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要懂“因材施教”,我輩要懂“量力而為”

我的爺爺是這麼告訴我的:

長輩要懂“因材施教”,我輩要懂“量力而為”

他們那個年代的人能夠吃飽穿暖就很開心了,咋我們這一輩條件這麼好還對生活不滿意?要到處折騰。

我的父親是這麼告訴我的:

長輩要懂“因材施教”,我輩要懂“量力而為”

他們那時候凡是有點想法很能吃苦都能幹點事,他說他和她的老朋友都沒有我們這一輩靈光,但就是比我們強。他一個發小長大後就賣水果啥也不幹現在房子買了幾套,生了兩個兒子都完婚了,手上還得有個幾百萬;而我們折騰這折騰那最後啥也沒幹成。

我的兄弟是這麼告訴我的:

長輩要懂“因材施教”,我輩要懂“量力而為”

他說人要有遠大的目標,現今社會到處都是機會,只看你能不能去把握。失敗是成功的母親,我們不要害怕失敗,我們是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一定能夠超越我們的父母,他們的思想太老套了,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不斷的折騰;可我們現在啥也沒幹成。

我的奶奶是這麼告訴我的:

長輩要懂“因材施教”,我輩要懂“量力而為”

奶奶說她們那一輩結婚就是一張登記照、一張結婚證、一床被子、一桌酒席,結了婚就開始一起下地幹活,每天跟爺爺就想日子能夠過的好一點,家裡的糧食能夠多一點,每一年地裡的收成都能好一點;家裡的孩子養的多,她和爺爺就為了養活這些孩子。

我的母親是這麼告訴我的:

長輩要懂“因材施教”,我輩要懂“量力而為”

媽媽說她們那時村裡體面的婚姻結婚流行“三大件”: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她和父親結婚就挺風光的這些都有了,結婚後就想著每一年能努力為家裡置辦些“家產,”慢慢的家裡的房子從一層變成了兩層、三層,家裡的傢俱電器也多了起來,雖然不富裕但生活的也很滿足;但自從有了我她和父親就為了我操了半輩子的心。

我的女性朋友是這麼告訴我的:

長輩要懂“因材施教”,我輩要懂“量力而為”

她說現在結婚怎麼得在生活的城市有個不大不小的房子吧、得有輛不好不壞的車子吧、結婚得出個不多不少的彩禮吧、婚後得去度個不長不短的蜜月吧、、、、、

是時代變了還是社會變了?還是我們變了?怎麼變來變去我們過的還沒有以前好了?

(此文僅代表社會部分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