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在雲南這個少數民族大省

25個少數民族匯聚

15個民族是雲南省獨有

雲南有著神秘多姿的民族文化歷史

結婚這種大喜事

在雲南更有不可思議的習俗

帶大家一同感受

雲南少數民族最奇異婚俗

保證聞所未聞,堪稱活久見!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白族婚俗
爭相掐新娘的臉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白族姑娘出嫁時,全村人都要爭相去掐新娘子美麗姣好的臉蛋,“掐一把喜洋洋,掐兩把幸福長,掐掐扭扭鬧洞房”,直到把新娘子的臉掐紅掐紫,掐得越狠表明對新人祝福越深。當然新娘要強忍痛苦陪笑臉。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由於結婚後很多家庭會存在各種問題,很多婚姻也是經人介紹,而我們也常常會思念以前深深愛過的人,於是白族婚後立起了”轉山嶺“這個規矩,就是每年的某個時段會給家庭成員三天時間,去往日情人在的地方互訴衷腸,可以卿卿我我甚至同居,別人無權干涉,三天過後還是要回到原來的家庭。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布朗族婚俗
新婚夫妻不同居


按布朗族婚俗,布朗族青年男女結婚需要舉行兩次婚禮,第一次婚禮之後,新郎仍在男方家勞動、生活,只是晚上才到妻子家住宿;新娘則勞動、生活、居住在孃家。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這樣的生活一般要經過三年。這期間,女方生育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撫養,同時也屬女方家庭的成員。三年後,夫妻恩愛,感情融洽,就可以舉行第二婚禮。屆時,妻子就攜子女正式來男方家生活。個別感情不和的,就可以在這三年內離異。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滿族婚俗
射三箭與跨火盆


滿族婚禮正日,男方家備喜轎彩車,新郎騎馬前往迎接新娘。新娘未下轎時,新郎於院內要連射三箭。弓、箭由司儀遞與新郎,射畢再由其接過。新郎搭上弓,向天射一支。司儀唱:“一射天狼!”向地射一支,司儀唱:“二射地妖!”向轎前射一支,司儀唱:“三射紅煞!”所用之箭為無鏇者,以免意外。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另外還有個習俗也是在新娘下轎後,進到坐帳前,那就是跨過門檻。還可能安置個馬鞍,取意“平平安安”。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花腰傣婚俗
腳踩新郎澆滅火把


花腰傣的婚禮一般在午夜舉行,在家門口還會舉行隆重而充滿民族特色的婚禮儀式:一位老阿媽手持火把圍看新娘繞三圈,驅逐路上帶來的邪氣;為新郎新娘“拴線”,祝福婚姻牢固;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新郎用左腳踏在門檻上,新娘把右腳踩在新郎腳背上,老人拿著火把在他們腳上用水澆熄,表示赴湯蹈火不分離。 夫妻同食蛋黃染的同心糯米飯糰。共飲交杯酒,表示黃金白銀要靠夫妻同心協力用勞動去創造。然後到正堂去拜公婆,認親戚。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進入新房內,中央端放著一甑熱氣騰騰的糯米飯,飯中間橫放著一把鋸齒鐮刀;新娘、新郎在老人的指點下,各從一側取出米飯,奉給雙親先食,然後互換位置,取糯米飯自食。表示尊敬老人、男女平等、有飯同吃、有福共享的傳統美德。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景頗族婚俗
親朋好友設三道路障


景頗族舉行婚禮有個傳統習俗。新娘在將到新郎家的路上,要越三道路障。事先,由村子裡的孩子們拾來樹枝、竹條、舊籬笆等,設置障礙,並分工把守。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第一道路障,由一群女孩子把守。這時迎親隊伍中的"長統"走出來,鄭重其事地倒出竹筒裡的水酒給小姑娘喝,並送上一些喜糖和喜錢,但姑娘們仍不滿足,一個勁地喊:"不準新娘過!"正當"糾纏不休"時,伴娘們簇擁著新娘從另一頭越過了路障。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第二道路障,由一群男孩子阻攔。第三道路障是一些三四歲的娃娃。不同的路障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但有一點,都是對新娘的一種良好祝願。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哈尼族婚俗
新娘劈頭蓋臉捶新郎


