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讀錯“耄耋”,北大校長讀錯“鴻鵠”,語文老師難道沒教?

最近上海有位流浪漢火了。

這位流浪漢能夠開口背誦《尚書》、《史記》,出於對國學的熱愛,被人稱為“流浪大師”。

估計流浪大師自己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會變成網紅。流浪大師本人姓沈,名叫沈巍,原先是上海審計局的一名公務人員,但是由於自己和家庭成員的感情不和,再加上身體原因,從此就開始休了病假,他開始走上了拾荒的生涯,但是26年以來上海審計局一直為他保留著編制,工資照發不誤。這個“流浪大師”比較特立獨行,每次在拾荒閒暇的時間,手裡都是攥著《史記》或者《尚書》等經典國學書本,面對這陌生人鏡頭的採訪,他總是能夠從容的談起中國的歷史。他的縝密的邏輯以及淵博的知識和他拾荒的身份形成鮮明對比。通過互聯網的高效的傳播,沈巍大師開始被直播平臺、抖音用戶、還有微商盯上了,因為他自帶話題,恰恰能夠吸引流量的關注,有的時候全國來拍“流浪大師”的人數最高能夠達到1萬人!場面堪比明星的演唱會。

陳果讀錯“耄耋”,北大校長讀錯“鴻鵠”,語文老師難道沒教?

流浪大師沈巍

一群人的狂歡是一個人的孤單,最後沈大師再也承受不住大家的熱切關注了,不得不選擇出逃以此來躲避!

沈大師的走紅其實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中國的流浪漢到處都有,為什麼只有單單沈巍走紅了呢?其實這背後還是隱藏著中國人對於知識的崇拜之情,沈大師雖然沒有身居廟堂,但是能夠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過著不慕名利的生活,雖然他的物質條件是匱乏的,但是精神是獨立的。有錢的教授可能不能靜心鑽研學術,可是沒錢的沈大師卻能沉浸在書本里,難怪網友紛紛說“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陳果讀錯“耄耋”,北大校長讀錯“鴻鵠”,語文老師難道沒教?

網友採訪流浪大師

最近走紅的不僅有草根學術代表沈大師,也有復旦名師陳果。

陳果這次走紅不是因為又講了多少雞湯段子,而是在課堂上讀錯了“耄耋”兩個字,她讀成了“mao zhi”,初中的娃娃都認識的字,復旦網紅教師竟然不認識,讀成了白字,著實令人感到意外!

陳果讀錯“耄耋”,北大校長讀錯“鴻鵠”,語文老師難道沒教?

復旦大學陳果

同樣鬧笑話的不僅有復旦的陳果,還有北大校長,在2018年北大成立120年典禮上,北大校長髮表了致辭,在致辭中,他把鴻鵠之志讀作了“鴻hao之志”,莘莘學子讀作了“jing jing學子”,事情發生後,網友一片譁然,沒有辦法北大校長林建華最後開始發表道歉信把讀錯字的鍋甩給了文革,說那個時候讀書困難,並且現在年齡大了沒有了學習能力,態度一點也不誠懇!

陳果讀錯“耄耋”,北大校長讀錯“鴻鵠”,語文老師難道沒教?

北大校長林建華

一位拾荒老人有很高的文學素養,大學老師卻能多錯字,“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這句話真的被印證了!

翟天臨學術不端的事件曝光之後,人們對於大學的公信力下降到冰點,一個論文查重都不過的人竟然能夠通過考核,拿到博士學位證書,這種行為只會讓努力學習的寒門學子傷透了心。

陳果讀錯“耄耋”,北大校長讀錯“鴻鵠”,語文老師難道沒教?

翟天臨

對於陳果來說,這個老師之前就是網紅,因為上課的時候時不時的會蹦出一些雞湯語句,這些雞湯乍聽還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並不能夠給學生帶來知識和思想上的真正提高。正如網友所說:“每句話聽著都很有道理,但是每句話細想都毫無意義”。用雞湯取代乾貨這種做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正如前北大校長梅貽琦所說:“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學不缺少網紅,而是缺少像沈巍這樣痴迷知識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