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女孩因被老師移出網課群而輕生, 誰該為這樁悲劇買單?

這件事情讓人震驚和痛惜,一個花季女孩的生命就此隕落,這麼美好的世界,她再也無緣消受了,她的父母也因此痛失愛女。據說還是個獨生女,以後讓女孩的父母何以自處?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山西晉城市陽城縣的女孩小范是家裡的獨生女,可能平時比較嬌慣,就形成了任性、自我的性格。網課期間小范學習積極性不高,讓老師非常頭疼。在3月11日、25日、30日這三天裡,因小范聽課時長不夠,班主任兼數學老師宋某三次將小范移出網課群。每次宋某都和小范家長進行過溝通,在家長知情的情況下為了懲罰學生,把她移出網課群,並明確告訴家長在小范寫出保證書後會把她重新拉進去。

初三女孩因被老師移出網課群而輕生, 誰該為這樁悲劇買單?

我想宋老師的初衷是為了教育小范,讓她從此以後能夠按時專心聽課,把精力用在學習上,網課期間不掉隊。之後,在小范寫了保證書以後,她又重新被宋老師拉進網課群。

初三女孩因被老師移出網課群而輕生, 誰該為這樁悲劇買單?

最後一次,也就是3月30日,小范又一次因為上網課時長不夠被宋老師移出網課群,晚上八點多宋老師和小范有十幾分鐘的語音通話。3月31日凌晨,悲劇發生,小范墜樓身亡。

瞭解了事件始末,我認為造成悲劇的原因很複雜,小范、宋老師以及小范的家長都存在問題。

①小范的問題

作為一名初三學生,面臨中考壓力,功課是很緊張的。所以網課期間老師也都要求得比較嚴格,小范理當按照學校的課程表和時間表的安排按時上網課,不可懈怠。然而小范的表現是什麼呢?她三次因為聽課時長不夠被老師移出網課群,就是知錯不改的典型表現,尤其是3月25日、3月30日這兩次時間間隔很近,從網上流傳的信息來看,每次都是小范寫出保證書後宋某才重新把她拉進群,短短几天內寫了保證書還再次犯錯,作為老師確實會忍不住生氣。

初三女孩因被老師移出網課群而輕生, 誰該為這樁悲劇買單?

如果確實有厭學心理,已經嚴重到威脅生命健康了,可以向老師說明情況,或者通過家長給老師解釋,老師應該是可以理解並接受的。可惜的是,小范並沒有認真和家長溝通,和老師溝通,而是極端地選擇了墜樓,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實在是太可惜了。

初三女孩因被老師移出網課群而輕生, 誰該為這樁悲劇買單?

②老師的問題

作為一名初三班主任,有責任有義務對班裡學生的學習負責,網課期間管理難度加大,對於犯錯誤的學生,平時的懲戒措施又顯得蒼白無力,所以老師也很無奈。

關鍵問題來了,學生上網課時長不夠,或者乾脆逃課,老師應該不應該把學生移出網課群?

初三女孩因被老師移出網課群而輕生, 誰該為這樁悲劇買單?

我認為把學生移出網課群的做法是不妥的,就像在學校上課一樣,學生上課做了小動作或者遲到了,老師就把學生趕出教室不讓學生聽課了嗎?顯然是不行的。我自己的做法是先聯繫學生本人,讓他說明不聽課的原因,如果學生再犯第二次,就和家長聯繫,讓家長幫忙監督管理孩子的學習。

如果已經聯繫過學生和家長三次以上,情況還沒有改觀,我覺得老師已經盡到責任了,至於學生還不聽課,那真的是無能為力了,因為孩子的家長明知道孩子不聽課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說明家長和孩子都已經放棄了學習,老師還能有什麼辦法呢?

初三女孩因被老師移出網課群而輕生, 誰該為這樁悲劇買單?

③家長的問題

家長在知情的情況下,放任自己的孩子三次不遵守學校紀律,不能保證認真上網課,就是家長的失職,這是其一。

初三女孩因被老師移出網課群而輕生, 誰該為這樁悲劇買單?

其二,家長在自己孩子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沒有及時和孩子談心,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最終孩子壓抑的情緒無處發洩,釀成了悲劇。

初三女孩因被老師移出網課群而輕生, 誰該為這樁悲劇買單?

學生之所以會選擇這種極端的方式,可能是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也可能是真的不想學習,心理壓力過大,一時想不開。如果老師和家長了解到學生的這種心理,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了。這也給所有的老師和家長提了個醒,學生搞好學習是天職,可是當學習和生命有衝突的時候,一定是生命安全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