新平等地自稱卡多的哈尼族,迎親時有一幕新娘“捶新郎”的喜劇。迎親當天,頭系紅綢、胸前掛滿銀飾的新娘,羞澀地緩緩出現在迎親隊前。當走到新郎面前時,她突然慍怒於色,舉起雙手向新郎劈頭蓋臉地捶去。這時,大家起鬨助興。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新娘又哭又捶,新郎卻毫不還手。當新娘捶夠了,破涕為笑時,新郎才說:“現在該走了吧”。在難分難捨之際,母女倆抱著又哭又唱。此時,新娘的兄弟姐妹強行把她倆分開,背起新娘就往外跑,迎親隊也尾隨而去。“捶新郎”的本意是考驗新郎對愛情的忠誠。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摩梭人婚俗
走婚


居住在滇西北瀘沽湖畔的摩梭人是納西族的一個分支,保留著最古老的婚俗:阿注婚。阿注婚的特點是男不娶女不嫁。摩梭族是個比較傳統的民族,有多傳統呢?他們至今還是母系社會,家中所有的後代,都由女性一方承擔,男子可以不履行養育職責。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什麼是走婚?簡單地說,就是雙方不結成正式的婚姻關係,但是卻可以繁衍後代,是不是十分驚世駭俗?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摩梭族的男女白天都會集體活動,這樣可以促進男女青年們溝通感情,更好的瞭解對方。若是哪兩個看對了眼,便可以在晚上走婚。晚上男子會順著外牆,悄悄地爬進女子的花樓裡,兩人共度一夜後,男子天亮前要離開。之後若是女子懷孕生子,他也不必照看,全由女方家照顧。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苗族婚俗
看中姑娘就搶走


雲南金平及楚雄部分地區的苗族中,不同程度地保有搶婚習俗。當男女雙方情投意合時,男方便可邀約好友在女方的必經之路堵截對方,帶回家中。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因為苗族崇尚婚姻自由,所以這種男女雙方私定終身的婚事父母是默許是允許的,但也會有少數父母反對這種私訂的婚事,這便促成了苗族走婚的風俗習慣。



傣族婚俗
男嫁女


傣族人家基本上是重女輕男,孕婦如果生了女孩,就大宴賓客三天。如果生了男孩,就如傳統社會的女孩一樣,叫做“賠錢貨”,不通知任何人,因為傣族男人都要上門當女婿,而不是把媳婦娶回家,所以在傣族人家也是休夫不休妻。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傣族人家就如原始的母系社會一樣,但是可能被漢化的越來越嚴重了。傣族男人是嫁到女人家裡去,可不是嫁過去享福的,先做三年苦力。第一年上山砍柴火,家門沒有柴火的傣族人家,證明家裡只有“賠錢貨”,即沒有女兒,這柴火要看夠十年的柴火量。完全的苦力啊!第二年上山割橡膠,下田種地。第三年採礦採銀,打製銀飾。這三年熬過頭之後,傣族男人便升級了。從此以後便是女人在外面做事兒,男人在家裡享福做飯帶孩子。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傈僳族
來蘇傳情


男女青年往往通過以物代信的“來蘇”往來訊息,談情說愛,是最古老的情書。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當一個小夥子愛上一個姑娘後,就用一張白紙或芭蕉葉包上一樣長短的茅草兩小截、完整的大蒜一個,檳榔、草煙各一撮,再加嫩綠的樹葉兩小片,面對面合在一起包住,井用紅線紮好,送給他愛著的姑娘;這就是情書—來蘇。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怒族婚俗
優雅傳情


一般來說,怒族青年男女在戀愛的初期,男青年是以琵琶來表達思想感情以傳情達意的,女青年感到自己的意中人來求愛了,也必然會以口弦對答。據說,這種對答,不僅可以表達愛慕之情,流露心中的秘密,而且還可以提出疑問,進行答辯,甚至還可以共同商討有關事宜。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這樣以曲代談的戀愛方式,雙方可以不說一句話,完全靠演奏曲調,但雙方都能意會,直到情投意合為止。據說,有的怒族青年男女從戀愛到完婚都沒有講過幾句話。這在世界各族的婚俗中不能不說是奇蹟。


新婚夫妻不同居?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婚俗讓你開開眼


不得不說很多少數民族婚俗

作為雲南人都聞所未聞

相信外省人看了都會目瞪口呆

厲害了!我的七彩雲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