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嚴重低估了的皇帝, 沒有他明朝可能早100年滅亡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生母為孝穆紀太后。其身世十分悽慘。他的母親紀氏是名宮女,懷孕的消息被嬌寵橫行的萬貴妃知道後,便命人送來墮胎藥,逼迫紀氏服下。辛虧藥量不大,孝宗皇帝才得以順利出生。

被歷史嚴重低估了的皇帝, 沒有他明朝可能早100年滅亡

由於紀氏生下孝宗皇帝時以不得寵,被當時的憲宗皇帝安置在紫禁城外一處叫安樂堂的地方,也就是傳說中的冷宮。

被歷史嚴重低估了的皇帝, 沒有他明朝可能早100年滅亡

紀氏生下小皇子後感到危機四伏,因為在她之前,其他宮女所生的皇子都被萬貴妃害死。紀氏反覆思量後,決定讓太監將小皇子溺死。太監張敏卻沒有這麼做,而是說了一句奇怪的話:“這個孩子太危險了,你養不活他,還是交給我吧。”

被歷史嚴重低估了的皇帝, 沒有他明朝可能早100年滅亡

六年後的一天,張敏為憲宗梳頭時,憲宗嘆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 ”張敏連忙伏地說:“萬歲已經有兒子了。”憲宗大吃一驚,忙追問究竟,張敏才說出了真情。

被歷史嚴重低估了的皇帝, 沒有他明朝可能早100年滅亡

得知自己已有一個六歲的兒子,憲宗激動萬分,急派內使把孝宗從安樂堂接來。憲宗皇帝第一次見到自已那因為長期幽禁,背後長了六年胎髮已拖至地面的兒子,不禁淚流滿面,喜極而泣。當天召集眾臣,說出真相。次日,頒詔天下,立朱祐樘為皇太子,並封紀氏為淑妃。

但隨之紀氏卻在宮中暴亡,太監張敏也吞金自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萬貴妃病死,憲宗也因悲傷過度於八月去世。皇太子朱祐樘於九月壬寅日繼位[4] 。第二年改年號為“弘治”,是為明孝宗。然而憲宗留給18歲太子朱佑樘的,是一個朝政紊亂,國力凋敝的江山。在這個上天有意安排的千瘡百孔的舞臺上,孝宗皇帝用自己的寬容與勤奮力挽狂瀾,讓明朝得到了中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