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發育延遲,可能影響婚育?

相比於 性 早熟,青春期發育延遲似乎不那麼常見,實際不然。若男孩、女孩到了正常的青春期發育年齡仍無 性 發育的現象,就是疾病的表現,稱為青春期發育延遲。其中,青春期發育延遲更易發生在男孩身上,男女比例為5:1。專家表示,發育延遲若早干預,可減少日後因身體狀況出現的婚育難題。

青春期發育延遲,可能影響婚育?

一、男14歲、女13.5歲後無青春期,表現為發育延遲

青春發育期是從兒童過渡到 性 成熟的一個重要時期,最終獲得生殖能力,是兒童發育的最後階段,也是身高增長的第二個高峰期。以 性 器官和第二 性 徵的迅速發育及體格發育的加速為其主要特徵,並伴有心理和行為諸方面的相應變化。

“現在大城市裡年輕人婚育年齡偏晚,高齡產婦不少,她們除了易有早產等問題外,隨著年齡的增加,胎兒出現染色體異常的幾率也增加。”胎兒染色體異常可影響 性 腺發育,不但可能導致孩子日後 性 徵發育,還可出現青春期發育延遲。有數據顯示,青春期延遲的發生率約5%。有專家認為,這甚至比 性 早熟的發生率更高。

對正常男孩來說,一般十一二歲青春期啟動,表現為身高驟長、出現第二 性 徵(蔭 毛、腋毛、喉結出現, 陰 莖、 陰 囊增大)。一般來說,男孩年齡超過14歲、女孩超過13.5歲,無任何青春期表現者為青春期延遲。而衡量孩子是不是青春期延遲,一般要結合身高和第二 性 徵。就男孩來說,要綜合考量生殖器有無發育、有無色素沉著, 陰 莖、睪丸有無增大,骨齡是否合乎標準等。正常人從第二 性 徵出現到具有成人 性 特徵一般需4-5年,如青春期發動到生殖器發育完善超過5年,或停止發育2年,也是青春期延遲。

青春期發育延遲,可能影響婚育?

二、體質差或睪丸、垂體功能差,均可致發育延遲

發育延遲分體質 性 和器質 性 兩類。體質 性 發育延遲最常見,多因營養差、小時多病、下丘腦啟動慢等原因導致,一般有家族 性 ,無器質 性 病變。而器質 性 發育延遲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睪丸 性 的,是睪丸功能不好導致的,如克氏綜合徵;另一種是垂體-下丘腦 性 的,因促 性 激素分泌不足,如kallmann綜合徵。體質 性 的發育延遲一般可治療緩解,它和器質 性 的發育延遲可通過促 性 激素檢測、垂體檢查來分辨,難鑑定的可做基因檢測。

儘管原因各不相同,但其臨床表現的共同特點是:青春期發育延遲或不發育,體格檢查顯示外生殖器幼稚,處於青春期發育前的階段;蔭 毛、腋毛生長不明顯;睪丸體積多小於4ml,聲音仍為童音;由於面貌幼稚,家長、老師和同學常把患者當小孩對待,損害了患者的自尊心,甚至出現自卑心理,不願參加集體活動,從而影響成人後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青春期發育延遲,可能影響婚育?

三、儘早發現、儘早干預,或避免日後婚育問題

“大多數病人年紀輕時不知道有發育延遲的問題,到了生育年齡無法過 性 生活、無法生育時才求助於醫生。”發育延遲的治療,可根據年齡考量。如年齡小,可繼續觀察,每半年隨診1次,觀察第二 性 徵,外生殖器發育情況。LH、FSH、 性 激素水平,骨齡、身高,第二 性 徵等。有些病人在若干月後可自動啟動青春期發育。如果孩子骨齡明顯落後,家長及患者本人思想壓力大,不管診斷是否明確,可先用小劑量的 性 激素治療,促進第二 性 徵發育和骨齡緩慢向前進展,此對身材明顯矮小者尤為重要。

常見的睪丸 性 發育延遲克氏綜合徵部分可治療改善,生殖器未發育、希望能生育的可通過補充激素促進發育,或通過顯微取 精 進行人工助孕手段達到生育的目的;常見的垂體-下丘腦 性 發育延遲kallmann綜合徵大部分可治療,三四成患者經系統治療後可生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