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裡尋芳魂,香君故居覓芳蹤”,秦淮河邊遊青樓

李香君故居位於南京市鈔庫街38號,與夫子廟隔著秦淮河,兩邊是明清建築,只有這幢樓,修舊如舊,還保持著原來的模樣。

“桃花扇裡尋芳魂,香君故居覓芳蹤”,秦淮河邊遊青樓

大門上的匾額寫著"李香君故居陳列館"。門兩側古香古色的對聯:花容兼玉質,俠骨共冰心,是這位誤入紅塵,依然保持著=冰清玉潔的青樓女子李香君的真實寫照。

李香君故居坐落於夫子廟來燕橋的南端

面臨美食街,背依秦淮河,青磚小瓦,馬頭牆,典雅秀麗,保存了明清江南民民居的建築風格,是歷代文人雅士們的聚集這處。

陳列館裡展現了書法、繪畫、楹聯、篆刻以及園林小景、石刻磚雕、壁畫掛燈等藝術精品,供遊人參觀。

李香君是"秦淮八豔"之一,又是著名劇本《桃花扇》的女主角。她端莊美麗、多才多藝強烈的正義感、憤世嫉俗,出汙泥而不染,讓人們傳頌至今。

“桃花扇裡尋芳魂,香君故居覓芳蹤”,秦淮河邊遊青樓

這是一座三進兩院的明清河房建築,走進正門就是接待賓客的客廳,古稱"倒座",跟正房相對坐南朝北的房屋。

正門的右邊有個小廳,古稱"轎廳",是女客們上下轎子的地方,相當於現在的私人車庫。轎廳面積不大,那個時候的轎子應該也很小。

轎廳右壁上有四幅石刻磚雕,依次是"秦淮覽勝"、"大義卻奩"、"盒子盛會"、"棲霞歸真",展示了李香君一生的四個重要歷程。

“桃花扇裡尋芳魂,香君故居覓芳蹤”,秦淮河邊遊青樓

順著門廳左拐,進入前院,典型的江南民居風格,再小的居室都會留一方天地來接受雨露的滋潤。

院中假山玲瓏,芭蕉展葉,清雅幽靜,與外間吵鬧的步行街相比,這裡恍若是另一個世界。

天井的東南角有一尊李香君的漢白玉塑像,螺髻高綰,手執紈扇,她微斜著柔弱的身軀靠在假山上,明眸似水,神情溫婉地向遊人們頷首微笑。

看著眼前漢白玉塑像,我不禁讚歎起來,我讚歎的不是她絕代風華的容顏,而是她那種慵懶無力,惹人愛憐的嬌態

“桃花扇裡尋芳魂,香君故居覓芳蹤”,秦淮河邊遊青樓

小院的正廳陳列著"秦淮八豔"的畫像、史料,介紹著秦淮河邊青樓的歷史,陳列著女子常用的閨中之物。

在明末清初的特定歷史環境下,八位秦淮河邊的名妓表現出難能可貴的民族氣節,使她們名留青史、芳名永存。

李香君自幼墮入青樓,卻飽讀詩書,精通音律,詩詞歌賦、絲竹琵琶無一不精通,尤其擅長唱戲曲,她的歌聲甜潤,婉轉動聽,很多文人雅士爭相目睹她的絕代風姿。

李香君雖然是名妓,可是她賣藝不賣身,就象現在的娛樂圈明星一樣,正好滿足了人們得不到才是最好地心理,趨之若鶩。

因為李香君色藝雙全,成為統治者們掠取的目標,她無力抗爭,就以血濺丈夫送的訂情之物——一把鏤花象牙骨白絹面宮扇。

“桃花扇裡尋芳魂,香君故居覓芳蹤”,秦淮河邊遊青樓

丈夫的好友敬佩李香君的勇氣和對愛情的堅貞,在扇子的血跡旁邊點花數筆,成折枝桃花

李香君得知她的丈夫歸順清廷後,她就遁入空門,表現出小女子的民族氣節,讓世人為之讚歎。

院落的中間是一座兩層繡樓,青磚小瓦馬頭房,繡簾掛落花格窗,這就是李香君的居住之住——媚香樓。

"媚香樓"取自《左傳》中的"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蘭被人稱為花中君子,有書香之氣,也與李香君的名字相匹配,匾額上的"媚香樓"三字是明末清初大書畫家王鐸所書。

