”

爸爸回答:“才沒有這回事,只是,我希望你長大了,要成為一個不止關心自己的人,還會去關心其他事物,比如關心音樂,比如全世界之類的。”

小小的航一不懂什麼全世界,他只想要回到過去四口之家的團圓生活。然而,在兩輛車交錯的瞬間,航一腦海中的30個空鏡頭快速閃過,他所理解的全世界便是,生活中最尋常卻也最美好的片段。

他沒有選擇自己的家庭,而是選擇世界。可以說,他的成長是瞬間的。

孩子是會成長的,很多時候是父母低估了,適當的放手讓孩子獨立思考,給他們成長的機會。

寫在最後:

影片的片名雖然是《奇蹟》,但其實並沒有發生奇蹟,導演是想告訴我們,生活中有很多被我們忽略掉的美好,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奇蹟。

是枝裕和沒有給出常人期望的大圓滿,但我喜歡這種結尾,沒有刻意去製造圓滿和感動。航一的成長足以打動每一個人,觀看影片的我們也在無形中獲得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