站在媚香樓的門前,想象著當年那些的才子佳人們經常光顧這座小樓,就是從這裡進出的,那種熱鬧而繁華的場面,只留下孤獨的媚香樓靜靜地等待著遊人的尋找曾經的痕跡

“桃花扇裡尋芳魂,香君故居覓芳蹤”,秦淮河邊遊青樓

進門是一個小廳,設有几案,三面都懸有字畫,進入後堂,眼前豁然開朗,北窗下便是秦淮河,坐在臨水的條椅上,俯首可以看到靜靜流淌的秦淮河水,放目遠望,可以看到文德橋上車水馬龍的熱鬧場景,還有遠處夫子廟的高牆崇殿。

一樓的左邊有通往二樓的樓梯,扶梯而上,有四間房,分別是李香君的琴房、會客室、書房和臥室。有意思的是四間房是相通的,有前後兩條通道,每個房間有兩扇門

二樓的中間還有一個樓梯可以直接到一樓,兩個樓梯互不干擾。我們看著小小的一座樓,還弄兩個樓梯,覺得有點可笑,不過想著自己身處的地方當年是妓院,兩個樓梯上的人就不會碰面,免得尷尬吧。

“桃花扇裡尋芳魂,香君故居覓芳蹤”,秦淮河邊遊青樓

走廊現在成了茶社,遊人們可以坐在古香古色的椅子上,享受著來自秦淮河岸的幽雅和寧靜。

第一間是琴房,也就是李香君的演播廳,裡面有小櫃子、休息的榻、下棋的榻、桌上還放置著一把琴,滿室充滿著古樸的韻味。左邊一排花格窗子,北窗下面就是秦淮河,站在窗前就要中以看到對岸樹影閃動。

第二間是會客室,四把椅子及牆上的字畫就是這間屋的全部陳設,李香君在這裡款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嘉賓。聊得盡興之時,她就步入旁邊的琴房,撫琴一曲。

第三間是李香君的書房,裡面裝飾有漢代的四象飾品,表現出女主人高雅的情趣。當年李香君血濺扇面的事蹟就是發生在這間書房中。

第四間是臥室,裡面的雕花大床上鋪陳著棉被繡龕,旁邊的香案上放著女子使用的銅手爐、銅鏡等,李香君就是在這裡跟侯方域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

天井中的芭蕉搖晃在床正對面的窗子前,名為"綠影"

“桃花扇裡尋芳魂,香君故居覓芳蹤”,秦淮河邊遊青樓

媚香樓的後面就是秦淮河,這裡有個建築叫"水門",也就是媚香樓的私人碼頭。秦淮河上的人家都會備有這樣的水門,可以方便船隻在秦淮河上游覽。

初入青樓的李香君為了謀生,從這裡上畫舫,在船上彈琵琶或是演奏古琴,陪有錢人一起泛舟秦淮河上。

"穿甬道如塢,移步便乘畫舫"描述的就是水門的景象,這是明清時期秦淮河房中常見的建築格局。

“桃花扇裡尋芳魂,香君故居覓芳蹤”,秦淮河邊遊青樓

我們走出水門,來到通往秦淮河的柵門前,看著眼前的秦淮河水,遠方一隻滿載著遊客的畫舫緩緩駛來,帶來一陣喧鬧聲。我的腦海裡彷彿浮現一幅畫面,彷彿看到夜色下媚香樓,火紅的燈籠映照下,李香君從樓裡走出來,穿著斗篷,抱著琵琶,穿過水門,登上畫舫,駛入波光瀲灩的秦淮河,到處是歡歌笑語聲

遊李香居故居時,偶遇一位古裝打扮的帥哥,從香君室內走過,翩翩而去,留下背影。

我把這段偶遇做成小視頻。這篇文章發出後,就發到頭條小視頻,想著當年的公子哥們,是不是就是這樣的呢?

https://www.ixigua.com/i67283689713696768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